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在他牺牲后的第210天,妻子和他说着同一句话

2019-06-20 20:42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陈叶军
字号  分享至:

  【编者按】2018年11月22日,重庆一歹徒持刀袭击一名女法官,路过的重庆市南川监狱民警刘彦挺身而出,见状后奋力追击,与歹徒殊死搏斗,腹部、胸部被捅伤,不幸牺牲。2019年6月20日,杀害监狱民警刘彦的凶手一审被判死刑。中国长安网独家发布此前采访英雄遗孀的干警手记。

  中国长安网 赵钰

  2018年11月23日16:00,因伤势过重,英雄刘彦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0岁。

  11月24日,刘彦的遗体从当地殡仪馆运往南川监狱,南川城区上万名群众冒雨自送别英雄。

  11月26日,刘彦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南川监狱举行。

  让生者有不朽的爱,让逝者有不朽的名。在此期间,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布了这些文字——

  2019年1月1日,《〈父子诀别〉追忆重庆“南川英雄”刘彦最后的27个小时!》

  4月5日,《今年清明,我们的主角是5个女人》

  4月7日,《5封写给天堂的信,全文受权发布》

  6月20日,《杀害监狱民警刘彦的凶手被判死刑!》

  今天,当我将凶手被判死刑的消息告知刘彦妻子李倩雯时,她说:谢谢,终于判了。

  210个日日夜夜!正义会来,但爱人已去,每天对他说“你快回来”,可已无归期。回忆起此前因拍摄需要对倩雯进行的采访,我不禁泪流。

  2019年3月底,在首都机场接到英雄刘彦的妻子李倩雯并献上鲜花的时候,她眉宇间的哀伤,再次让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疼。

(图:刘彦家人抚棺痛哭)

  因为此前,在中国长安网年度照片《父子决别》发布的视频上,看见思念刘彦的她痛彻心扉……

  这次采访,我也有过顾虑,会不会碰触她的伤疤?

  然而,我也希望,她诉说悲伤,也能看见希望。

  而直到在接受采访时她给刘彦念信时泣不成声,又在说出她想告诉刘彦的那句话时泪流满面,我才真正体悟到:比永失挚爱更悲伤的事,就那深入骨髓、如影随行的思念:

  从来不需要被刻意想起,因为,一直都没有被忘记——

  爱是那么短,回忆是那么长

  采访开始,我告诉倩雯,太难受了无法回忆的时候,就不说。

  关于爱情,她陷入了回忆之中:“我们2012年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他耿直、质朴、话不多,但很踏实、会照顾人,给人安全感,后来我们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他出生军警家庭,一直有个警察梦,想当好警察。他辞职准备复习考试,我也一起辞职了,做他坚强的后盾。2014年9月他终于考进南川监狱,圆了自己的警察梦,入警培训时,还取得综合警体技能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学习,我陪他复习;他打球,我给他加油;他训练,我为他拿水……2016年我们结婚自己布置了新房。现在,家里的东西,我都没有动,就像他只是去上班了。”

  她把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写在信里:“那年,我们相遇,一起牵手走过;那年,我们相知,许下承诺;那年,我们相爱,共建小家……”

  让我掉下眼泪的,是那句:“嫁给监狱人民警察我不后悔”

  刘彦终于圆了自己的警察梦,而家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切,倩雯都没有抱怨过——

  关于聚少离多,她说:“他到南川监狱,离家远了。一开始在监区工作,后来在特警队,非常忙也非常充实。他也一直注重学习,自学参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要去上班几天才回来一趟,也有风险,我怕他担心和分心,所以很多事都是自己扛着。”

  关于独立坚强,她说:“他对我对家人很好,家里换灯泡,他都让我等他回来再换,叮嘱我不要爬梯子,以免磕着碰着。监狱工作很忙,他经常顾不上家。有一次我生病发烧,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他能在我身边,给我倒杯水,我就很幸福了。”

  嫁给他,也许就是嫁给了聚少离多,嫁给了长夜漫漫,嫁给了坚强等待……刘彦,还有成千上万的监狱人民警察,是把“守护平安”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的!平日里如此!节假日更如此!时时刻刻如此!分分秒秒亦如此!

  倩雯很坚定地说:“但是我一直支持他,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当一名好警察!嫁给他,我不后悔!”

(图:接受采访期间,公安烈士杨雪峰妻子鼓励刘彦妻子要振作 赵钰摄)

  不后悔,可也煎心含泪啊!烈士杨雪峰的妻子鼓励她:“我把雪峰珍藏在心底,我要替他坚强活下去,你也要振作”,倩雯泪流满面 ……

  不后悔,可也还有遗憾啊!她看见英雄王红星的女儿多多,感叹:“我们原本接下来有宝贝计划……”

  哪怕“就让我再看他一眼”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知道会遇到危险,却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刘彦与歹徒搏斗,鲜血染红了衣服

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冯力军看望慰问刘彦的父母和妻子

  采访时,她继续轻轻地诉说——

  “最煎熬的时候,就是坐车赶到医院,一直在进行手术,一直在输血。人的肠子有4米多长,他受伤太重做完手术只剩20公分。但我一直觉得他能挺过来。”

万人送别英雄刘彦

  “最感动的时候,那么多人为他献血,为他送行,为他流泪……为他高喊‘英雄刘彦,一路走好!’”

  “最绝望的时候,就是医生告诉我他抢救不过来的那一刻,我要求进去让我再看他一眼,我看着他,拉着他,呼喊他,不要丢下我,不要丢下我,可他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那样走了……”

  她经历的痛,我们难以想象,“天都塌了”,世界撕成两半,心里空空如也。

刘彦生前与妻子、岳母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倩雯妈妈的坚韧和守护,令人动容。她一直陪伴着女儿,吃饭时给女儿夹菜,出门时拖着行李箱……

  阿姨说:“我的女婿很有孝心,我做手术他在病床前陪护了一整夜,他那么年轻,我无法接受!但他是为了救人而牺牲,是英雄,我希望女儿坚强些,我担心她。”

  倩雯流了多少泪?我不知道,更不忍细问……

  “这段时间妈妈陪着我,我一直没敢往深处想,不敢想老公已经永远回不来的这个问题,怕一想自己会崩溃。我一直想,一直觉得,老公就是去上班了,这样才能又撑过去一天。”

  弥漫的凄哀,她又溢出了泪水,并继续说她的心愿:“大家都说我的丈夫是英雄,他牺牲了,我想继承他的遗志,我想当一名警察,完成他未了的心愿。”

  她还跟我分享一个“小秘密”——他们两最后一次去旅游,就是去大理。

刘彦、倩雯的最后一次旅游,在大理洱海

  “我很喜欢大理,喜欢洱海,我记得那里的风花雪月,我们约定好以后还要再去,可是他却留下我独自一个人。”

  现实安稳、岁月静好,谁不想一生携手爱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有的牺牲注定悲壮。

  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和刘彦可以说句话,你想说什么呢?”

  她说:“我每天、每天都在跟他说,你快回来……”

  这次采访过程,有无言的沉默,有克制的哽咽,有放声的痛哭,有夺眶的眼泪,有无尽的叹息,有回忆的慰籍……

倩雯接受采访时

  5018332,何时归队!

  英雄的故事感天动地,英雄家属的生活和一切还要继续。告别时刻,我希望她能一点一点地用力坚强起来,虽然很难!

采访期间,倩雯、倩雯妈妈、南川监狱陪同干警、笔者合影

刘彦生前在训练,前排中间

  战友刘彦!请你安息!你三十年生如夏花,四年从警生涯,扎根警营、奉献青春、挥洒热情。

刘彦遗照

  英雄刘彦!请你安息!在面对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犯的危机关头,你用年轻的生命,向全社会写下了重于泰山的见义勇为。

  在社会这辆大公交上,没有人能“置身车外”,你选择了热血,将黑暗挡在身后。

  同事眼中的刘彦:执行任务最先到位、抢着干,遇到突发事件,不后悔、不退缩,总是话最少,行动最快、冲到最前面。

刘彦生前参加篮球赛时和队友合影,后排右一

  被救人、受伤法官田某眼中的刘彦:“我和我的家人心里都很难受,刘彦同志是个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南川监狱服刑人员眼中的刘彦:“是刘警官的管教,洗涤了我的灵魂,让我好好改造,重获新生。”

  从这些话语中,刘彦的形象更加鲜活而清晰。他已远去,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安息吧,刘彦!对英雄最好的铭记,不仅是仰望和感动,更是践行你的精神,继承你的遗志。当我赶回单位,调整心情连夜编辑第二天早上线的新闻时,却又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总有一种感动,让人备受鼓舞。通过采访,更加知道“英雄”二字有多重。我们唯有继承英雄的遗志,在各自的战场上继续战斗。

  当收到倩雯告知已回到重庆的消息时,我想,今夜回到家的她,还会依然跟刘彦说一遍:我回来了,你快回来!

  而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声音在呼唤:

  英雄刘彦,请你安息,5018332,何时归队!

在他牺牲后的第210天,妻子和他说着同一句话

“我每天、每天都在跟他说,你快回来……”

又一主要成员落网!四平寇氏家族涉黑案终审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我和我的警察爸爸

让我们向父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