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一个弱女子的形象,却有一副侠骨柔肠,刚正不阿,敢于啃“硬骨头”,对犯罪嫌疑人又充满人性化关怀。她就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检察院监所科科长刘素琴。
眼里不揉沙子
刘素琴在司法上执着、较真是出了名的。2015年2月,刘素琴在平舆县“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中发现:该县某机关公务员杨某因犯受贿、玩忽职守罪被驻马店市驿城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而杨某却一直没有被关押。
感觉事有蹊跷,刘素琴决定查个水落石出。而刚开始调查,就有人和刘素琴说,杨某虽然判了刑,但法院给出的结论是杨某身患严重高血压、心脏病,不适合收监执行。也有人善意地劝她,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你睁只眼闭只眼这事就过去了,何必得罪这些人。还有人给刘素琴捎话:“不要钻牛角尖,大不了他坐三五年牢,你就不怕他出来找你的事?”
松松手放罪犯一马?这不是刘素琴的性格,她通过亲自走访、暗访,得知杨某经常与人打牌至深夜,身体并无大碍。又经再次体检和法医鉴定,证实了杨某所患疾病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在刘素琴的建议下,平舆县检察院向相关执行机关发出了对杨某收监执行的检察建议书,法院也很快作出了收监执行决定,逍遥一时的杨某终于回到他本该去的地方。
该案办结后,刘素琴执着的办案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觉得她不通情达理,但真正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那一身傲骨仿佛与生俱来,从不妥协。
早在1999年7月,刘素琴还是平舆县检察院公诉科的一名副科长,当时她办理了一起9人涉黑团伙案件。刚接到案件,各种阻力就接踵而来。犯罪嫌疑人家属威胁她说:“要是给我们判重了,你走着瞧!”谁知她根本不吃这套,这伙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又通过熟人送礼说情,刘素琴还是一笑置之。
看到刘素琴软硬不吃,9名被告人家属就从北京、郑州请来13名律师,组成所谓的强势辩护团队。由于案情复杂,庭审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刘素琴舌战群儒,她用证据详实的指控、有理有据的质证、法理严谨的公诉词,威慑了被告人,令旁听者纷纷叫绝。最终9名被告人都被判处了刑罚,庭审结束后,被告方一名律师径直走向刘素琴,动情地说:“你这个检察官不简单,我佩服。”
重细节促规范
担任监所科科长8年来,刘素琴摸索出衔接工作规范化、教育方式多样化、监督管理制度化、帮扶解困社会化的“四化”工作模式,确保了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健康运行。平舆县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23人,无一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2013年5月,平舆县资源交易中心李某因涉嫌挪用160万元公款被刑拘,临报捕前他突然翻供。刘素琴感到奇怪:不久前,李某还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后悔不已,怎么突然就翻供了。她立即调取了李某所在监区的夜间录像,发现在很短的时间内李某曾两次上厕所,回来后又把头缩进被窝,行为十分诡异。于是,她安排人员对该监室进行搜查,果然从李某被套里发现一部手机。她马上与李某进行谈话,经过一番教育说理,李某终于认罪悔罪。
此事引起了刘素琴的重视。她召集看守所有关人员通报了事故经过,责成对事故责任人严肃处理,并制定整改措施。为彻底杜绝违法违规物品带入监室,刘素琴建议嫌疑人入所时,应统一换上所里配发的衣服和被褥,随身所有衣物由所里暂时保管。平舆县公安机关很快与该县财政部门联系,使这一建议迅速得到落实。后来,该做法在河南省全面推广。
关怀无处不在
刘素琴在努力规范制度的同时,还积极探索人性化的监管方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教育感化在押人员。
2012年6月,一位刚成年的女孩李某因闹监被戴上了戒具。李某已被关押两个多月,因家里没人给她送生活用品,以致她情绪失控,并有轻生的念头。刘素琴得知后,一边给李某买来女性生活用品并亲切地和她谈心,一边联系李某的家人,在刘素琴的安排下,李某与父母通上了电话,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此后,李某如同换了个人,性格又开朗起来了。刑满释放后,李某还给刘素琴打来电话:“大姐,是你让我获得了新生!谢谢您!”
经过李某一事,刘素琴意识到很多小细节都会影响在押人员的情绪,她立即通过院里向看守所提出检察建议:凡新入所人员,配发必要的小件日用品,以稳定在押人员的情绪,防止出现意外事件等。
这就是刘素琴,8年来,她为在押人员维权44人次,追回扣押款物50余万元,实现了看守所连续8年零事故记录,她所在的驻所检察室连续三届被最高检授予“国家一级规范化检察室”称号。(王地 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