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从“鸡打鸣”变成“熊打鸣” 他在新疆结了家“亲戚”

2019-07-22 11:24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郭莎莎
字号  分享至:

  黝黑的皮肤,鹰隼般的眼神,两鬓略显花白,笔挺的警服隐藏着有棱有角的折痕……

  7月17日下午,《法制日报》记者在山西省公安厅的一间办公室见到了刚刚从北京参加“最美支边人物”颁奖典礼后,赶回山西汇报工作的叶雄。

  叶雄,现任山西省公安厅技侦总队特别行动队政委。但如今,他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山西省第三批援疆干部。

  “受之有愧,倍感压力,以此起点,继续努力。”面对“最美支边人物”的荣誉,叶雄说,他只是做了所有援疆人都在做的事儿,很多人流的汗水更多,付出得更多。

  警察就要去一线战斗

  “新疆地处偏远,当时又是我国反恐斗争的主战场,作为一名内地警察能去援疆,无论流多少汗,吃多少苦,都将是我从警生涯难得的经历和锻炼,是我一生的自豪和骄傲。”2016年底,看到山西省公安厅的援疆号召后,叶雄毫不犹豫地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2017年2月24日,元宵节过后,叶雄与山西其他120名援疆干部一样,背起行囊,辞别家人,从太行山脚、汾河之畔奔赴千里之外仍是皑皑白雪、冰封大地的新疆昌吉,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之旅。

  走下飞机,换乘汽车,叶雄和他的战友们来到了距离乌鲁木齐40多公里的昌吉。

  天冷,风大,雪厚……踏上昌吉,叶雄第一次感受到了新环境带来的挑战。

  援疆就要扎扎实实地做一棵防风固沙的红柳,不当过客。干警察就必须适应各种环境,气候和生活带来的挑战必须以最短时间克服。

  为此,叶雄想了很多办法,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渐渐地,他感觉天没刚来的时候那么冷了,风也没有那么大了。他也开始吃起了馕,嚼起了辣子。

  在单位值守才觉得踏实

  初到新疆,叶雄就赶上了反恐维稳战斗的关键时刻,压力大,任务重,节奏快。

  作为一名援疆警察,叶雄和本地战友一样,投身一线,每天基本上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那会儿每天睡觉几个小时,其间不被突发事件打断就是最大的幸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叶雄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作为局领导,叶雄长期包点督导奇台县和吉木萨尔县,两县相聚有50公里。因此,他经常晚上12点前在奇台,12点后赶往吉木萨尔继续工作到凌晨。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秉持着这样的工作理念,叶雄带领战友组织了新建警务站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现、推广并完善了多种接处警模式,20多次深入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边境一线踏勘、检查、督导……

  80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节假日,每逢重要节日还主动申请替班,叶雄成为单位值班最多的人。他和当地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在单位和宿舍是一样的,还不如一直待在单位觉得心里踏实。

  2017年中秋节,刚刚结束驻村回到单位的叶雄找到指挥部带班局领导,主动替他值夜班。

  “临走前,这位值班局长和我说,昨天,我90岁的老丈人叫我回家过节,我还说值班回不去,谢谢!”那一刻,叶雄的心里暖暖的。

  “山西爸爸”结缘“新疆丫头”

  “丫头,这是你‘山西妈妈’和姐姐带给你的衣服,鞋子和水壶,你看看喜欢不?”手提大包小包的叶雄再次踏进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维吾尔族小姑娘穆凯代斯的家中。

  15岁的穆凯代斯高兴地从屋里跑了出来,接过礼物,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两年间,这样的场景不断出现在穆凯代斯家中。

  穆凯代斯的父亲斯拉英今年52岁,因为眼睛失明不能下地干活,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也因为给小儿子看病全部花光。

  2017年4月18日,叶雄和斯拉英一家结成了“亲戚”。头次见面,叶雄就与斯拉英约定,高兴的事儿一起分享,烦心的事儿一起分担,一起想办法。

  “斯拉英老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宝贝女儿穆凯代斯,我就和他说,既然咱们是亲戚,穆凯代斯就是我的‘新疆丫头’。”

  就这样,叶雄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在山西,一个在新疆。穆凯代斯也有了两个爸爸,一个山西爸爸,一个新疆爸爸。

  由于家庭贫困,穆凯代斯很少出门,叶雄便带着她和她的妈妈去看表演,给她带来书籍和地图,陪她去医院看病,还为亲戚斯拉英一家申请了政府补助安居房,并自掏腰包给新房买来地板砖和墙砖铺上。

  “手握得时间长了,话就稠了,心就近了;事情办得多了,人就亲了。”叶雄这样说道。

  如今,这段“比亲情更珍贵,比友情更真挚”的特殊情谊还在继续着。

  亲戚斯拉英一家也不止一次得告诉他,“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我们都是亲戚!永远都是亲戚!”

  从“鸡打鸣”变成“熊打鸣”

  “早安!今天是2019年7月17日,农历六月十五,星期三。吉昌天气,晴,气温24—37℃。(晨曦悟语)没有哪一种生活、哪一种年龄不会遭遇辛苦,我们的奋斗和努力,不是为了挣脱,而是为了可以拥有更多选择的资格……距离第三批援疆结束仅剩166天,珍惜在疆每一天!”

  早上6点52分,来自叶雄的问候出现在山西第三批援疆工作微信群里。援疆两年多,这声问候也持续了两年多。

  由于叶雄的微信名为“熊”,援疆队员们笑称,祖祖辈辈都是“鸡打鸣”后起床,来了新疆成了“熊打鸣”。

  “其实刚开始,就是想和大家说说话,毕竟大伙都是‘老西儿’,都远离家乡和亲人。也许在别人眼里,它就是个微信群,但在我们看来,那更像我们‘老西儿’在新疆的家。”

  在叶雄看来,一声问候,每天能给援疆大家庭带来一点温暖,一点鼓励,让大家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叶雄深知,每一名援疆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在默默地付出。家人的支持也是他们坚持的动力。

  他时刻记着母亲时隔20年再给他寄来家书中的两句话:“在疆好好工作就是最大的孝顺!”“在疆多做具体事情、多做小事情、多做好事情。”前一句,被他写在了笔记本的第一页。

  援疆两年多来,父亲西安手术、岳母脑梗住院、女儿中考,他都未能回家。尽管内心愧疚,但他无怨无悔。

  他深知头顶的国徽代表着责任,而胸前的警号000702,在山西,代表着自己,而在新疆,代表的是山西公安、山西援疆人。

  (记者 马超 王志堂)

国务院港澳办:挑战中央权威,触碰“一国两制 ...

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中央驻港机构安全,维护香港法治。

揭秘!郭永波案无棣公诉团队:10对42!舌战8天...

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马鞍山女子哭诉遭反转:醒醒吧!政法机关不是 ...

一场自导自演5000万点击量的闹剧!

边检口岸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深情向祖国告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