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日:选择警察职业是最幸福的事

2015-12-25 10:14  来源:人民公安报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指导员崔光日2015年49岁,朝鲜族,从警26年。他长期在一线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病引发尿毒症晚期,曾经做过5次手术,每周要做3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但是,他始终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与病魔抗争,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上岗执勤,带着温和的笑容服务群众。

  “连工作都干不出样子来,就失去了尊严”

  崔光日出生于“警察世家”,父亲从警40年。“当警察就要多为老百姓做好事,要对得起头顶上的国徽。”父亲的教诲他至今牢记心上。受父辈的影响,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警察。梦想成真后,他把警察的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翻开崔光日的履历表,我们看到他从警路上留下的坚实脚印。他先后在看守所、派出所和刑侦、缉毒、督察、交管等多个岗位工作过。

  “一个人如果连工作都干不出样子来,就失去了尊严。”崔光日坚守这样的信念,不论在刀光剑影打击刑事犯罪的战场,还是在车水马龙指挥交通的前沿,他始终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他自豪地说:“选择警察职业,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2000年,汪清县公安局成立缉私队,崔光日担任副队长。他带领民警在深山里开展工作,每次至少要一个月时间。一年间,他与队员查获走私车50余辆,价值近千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

  2003年,汪清县公安局东光派出所因辖区各类案件频发,成为全局的“落后所”。同年10月,崔光日临危受命调任东光派出所代理所长。跟他同一天来派出所报到的民警王保华回忆,当时派出所的条件十分艰苦,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屋里办公,女同事连换警服的地方都没有,跟报案人谈话还要借用镇政府的收发室。

  “不干则已,要干就必须把工作干好!”这是崔光日到任时说的一句话。在派出所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一边积极协调镇政府解决了办公用房问题,一边以身作则严警纪带队伍,抓治安防范保辖区平安。他把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在派出所一住就是半年。由于妻子常年在外打工,6岁的女儿不得不寄养在岳母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东光派出所在崔光日的带领下,变成全局的“先进所”。

  2008年,崔光日调到交警大队百草沟中队任中队长。由于山道陡、弯路多,中队辖区一直是交通事故的频发地带。为此,他带领中队民警将辖区202省道、安汪线和满天星旅游区道路全部踏查一遍,把中队巡逻时间调整为早6时至晚6时,每天延长4个小时,加强对道路重点地段的管控力度。

  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百草沟镇。旅游高峰期,崔光日每天带领民警进景区巡逻,检查旅游车辆安全情况。他的执勤车上总是备有铁锹、镐头等工具,发现冰雪路面就及时清理,扬沙防滑。时间最长的一次,他和民警在冰雪里坚守了两天两夜。由于安全防护措施有力,他在百草沟中队任职期间,辖区内的交通事故不断下降。

  2009年,崔光日调到交警大队负责督察工作。交警大队人多车多,他建立健全了车辆管理制度,节假日坚持公车出入登记。检查中,他不徇私情,有一位副大队长违反用车规定,被通报批评。

  “群众遇到危险,我必须冲上去”

  心里装着群众,在危急关头就能挺身而出,崔光日坚守这样的信念。他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时刻把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天职。”

  汪清县看守所民警安松哲回忆说,1995年夏天,一名在押人员劳动时脱逃,他和崔光日赴山东莱州执行抓捕任务。当他们发现这名脱逃的在押人员的藏身地点实施抓捕时,附近的一些群众跑过来围观。这名脱逃的在押人员手里挥舞着铁钎。为了不让群众受到伤害,崔光日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自己手臂挡住落下的铁钎,忍着剧痛夺下凶器。“我跟他一起工作好几年,危险时总是他冲在前面!”安松哲回想起来仍然非常激动。

  崔光日不止一次面对生与死考验。2002年8月的一天,崔光日在缉毒大队外出执行任务,回来的路上碰到两伙人打架。双方挥舞着尖刀、铁棍等,对周围群众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保护群众安全,崔光日奋不顾身冲了上去,大喊一声:“我是警察,快把刀放下!”一名歹徒穷凶极恶,疯狂地持刀向上前阻拦的崔光日刺去。崔光日腹部被刺中两刀,但他强忍疼痛将这名歹徒制伏。“当我接到电话赶到医院时,看到老崔的肠子都露出来了,鲜血染红了全身。”汪清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民警张国忠至今印象深刻。

  秉公执法,是对群众最大的保护

  崔光日在交警岗位工作期间给自己立下了这样一条规矩:对待领导车与普通车、外地车与本地车、普通驾驶员和有钱人“三个一视同仁”。10年来,他执法数万次,实现了“三个零”,即零违纪、零有责投诉、零执法过错。

  汪清县出租车爱心车队原队长孔庆忠直言快语:“崔光日这人,用咱东北人的话说,够爷们儿!他执法时铁面无私,但平日里却充满人情味。我经常看到他搀扶老人、领着孩子过马路。”

  孔庆忠讲了这样一件事: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一辆出租车逆向行驶,被崔光日拦住处以200元罚款。司机央求:“快过年了,家里实在困难,为了揽活儿挣钱好置办年货儿,能不能照顾一下!”崔光日没有答应他。事后,他了解到这名司机的家属卧病在床,生活十分困难,便趁午休去市场买了300元的年货,几经周折找到了司机家里。他说:“你家的确有困难,但行车违法必须受处罚。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这位司机当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2013年,这位司机被单位评为遵章守纪先进个人,还被交警中队聘为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

  一次,汪清县一位领导的司机开车严重违法,被崔光日叫停后拦下。这位领导马上打来电话要求他“给个面子”。崔光日说:“不是我不给您面子,是这位司机在大街上违法没给您面子,我们都应该对他进行教育才对,您说是不是这个理?”一席话说得这位领导心服口服。最后,崔光日还是依法对这位司机进行了处罚。

  “有一口气,就珍惜每一天的工作”

  崔光日长期在条件坚苦的一线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病。2012年8月,他在执勤中晕倒,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引发尿毒症晚期。崔光日平静地说:“我清楚,尿毒症很难治愈,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我现在身体还能支撑,希望能干到退休,如果有一天病病恹恹有损警察形象,我会主动提出离开。”此后,他仍然每天早晨7时就上岗执勤,风雨无阻。每周,他要抽时间到医院进行3次血液透析。

  崔光日总是主动到路况最复杂、车流量最多的地段执勤。遇有老人、孩子单独过马路,他都微笑着护送。他因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双腿和脚都肿了起来,他就在车里和办公室放双大号码的布鞋,休息时好能换上歇歇脚。疏导交通时他要大声讲话,但他嗓子干哑经常发不出声音,医生又嘱咐他要控制饮水,所以实在渴了只能含一口水润润嗓子。

  汪清县第一小学学生家长李春波说,有一次自己和爱人都以为对方去接孩子,结果都没去。孩子放学后站在学校门口急得直哭。崔光日看见就把她送到了岗亭,还耐心哄着:“小朋友,没人接也不怕,一会儿警察伯伯下岗送你回家!”李春波眼里含着泪水说:“有这样的好警察,我们对孩子的安全一百个放心,但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病情这么严重。”

  越是节假日、恶劣天气,交通警察的工作就越紧张繁忙。汪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金春华说:“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风雪交加的冬季,老崔总是冲在前头,马路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由于长时间奔波劳累,老崔多次晕倒在执勤的路上。同事要送崔光日去医院,他总是微笑着说:“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我心疼他也没办法,老崔眼里只有工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什么事都不是事;而工作上的事,永远都是大事。”妻子沈英爱含着眼泪说。

  崔光日患病期间,公安部、吉林省公安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公安局和汪清县公安局,当地党委、政府都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2014年9月,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崔光日“模范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向崔光日同志学习的活动。同年10月,崔光日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当选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同时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12月,崔光日光荣当选“时代楷模”。

  崔光日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征得他的同意,2015年6月成功地为他进行了心脏冠脉搭桥和肾脏移植手术。12月8日,吉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胡家福亲切慰问崔光日,详细询问他手术治疗、身体保养、工作安排等情况,勉励他在今后工作中保重身体,为公安事业再立新功。崔光日表示:“作为一名患病的基层民警,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生活上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一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回报社会。”(张涤非)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