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南华容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胡光志

2016-06-27 08:27  来源:人民公安报

  “如果怕死,就不会当缉毒警察!”

  记湖南省华容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胡光志

  “谁是警察?”

  “我是!”

  与这名警察喊话的,是一名持枪毒贩。话音未落,毒贩举枪射击。面对身前1米处的枪口,这名警察将身旁的开锁师傅一把推开。他侧身欲拔枪射击。不幸的是,他右胸、左臂连中两弹,在忍痛追出20多米后,终因失血过多,倒在了地上。

  这一幕发生在2015年11月3日湖南省岳阳市某小区。这名警察叫胡光志,华容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这是当时35岁的胡光志从警以来受伤最严重的一次。

  “如果怕死,就不会当缉毒警察!在那种情况下,我不能当一个逃兵。”从警13年来,胡光志就是以这般倔强的性格和融入骨髓中的“以民为先”的精神,冲锋在缉毒一线,用鲜血和汗水追逐着“天下无毒”的梦想。

  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惊心动魄的瞬间,是我从警路上最美的回忆”

  如果把一次成功的抓捕行动比作一段优美的舞蹈,那么缉毒警察就是刀尖上的舞者。胡光志就是这样的舞者,在一次又一次与毒贩的博弈中,他始终不畏生死、冲锋在前。

  2014年的一天,胡光志带队截停犯罪嫌疑人许某驾驶的车辆。许某赖在车上不开门。民警几次警告,许某不但不下车,还突然猛踩油门企图逃跑。拦在车前的胡光志被撞倒在地。胡光志顾不得头上、脸上、膝盖、手臂多处擦伤,起身拔枪,对着轮胎精准射击。车辆失控后,许某被当场制伏……

  “我很享受这份工作,只有在这个行业里能近距离面对生死,感受正义的力量。那种博弈的成就感是任何一份工作都不能带给我的。”说起缉毒工作,胡光志眼睛发亮,仿佛所有危险都是小菜一碟。

  胡光志面对枪口从不畏惧,当犯罪嫌疑人举枪对准百姓的那一刻,他挺身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危急关头,没有时间去思考,是警察的本能让我推开群众挡住子弹。”胡光志的解释很简单。

  2014年1月,胡光志获悉,一家废弃的酸菜加工厂来了几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厂门时常紧闭,经常有刺鼻的味道传出。“八成是制毒工场!”职业的敏感让胡光志对这个工厂产生了怀疑。

  抓毒贩,最重要的是要有证据!为了摸清厂内的情况,胡光志连续一个星期化装成农民靠近观察。深夜,他爬过一片荆棘丛生的坟堆,趁看门人不注意,翻过2米多高的围墙,到排污口取样,并用摄像机将犯罪嫌疑人的制毒过程全部拍了下来。这些信息,成为后来侦破案件的有力证据。

  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惊险瞬间,胡光志一年之中要碰到好几次。胡光志平淡而自豪地说:“惊心动魄的瞬间,是我从警路上最美的回忆。”

  “禁毒路上刀光枪影常相伴,毒贩狗急跳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但是,胡光志就是凭着平日的刻苦训练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华容县公安局局长余昕对记者说。 胡光志也是个平常人,也有害怕的时候。2015年4月,胡光志在侦办一起贩毒案时,先是右手臂被砍伤,后被一名艾滋病人咬到伤口附近。事后,他瞒着家人做了艾滋病毒检测。一个月的等待,胡光志是焦虑的:“我没法面对家人,一个人的时候几近崩溃,一个月瘦了快10斤。”那一个月,他以各种理由不回家,直到确定未染病才与家人团聚。

  面对金钱,他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

  “这包钱,有两个去向,要么你们原封不动拿回去,要么我明天充公”

  “点点头,花钱不用愁;挥挥手,建起一栋楼。”作为缉毒民警,胡光志经常面对金钱的诱惑。

  2015年的一天,犯罪嫌疑人马某的家人以了解案情为由,来到胡光志的办公室,将50万元现金放在他办公桌上,请他对马某手下留情。胡光志淡然一笑:“这包钱,有两个去向,要么你们原封不动拿回去,要么我明天充公。”当事人苦苦哀求未果,悻悻离去。

  胡光志不缺钱吗?缺!胡光志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妻子没有工作,弟弟还没有成家,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胡光志的父亲为了不增加儿子的经济负担,独自到福建打工,把体弱多病的老伴留在农村老家。2015年11月3日,胡光志负伤住院后,父亲因为没有及时拿到工钱,5天后才赶回家看他。

  胡光志的妻子对记者说:“大家都以为警察的收入应该不错,但他确实是个‘穷人’。”他们家的钱都归她管,胡光志每个月不到3000元的工资,即使精打细算,生活过得还是很拮据。

  “家庭困难不是我以权谋私的理由,与涉毒犯罪嫌疑人过招,要做到‘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受得了苦难’。”胡光志这样说。

  可是,面对需要帮助的百姓,胡光志却是“富有”的。2012年,胡光志抓获了一对以贩养吸的夫妇,后来两人获刑入狱。胡光志在走访中得知,这对夫妇还有一双未成年的子女需要照顾。于是,他带着钱和爱心走进这个满目疮痍的家。“你们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用优异的成绩等待父母回到你们身边。”为了不让孩子有精神负担,他还争取社区和学校的支持,请大家一起帮助他们。

  “我不求他们感谢我,我只是希望在苦难和伤痛面前,他们可以振作,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胡光志对记者说。

  对不起小家,却对得起大家——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穿着警服做我喜欢的工作”

  胡光志生在农村,父母以种地为生。胡光志考上警校后,他却小心翼翼地把通知书藏了起来,“我家太穷了,根本付不起学费,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家里”。

  “有一天,光志天不亮就起来了,帮我挑了12担粪后跟我说,妈妈,我求你一件事,我想上警校。”胡光志的母亲回忆说。

  从小怀揣警察梦的胡光志考虑再三,还是开口了。没想到,母亲特别支持:“别担心,家里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当一名缉毒警察时刻面临危险,您后悔供儿子上警校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胡光志的母亲说:“看到儿子中枪昏迷的时候,我吓昏了过去。当我冷静下来想一想,供儿子上警校不就是为了圆他的梦想吗?他的梦想不就是保护老百姓吗?我不后悔,我要继续支持他!”

  胡光志的姐姐说:“小时候,我们俩的感情特别好。但是,光志工作以后,我们的联系少了。一是他工作忙,不敢打搅他。二是前些年家里人有事想求他帮忙,但他一听直接就挂了电话。家里人都有些生他的气。后来家里人都理解了,我们不该给他添麻烦。”

  “家里的事我从没有帮上过忙。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外地生活,父亲年纪大了还在外打工,母亲身体不好,我忙起来十几天、几十天都没法回家,我是不孝的。”提起家人,胡光志低下了头:“有时候只能安慰自己,没有回家的日子,又截获了多少毒品,抓了多少毒贩,有失必有得,这样心里才会好受点。”

  胡光志心中无法放下的,除了对家人的愧疚,还有对家人安全的担忧。有一次,胡光志收到一条短信:“我知道你儿子在哪里上学,知道你儿子的所有信息,你小心点!”短信里还附着儿子的照片。

  胡光志说:“恐吓、威胁都是缉毒民警经常碰到的。我们也是平常人,家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免惊慌。可是,面对这种丧心病狂的犯罪嫌疑人,就要有‘抓不住誓不罢休’的决心。”

  “面对身体的伤痛、心里的担忧,你有过一刹那的后悔吗?”对于记者的疑问,胡光志说:“没有!哪怕身上的伤痛会伴随我一辈子。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穿着警服做我喜欢的工作。”(石杨)


责任编辑:王淑静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