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在成都工作,租住的房子是高楼大厦后面的一片老区。老区的楼房都是七十年代初建筑的,楼房密密麻麻,一幢紧挨着一幢,中间就形成了很多条小巷。我住的是其中一幢的底楼,因为楼房太密又是底楼,即使是夏天,阳光也很难照到我那个角落。我那个角落是真正的“暗无天日”。
住我楼对面8幢4楼的是一对农民工夫妇,男的叫张角。他们有一个小女孩,也许是没有钱缴学费或是没有学校肯接纳她,总之,她都9岁了还没有上学。
我是在一个建筑工地上认识张角的,后来又在同一条巷子里碰到过几次,他就央求我帮她女儿联系学校读书。我也跑过几所小学,但学校的要求都一样,异地生就学,学费要缴异价。张角很为难,我知道他是缴不起高价学费。
上学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有一天,我和张角又在小巷里见面了,张角结结巴巴地说,想请我有空的时候给孩子当老师,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而且当天夜里就在我屋里给他女儿讲了一篇课文。小女孩叫张田田,她甜甜地叫我老师。很遗憾的是我只给她上了三次课就再也没有上了,原因是我所在的单位调整岗位,给我安排了更多更重要的工作,白天跟着领导往外出参加重要的活动,晚上一回到家还得写稿,这种早出晚归的节奏让我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
几个月后的一个周日,好不容易没有工作任务,但我也不敢偷懒,一大早就起床赶写前两天单位安排的一个人物通讯。仅管外面阳光明媚,但我家里的光线仍然很暗,要开着灯才能工作。于是我在台灯下奋笔疾书,突然,有一束太阳光从窗口里射进来,不偏不倚正好射在我脸上。窗子早被订死了推不开,我纳闷地想探究光线的来源,我走出屋子发现光源来自8幢的楼顶。
于是我悄悄地登上楼顶,我看见张田田背对着我,用树枝埋头在地上画着什么。在她不远处的楼顶扶栏上,放着两只相对一米左右的圆形小镜子,我家里那束光就是从其中的一面镜子里射出的。张田田见了我,有些惊恐地站起来,还没容我说话,她就解释说:“老师,我是看到你在家里写文章,所以就用镜子给你照亮……”
我怔了一下,感动地伸手抚着她的头说:“谢谢你,谢谢你给老师照亮了……”
“不用谢,我爸爸说啦,人要懂得感恩,你都教了我那么多的字,我就该感谢你。”
我眼里噙着的泪水终于滚了出来。我拉起张田田的手说:“走,老师今天有空了,我教你读书。”(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