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调动综治成员单位联手提升群众满意度
传承“铁人精神”打造平安大庆
“2015年,全市主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8.5%,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黑龙江省大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韩彦秋近日告诉记者,大庆市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共有70余个,综治办的任务就是整合资源、把这些单位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增强社会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的目标。记者实地走访了大庆市,感受到大庆综治工作中务实、创新和奉献的“铁人精神”。
在龙岗公安分局调解中心,两方当事人因一起车祸造成的轻伤在接受调解,受伤者一方提出了50万元的赔偿要求,双方争执不下。从刑警大队退休的程来玉担任事故调解员,老程利用调解室内的视频专线与让胡路法院进行连接。值班法官在了解事故责任和伤情后,按相关法律规定计算了赔偿额度,告诉双方,到法院起诉,法定的赔偿在10万元左右。最后在老程调解下,双方以16万元的赔偿达成和解。调解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制作成电子档案,身份证扫描,电子签名、电子手印,通过网络流转至法院形成完整的法律文书。这样的调解,伤者一方获得了高于诉讼能够得到的赔偿,责任一方免去了复杂的诉讼程序,双方都非常满意,警方节省了警力,法院节约了司法资源,三调联动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龙岗公安分局局长严发全告诉记者,三调联动制度始于2015年6月,当时是司法局有调解资源,缺乏案源;公安局平均每天接警60起,70%是矛盾纠纷,牵扯大量警力;法院在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案件数量大增,亟需加强诉前调解。在这样的形势下,法院、公安局、司法局三方联合引入了调解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调解室,司法局派驻专职调解员、组织律师和各业务领域专业人士成立专家库,法院负责业务指导和调解协议确认,三家单位的调解室通过网络无缝连接实现了一站式调处,避免了以前“大调解”部门过多,实际操作中难以协调的问题,截至目前已调解成功837起,降低了民转刑发案率,节约了警力,也降低了司法成本和群众的诉讼成本。
据介绍,2012年9月大庆实施“一委一站一会”模式,取消了街道办事处,社区承担原来街道办事处的民政、计生、卫生等事务性管理工作和公共服务,居委会回归自治,主要从事公益服务、民间纠纷调解职能。在让胡路乘新一社区居委会,记者见到了被称为“大管家”的居委会书记姚艳光。
姚艳光带领记者参观了小区服务设施,服务大厅办理失业登记、医保、低保申请、婚育证明,医疗服务站保证了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可以预约省城医院的专家号,老人日间照料室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韩彦秋说,这种模式被称为“社区服务综合体”,服务周边几个居委会,形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大庆市规划建立107处这样社区服务综合体。
一路上居民们热情地和姚艳光打着招呼,走访中记者得知,姚艳光的头衔还有许多:“居民的110”“金牌调解员”“居民的贴心小棉袄”,姚艳光笑着说,我们始终把小区安全摆在第一位,加强平安宣传,安排网格员入户排查安全隐患。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区建立了400米文化长廊,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目的就是营造和谐平安的小区环境。
乘新一社区居委会充分借助志愿者的力量,成立了以居民苏秀琴为首的“爱心大姐工作室”,“爱心大姐工作室”已经有“金牌爱心大姐”23人,“爱心大姐”38人。记者到达工作室时,两位爱心大姐正在缝纫机前忙着,苏秀琴介绍,为了社区的和谐平安,离退休志愿者和居委会成立了“维稳协调组”“文明倡导组”等7个小组,这些年各小组用多种活动把小区居民凝聚在一起,大家团结了、和谐了,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减少了,有事都愿意找居委会,居委会也会负责到底,打架斗殴的没有了,上访的也基本没有了,居民们都说,你们都能牺牲这么多自己的时间,义务为大家服务,还有啥不能理解的。
“我们奉献爱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社区和谐平安。”姚艳光说。(崔东凯 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