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院借助信息化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
来源: 法制日报  | 2016-03-24 字号:  

河南法院借助信息化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

尽快形成全业务网络办理智慧法院

  打开电脑或随时打开审务通手机,就能看到哪些案件没有结案,哪些马上到审限,也可通过执行指挥系统办理账户冻结等强制执行手续,所有案件的走向全程留痕……3月21日,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19位中级法院院长利用液晶大屏,用现场演示的方式,向会议报告法院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今后的目标。

  没有主席台,也没有汇报材料,屏幕下坐着河南高院院长张立勇、最高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许建峰、河南高院领导班子成员、审委会委员、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中院院长。轮到哪位中院院长汇报工作,哪位中院院长就走到屏幕前演示、解说。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于东辉第一个上台演示。他点开郑州法院大数据分析平台,介绍说:“作为省会城市,郑州法院的案件数量远超全省其他省辖市法院。全市法院所有案件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从分析平台上可以看到,郑州中院目前旧存案件2525件,新收案件7133件。”

  “案子这么多,法官和当事人都为超审限而头疼,法院信息化建设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临近审限,系统就会提示,只要超审限,系统会自动冻结,法官要说明超审限的原因,系统才能解冻。”于东辉边演示边说。

  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谷昌豪认为,信息化系统的一大作用,就是有效解决了法官办关系案、人情案的问题。案件进入法院的第一个关口是立案、分案,信息化系统实现了随机分案。办案过程中全程留痕,法院院长通过监控系统,可以看到每个庭审现场的情况。

  “这次会议是全省法院历史上专项会议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要求最严、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次会议,在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张立勇介绍说,目前建成的河南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实现了全省三级法院案件信息的集中管理、自动生成和实时更新,已汇集全省法院2003年以来406万余件案件数据信息。

  张立勇说,要借助信息技术,加快构建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审判执行案件的网上办理、网上查询和网上信息公开,进一步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要善于用大数据,加强对不同层级、不同地区法院各项工作的专题动态分析,开展审判质量评估,对审判执行工作实施动态“体检”,查找短板,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与会的中院院长表态,要尽快形成全业务网络办理、全流程审判执行要素依法公开、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

©2015中国长安网
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