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华在调解纠纷。
鼻子有点“超规格”,初见沈长华,许多人都会留意到这一点。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外貌特征,让这个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石港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被人熟识,从而“走红”网络。
近期,一组以民警沈长华为原型创作的漫画在公安部宣传局官方微信、各地公安官方微博及南通当地论坛等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顿时引起许多网友关注。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和“接地气”的警民故事情节,让沈长华一下子成了当地津津乐道的“名人”。从警26年的他如今为51岁,漫画中呈现的都是这些年来他和当地群众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
他不顾安危救下轻生女子,自掏腰包给贫困百姓买过桌椅,他的辖区被誉为全区最安全的社区,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他曾3次面临调整工作岗位机会,都因割舍不下对群众的深情而选择留下来。
沈长华自己怎么也没想到都51岁了,还会成为漫画这种年轻人中流行题材的主角。那么,这些漫画究竟从何而来呢?
沈长华与漫画作者沈玉川的结缘,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沈玉川是南通市通州区一家动漫公司的设计师。2015年夏天,沈玉川在石港镇花市街一带采风,在与当地村民的闲聊中,了解到当地有个“大鼻子民警”,鼻子特别大,非常有特色,就像电视里的动漫人物。
异常喜欢动漫的沈玉川出于好奇,与村民仔细地攀谈起来,了解到这个警察不仅形象特别,而且在当地非常有“人气”。问起他的故事,村民们讲个不停:他不顾安危救下轻生女子,自掏腰包给贫困百姓买桌椅,帮不良青年改邪归正……
听到这些,沈玉川觉得敬佩的同时又带有一丝质疑。如今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还真有这样的好人?后来,巡逻中的沈长华正巧经过,沈玉川看到那“超规格”的“大鼻子”,一下就认出了这就是村民口中的“大鼻子民警”。
一旁的村民开始跟沈长华打招呼、寒暄,热情得很。沈玉川也上前凑热闹,跟沈长华聊了几句。首次交谈后,沈长华给沈玉川留下的印象是:为人朴实、忠厚、温和,还有点腼腆。
“还真没想到,他居然把我画在了纸上。可能是我的大鼻子让他有了创作灵感吧。”沈长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几天后,沈玉川来到了石港派出所,以文化采风的名义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沈警官的故事。
原来,跟当地村民所说的一样,调解纠纷、帮贫扶困、冒险救人,并坚持悉心照顾尿毒症妻子……一个个故事深深打动着沈玉川,看着自己手中的笔,用漫画的形式来展现这些故事的想法就在这时萌生了。后在公司的一次创作讨论会上,沈玉川便正式提出了这个设想。
沈长华回忆,沈玉川再次来找他的时候,他正在社区走访,“他问我怎么有不少村民家里和外墙上都贴着一张我的警民联系海报呢”?
村民老赵给沈玉川讲了这样一件趣事:2008年的一天,村里来了一群“和尚”,借着化缘诈骗村民钱财,被村民老赵识破了骗局,老赵指着沈长华的警民联系卡说:“你们再骗人,我就给他打电话!”话音未落,这帮人赶紧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几个村民特意向沈长华要警民联系卡,说要贴在家里、墙外震慑坏人,沈长华这才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他将警民联系卡进行改良,制作成集警民联系、安全防范、警方提示为一体的海报即时贴,并印制两万余份发给村民。村民们拿到新海报后,纷纷张贴在大门或外墙上,还开玩笑地说:“家里多个门神。”
后来,沈长华请沈玉川到自己办公室坐坐,没想到他居然对自己那些落满灰尘的工作日记本颇感兴趣,还当场数了数,有60多本。沈长华说他工作以来就有用笔记事的习惯,那些本子上可能已经记录了3万多件“小事”。
沈长华回忆起从警26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在同一个地方亲手救下两名想要跳河轻生的女子。
多年前,一名初中女孩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翻越栏杆坐在了石港镇文山大桥外侧,沈长华到达现场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女孩抱下来。2014年,也是在这座大桥上,一名23岁的安徽女子在和丈夫发生争执后也试图跳河轻生,沈长华趁着同事分散女子注意力的瞬间,一手抓着桥栏杆一手拽住女子的胳膊,一把将她拽回到桥上,并在随后做通了夫妻俩的思想工作,避免一起家庭悲剧的发生。
沈长华说,这种危急时刻虽不是天天发生,但从火场中抱出煤气罐、车祸现场救人等,也是遇到过好几次的。
后来,沈长华一些有趣或惊险的故事,都被画入画中。
12幅漫画作品,每一幅都是一个故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真真实实地展现着沈长华从警26年来的爱民事迹。
其中一幅作品是“大鼻子警察”骑车行走在乡间的场景。沈长华很是感慨,称陪伴自己很多年的那辆“小木兰”已经不在了。从警之初,沈长华买了辆二手“小木兰”摩托车整天行驶在社区里,今天载着李大妈去医院看病、明天帮老王家搬运家具、后天送张老汉孙子上学……哪家只要有事找他,沈长华从不推辞,有求必应。高强度工作,让“小木兰”经常不听“使唤”,刚到社区头几年,沈长华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修车。
每次骑车下社区前,沈长华还会用特制的绷带绑紧腰部,以此减轻因为震动带来的疼痛。那是因为他在部队执行任务期间,不幸摔伤了腰椎,导致椎弓崩裂,平时没有办法长时间弯腰,更不能干体力活。
一次,石港镇江海村老刘与邻居老张因稻田排水问题发生纠纷,村干部多次调解未奏效,找来了沈长华。沈长华把双方喊到一起,当面锣、对面鼓,把事情说开。见双方都不吱声,他觉得时机已到,“今天,给我个面子,我来挖渠。”说完脱去警服,卷起裤腿,扛起铁锹开始挖水渠。
看到沈长华腰间缠着厚厚的绷带,老刘和老张顿时感到十分愧疚和不安,主动过来帮忙。从此,两家人不计前嫌、和好如初。也许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沈玉川,那幅“大鼻子警察”挥楸挖渠的漫画显得十分生动可爱。
“是什么力量让你如此执著地坚守26年呢?”对于这个问题,沈长华说:“从小对警察就崇拜,在我心里警察就是正义的化身,最憧憬的职业就是当警察。”怀揣着这份梦想,1988年,沈长华从部队退伍后来到石港派出所当上了一名合同制民警,负责花市街社区的警务工作,几年后转正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实现了儿时的理想。
12幅漫画作品,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大鼻子警察”。今年春节前夕,石港派出所用这些漫画制作成新年挂历,发放给辖区群众,受到群众欢迎。而当这组漫画出现在当地论坛和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后,更是引起不少网友关注,迅速“走红”,不少网友认为“很有爱,有血有肉”。
漫画中有两幅画展现了沈长华和妻子在一起的场景。其实沈长华特别不容易,儿子在北京上大学,患有尿毒症的妻子每周要做3次血透。沈长华曾说:“作为一个丈夫,在老婆最痛苦的时候没能一直陪她,我特别愧疚。”
这些年里,他有过3次调整工作岗位的机会,但他每次都婉言拒绝了。“一方面是想多陪陪生病的妻子,一方面我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我适合做基层民警工作,也热爱辖区里这些熟悉的老百姓,我愿意留在这儿,当一名普通的老民警,为更多人奉献。”沈长华说这话的时候很诚恳,很质朴。
说起漫画,沈长华摸了摸自己鼻子,有点不好意思:“还挺像我的。但这么一来,我的压力也大了,想为大家多做点什么。”这些年来习惯默默付出的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
群众满意,我就知足了
回顾从警的这26年,我感到很知足,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特别是辖区群众给予我这么高的评价,我感觉做的还不够,我只是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我现在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更实一点、更多一点。
这些年,我之所以面临调动,没有选择离开社区民警这个岗位,是因为我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自我定位,我喜欢与群众打交道,离不开社区里的群众。干了这么多年的社区民警,我体会最深的是只有真心付出、用真诚去打动人,才会赢得群众真正的拥护和爱戴。
群众的信任是千金难求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觉得群众能主动把自己的难处对我讲,这是对我的一种信任,而不应该是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即使有的事情没有办成,群众也能理解,因为我是真心诚意地为他们去办事情。这也许就是我在辖区“人气”高的原因之一吧。
另一个在辖区“人气”高的原因,我觉得应该是处事公正。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当中,调解纠纷是占比很大的。遇到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农村百姓却把它看得很重,就看我们民警处事公不公正。
我的辖区被评为全区最安全的社区。我认为这个荣誉是个“易碎品”。安全工作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我最大的体会是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应了解当前的盗窃、诈骗等犯罪形势,及时做好安全提醒,想尽方法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做好辖区防范工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实,群众满意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只要群众满意了,我就知足了。(马超 曹钰华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