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互联网法院首次受理打假公益诉讼

2019-07-18 14:34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郭莎莎
字号  分享至:

  原标题:互联网法院首次受理打假公益诉讼 制假售假者遭刑民“围剿”追责

  打假公益诉讼,越来越成为保障消费者食药安全的“利剑”。

  7月17日,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将销售假减肥药的李某、刘某起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成为全国首例互联网法院受理的打假公益诉讼。

  自2016年9月起,李某在家中干起了卖“特效减肥食品”的生意,先是购买“三无”减肥胶囊,然后伙同被告刘某私自灌装并加贴标签、随意标识用法用量,在网上向消费者出售。

  为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李某等人特别注明这款减肥胶囊具有“强效瘦身瘦大腿肚子”“纯中药”“无副作用”等特点,但事实上这些内容均为虚构。经鉴定,现场扣押的涉案胶囊中含有西布曲明等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成分,不仅无法达到减肥效果,对人体还具有严重的副作用。

  在销售过程中,李某还广泛宣传“诚招微信代理”发展下线,至2018年1月,累计销售该减肥胶囊550余瓶,共计金额5.6万元。

  对李某、刘某的售假行为,拱墅区检察院积极履行职责,以公益诉讼的方式将二人起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这也是全国首例互联网法院受理的打假公益诉讼。

  自2017年7月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生效后,检察机关被正式以立法形式授权开展公益诉讼。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加大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的通知》,打假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助力“天下无假”的利器。

  另据了解,李某、刘某等人还有可能被阿里巴巴进行民事。在本案中,阿里巴巴集团在协助检察院调查之外,同时展开可对李某、刘某的民事诉讼追责,旨在提高制售假者违法成本,使制售假者倾家荡产。“要为检方对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点赞,这种做法应当成为未来打假、打击制售有毒有害商品的新模式。”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说。

 

“大笨蛋!穿上警服就以为自己是超人吗?”

章建江挺想回复说是啊,但没敢。

因下肢行动障碍“不予录取”法院怎样判决?

法院:“不予录取告知书”违法!

马鞍山女子哭诉遭反转:醒醒吧!政法机关不是 ...

一场自导自演5000万点击量的闹剧!

一家三代从警70年 风雨警涯诉说“新警察故事”

一生为警,一世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