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刘德文,女,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战绩:2004年,已从警15年的刘德文主动请缨调入禁毒支队,成为禁毒支队唯一一名女侦查员。她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多次与毒贩近距离周旋,破获了一大批毒品案件。近3年来,她参与侦破毒品案件173起,其中破获重特大毒品案件35起,缴获各类毒品50余千克。
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受到湖北省公安厅、黄石市公安局表彰和嘉奖。
个头娇小,总是扎着一条干净利落的马尾辫,眼睛大又亮,穿上警服英姿飒爽……单从刘德文的外貌来看,很难把她和毒贩、毒品联想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文弱的女子,11年来一直在缉毒一线披荆斩棘,在侦查破案中英勇无畏。战友们都说,她就是一朵盛开在黄石打击毒品犯罪一线的铿锵玫瑰。
百变身份秘密侦查破大案
当一名缉毒民警,是刘德文从警以来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梦想。转身成为缉毒民警后,她也成了一位百变女子。
2014年5月,刘德文在工作中获得一条重要线索:一个绰号叫“鬼子”的人长期在黄石市西塞山区贩卖毒品,交易频繁且数量大。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后,刘德文立即对此案展开调查。为摸清“鬼子”的真实身份、活动规律以及贩毒网络,刘德文每天深夜都会与男民警一同乔装,到各大娱乐场所进行秘密侦查。有时,她浓妆艳抹扮作失足妇女,有时叼着香烟哈欠连天、装成吸毒女;她时而是提着购物袋独自逛街的老大妈,时而又是和同事搭档扮成情侣、夫妻的女主角。
就在这些百变的身份中,刘德文和战友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终于查清了“鬼子”李某及其上线张某、吴某的真实身份,得知3人曾是一同在汉阳某监狱服刑的狱友。
同年7月18日,刘德文得知张某、吴某等人次日要去云南“进货”,立即向领导汇报。为确保人赃并获,刘德文与战友迅速启程赶往云南,一路跟踪、轮流蹲守了两天一夜后,成功将刚拿到“货”的张某、吴某抓获,当场收缴麻古1.2万粒。随后,刘德文与战友一同将正在黄石家中贩卖毒品的“鬼子”李某抓获,当场从其身上搜缴麻古50粒。
与瘾君子同生活入虎穴斗毒魔
缉毒危险系数高,对精准度的要求最严,办案风险也最大,而破案时机却转瞬即逝。2015年3月,刘德文在工作中获得线索:一个绰号为“罐子”的人长期在黄石贩卖毒品,并向毒友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然而,就在刘德文和同事对“罐子”展开调查时,“罐子”却神秘消失了,连续一个月都没有露面。
为揭开“罐子”的神秘面纱,刘德文乔装打扮,与吸食毒品的瘾君子一起生活近一个月,终于摸清了“罐子”的真实身份和落脚点。
7月5日,刘德文获知“罐子”从武汉“进货”回黄石准备交易毒品的消息后,立即与同事一路对其进行追踪。当日12时许,在黄石市一家餐馆内,刘德文与同事将“罐子”及下线苏某当场抓获,现场查获毒品麻古2000余粒、冰毒50余克,并在“罐子”的落脚点查获麻古4700余粒、冰毒1千克,成功挖掉了这个长期盘踞在黄石的“毒瘤”。
工作中的“女汉子”生活中的孝顺女儿
毕业于体育院校的刘德文学的是散打专业,曾多次在全国散打比赛中获得优秀名次。刘德文说,正是体院的历练养成了她敢打敢拼、不服输的个性。在各类凶险狡黠的毒品犯罪分子面前,刘德文从来没有畏惧过,同事称她是缉毒一线的“女汉子”。
2014年11月,刘德文与同事一起抓捕贩毒犯罪嫌疑人时,3名犯罪嫌疑人从租用的面包车上下来时发现不对,立即仓皇逃窜。刘德文见此情景一个箭步冲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犯罪嫌疑人代某绊倒,一跃而上将他骑在身下,将其手反扣。完全不能动弹的代某,只得束手就擒。与此同时,刘德文的同事也迅速行动,将另两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这一次,刘德文和同事当场查获麻古7000余粒、海洛因200余克。
“别看她个头不大又是女民警,有时比我们男民警还快、还猛。”说起刘德文,同事吴宏志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说道。
“工作中的她是‘女汉子’,办起案来不拘小节,但在生活中她还是个孝女。”刘德文的同事张帆告诉记者,刘德文的家在武汉,父母年迈多病,工作繁忙让她连每周回一次家都成了奢望。于是,不加班的晚上在网上给父母买生活用品、营养品等,成了刘德文表达孝心的主要方式,她也慢慢成了“网购达人”。
“对于这份辛苦的工作,你后悔过吗?”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了刘德文这样一个问题。她连连摇头,坚定地说:“一点也不!当缉毒民警一直是我的梦想,能够实现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感到自己很幸福!”(李浩 王佳 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