罕见暴雨来袭武汉如何应对
来源: 法制日报  | 2016-07-07 字号:  

  图为7月6日,武汉市中南路路口积水过深致交通受阻。  新华社发 熊琦 摄

  地铁口雨水倒灌紧急封闭入口、城区多处道路渍水难以通行、188条公交线路停运、因灾死亡14人……

  湖北省武汉市防汛办的最新信息显示,自7月5日20时开始,全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至7月6日10时,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数据,武汉主城区14小时降雨229.1毫米;自6月30日20时开始的本轮强降雨历史罕见,一周持续降水量突破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

  在这场“罕见特大暴雨”来临时,《法制日报》记者走上武汉街头探访,直击暴雨中的江城。

  小区业主几乎一夜未眠

  “哗哗”的雨声响了一夜,张爹爹通宵无眠。

  “要自救了,再不想办法,家里就要进水了。”住在一楼,张爹爹很是担心。

  7月6日一大早,家住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柒零社区的张爹爹就起了床,从楼道蹚水走出小区,在附近找了两大块水泥块竖在楼梯口,他又拖来几袋沙袋堆放在周围,“得压实些”。

  由于地势比较低,张爹爹所在的柒零社区积水早已没过膝盖。尽管堆了沙袋,水位还是不停往上涨,雨却毫无停下来的征兆。

  “小区大清早就有人吵,推开窗一看都吓懵了。”张爹爹的新邻居吴女士见状则慌了神,刚到武汉工作的她,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大雨。

  6月初,吴女士搬入新家,为了尽快了解情况还特地加入了小区业主群。

  “这大概是群里最热闹的一次了,凌晨3点了还有人在讨论雨势。”掏出手机,吴女士翻了翻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

  “现在水淹到哪儿了?”

  “小区总电关了没?”

  “建议每户出一个人组织排水?”

  “楼下残疾人夫妻家里被淹了,冰箱、电视都淹了,沙发、睡的床、木地板都漂起来了,两夫妻一直站在二楼楼道里,还没吃早餐,我待会儿煮点吃的给他们送过去。”

  ……

  即便是凌晨三四点,焦虑的柒零社区业主们仍然难眠,不停地讨论。

  尽管物业公司早已通知私家车主们将车停放在高处,一夜大雨,不少车辆依旧没能幸免。

  吴女士说,早上醒来,就看到车主们三四人一组,试图将停在小区车库、路边的私家车辆往外挪。

  8时许,顺着张爹爹堆放沙袋的台阶往下看,水位距漫上一楼台阶只有0.1米了。

  “这天还怎么出去上班啊?”5楼住户付先生下楼见状摇摇头,咕哝着转身往回走。

  与柒零社区有类似情况的社区并不在少数。

  在靠近长江二桥的鹏程花园小区大门口,小区里的积水已经涌到其面对的徐东大街上,水没过行人小腿。

  离鹏程花园小区不远的鹏凌苑小区,水深有50厘米,众多私家车靠人力推到了临近马路上。

  今晨,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官方微博发布紧急公告称,武汉已启动排渍红色预警,要求各有关部门、各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全员上岗上路,全力排渍保安全。

  随后,武汉市应急办再发消息,为确保市民上班和出行安全,部分渍水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建议全市企事业单位根据雨情渍情,迅速通知员工调整工作时间。

  部分公共交通线路停运

  好不容易蹚水出了门,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陈程还是犯了难——常年处于拥堵状态的民族大道,几乎看不到往返车辆。

  10时许,出门近一个小时,陈程依旧没能坐上车,明明撑着伞却全身湿透。

  虽说马路上的水深及腰,部分市民还是选择蹚水上路。

  13时许,《法制日报》记者蹚水步行到光谷广场,光谷周边路段积水相对较少,车辆正常通行。

  在民族大道光谷广场公交车站,50余人仍在等待公交车辆的到来。而公交站不远处,十余名面包车、电动车车主则在不停地揽客,多辆出租车停靠在路边。

  “好多路都淹了,要去的话得绕行,看你出价多少。”车主们反复向询价的乘客解释。

  与往日相比,车主们的报价均高出正常价格数倍,而同一段路程,不同车主们报价也会出现数十元的差距。

  出租车司机坦言,不是计程收费,而是根据需要前往的目的地实行“一口价”。若是目的地太近,司机则直接建议乘客乘坐电动车。

  “赶时间,一直等不到车,只能坐这了。”刚和电动车车主协商好价格的刘先生有些无奈。

  武汉市青山区是此次降水渍水较为严重的主城区之一。

  15时许,记者在青山区新沟桥街一座铁路桥底下看到,两名身着青山水务标志衣服的中年男子守在此处,行人通道积水已经齐膝,敞开的井盖处仍不停有水涌出。

  “这水今天晚上应该就能降下去,早上比现在深多了。”其中一名守涵洞的男子说。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因长时间排水,两人的手已经泡得泛白。

  受暴雨影响,武汉公共交通部分处于停摆状态。武汉公交集团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6日14时30分,全集团在线公交车辆2510台,停运公交线路203条,绕行公交线路79条。

  武汉地铁集团公布信息显示,地铁二号线中南路站、地铁四号线武昌火车站、梅苑小区等部分地铁站点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此外,武汉汽渡、轮渡停航,机场航班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今天,武汉城市道路渍水路段数量也一度暴涨。根据武汉交警公布的信息,今日8时30分,全市因渍水导致车辆无法通行的路段共有142处;渍水无法通行路段的峰值出现在12时,共有206处,其中排在前四名的是洪山(42处)、武昌(26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3处)、江汉(22处)等中心城区。

  随着午后暴雨停歇,武汉全市渍水路段也逐步减少,截至20时全市有66条渍水路段。

  最后这场雨让武汉瘫痪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武汉全城应急工作喜忧参半。

  针对暴雨,武汉3000交警全员上岗疏导交通,牵引受困车辆300余辆,解救受困群众1000余人,同时,不断通过电台、微博微信等宣传指引市民出行。

  更让很多人欣慰的是,针对全城渍水情形,武汉交管官方微信临时开通“渍水上报”功能,并通过微博、电台等随时播报有关信息。

  作为道路交通执法机关,武汉交管还在官方微信公布了暴雨期间部分违法免罚的政策措施:对昨晚(7月5日)至今天(6日),确因暴雨、渍水,需绕行长江大桥、江汉一桥的车辆,如果违反单双号通行规定,不予抓拍处罚;对于在道路上熄火、发生故障和停车避行的车辆,如有违停行为,不予处罚。

  但与此对应,公交停运了188条线路,武汉市公交集团的官网首页却查询不到相关信息。

  《法制日报》记者在青山区冶金大道工业一路等候782路公交车时,看到同行的多位乘客都在等此辆公交车,在等候一个小时后,很多人开始犯嘀咕“是不是停运了”。

  对于全市再次遭遇内涝情况,武汉官方召开发布会予以通报。在今天16时30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防汛指挥部通报称,截至6日12时,全市12个区75.7万人受灾,共转移安置灾民16.79万人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2.65亿元,因灾死亡14人,失踪1人。

  针对投资巨大建排水系统为何依然出现内涝,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作出解释。

  这位负责人表示,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块沼泽地,主要依托水路,择水而居,地势低,排水条件差。

  第二个原因是,今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暴雨频发,连续多日的降雨已将武汉能够装水的位置全部装满。

  “最后这场雨,就像最后一根稻草,让武汉瘫痪。”这位负责人表示。

  第三个原因是,过去,由于经济不发达,过多强调经济性,武汉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仅为24小时降雨100毫米,小时降雨34.5毫米,只要其中一项指标超标,就会产生渍水。

  “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出路,搞好预警和应急联动。这几天市区两级政府多个部门全体应对,形成合力,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这名负责人表示。(刘志月 何正鑫)

©2015中国长安网
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