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法院:源头治理 动态监控
来源: 人民法院报  | 2015-09-08

  源头治理 动态监控

  福建南安法院“司法行为规范年”纪实

  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在“司法行为规范年”活动中,狠抓源头治理,强化监督制约,推行动态监控,广大干警的司法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能力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明显增强。2015年1至8月,该院审执结案件8434件,结案数同比增长20%以上。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8月20日,南安法院的讲台上,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张得意正在做“规范司法行为与法官职业信念”的精彩讲座。

  该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干警规范司法行为的意识和能力。据统计,2015年以来,该院已邀请高校教授、资深法官举办规范司法行为专题培训6次,轮训法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等300余人次,开展规范司法行为演讲比赛1次,使广大干警对规范司法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该院开展“我为规范司法献警句”征集活动。每名干警撰写有关规范司法行为的格言警句1至3条,每日从中选取一条在院部LED屏幕上滚动播出。

  杜绝随意性 做到“十个好”

  “现在合议庭依法作法律释明:本案房屋租赁合同为无效合同……”日前,一起租赁合同纠纷在南安法院科技法庭开庭,主审法官卢君玉在依法向当事人释明合同的效力。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是一场示范交流庭,旁听席上坐了不少她的同事。

  为倒逼法官狠抓细节来规范庭审程序,南安法院要求每名法官年内必须至少开展1场、观摩3场示范交流庭。审理法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庭,观摩法官旁听后须填写示范交流庭评议表,对庭审细节是否规范进行不记名评议。庭后,规范司法行为督导组将对意见进行整理,形成书面建议反馈给主审法官。目前,该院已有26名法官完成示范交流庭29场,57名法官先后观摩评议,收集评议125条,整理后向法官反馈建议55条,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示范交流庭只是南安法院将规范理念引入审判管理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南安法院要求全员、全程、全面杜绝随意性,着力做到“十个好”:填好每一份诉讼材料、搞好每一次送达、开好每一次庭审、做好每一份笔录、签好每一份文书、起草好每一份文件、盖好每一次印章、整理好每一册卷宗、规范好每一次与诉讼参与人的交往、管理好每一笔款物。同时,建立规范司法行为责任追究机制,将司法行为规范与干警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形成约束每一位干警严格规范自身司法行为的机制。

  科技助力 多方督察

  8月21日,在南安法院司法信息集控管理中心,记者看到规范司法行为督导组的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盯着大屏幕上的同步视频。一旦发现不规范司法行为,工作人员就会截屏存档,将时间、地点、人物及事由详细记录在案。

  “刚刚播放的是督导组暗访的一段庭审视频,其中存在的不规范之处,请大家一起看PPT……”这是当日南安法院规范司法行为通报会的一幕,监察室法官傅仰鹏正在向全院干警通报审务督察中发现的问题。

  为克服“优点人人夸,缺点无人抓”的毛病,南安法院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法官等组成规范司法行为督察组,通过网上督察、实地暗访等方式对司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实施“互联网+规范司法”计划,在官方微博、微信订阅号开通专栏,当事人遇到司法失范现象可以在线留言监督。督察组对发现的问题每月集中通报,限期整改。对于重点、反复暴露的问题,督察组还进行复查,做到原因不查找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上半年,南安法院已召开规范司法行为通报会5次,通报开庭时间不准时、着装不规范等问题40余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依托信息化技术规范司法行为,能够破解传统管理‘看不见’‘摸不着’‘管不到’的工作难点,使每一起案件都能严格依法规范审理。”南安法院院长李瑞阳表示。(詹旋江 尤金伟 李欣洋)

©2015中国长安网
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