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2月28日电对于此前民众关注的珠峰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8日对媒体表示,生态环境部对珠峰的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已经会同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对珠峰自然保护区日常的监管巡查;对珠峰大本营5200米以下区域的旅游景点周边环境进行整顿,建立专门队伍,定期清扫垃圾;在珠峰保护区北大门到大本营沿线设置垃圾箱,安放修建环保厕所,并为每个登山队提供了便携式马桶等。
刘友宾还表示,西藏自治区依法禁止珠峰核心区旅游,符合自然保护区条例有关规定,是对珠峰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措施,应该值得肯定和称赞。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介绍云南洱海等重点湖库水污染治理进展情况时表示,洱海水质在改善,但目前难点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很大,二是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很有效的突破,流域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资料图:大理洱海边一海景客栈正被拆除。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张波指出,洱海是中国重点湖泊之一,洱海和其他的湖泊走了一个相似的历史路径,若干年前是很好的,是非常好的,随着周边的城市工业农业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流域的生态破坏问题比较普遍,这就使得湖泊的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
张波介绍,目前来看中国的湖泊水质整体上在改善,洱海若干年前是二类水,再早可能是I类水了,后来一度变成III类水,一直到2017年还是三类水,去年水质为II类,水质在改善。但是目前难点在哪里呢?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很大,尽管这些年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总量减排有了很大的进展,当然还需要巩固提升。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很有效的突破,流域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如这两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湖泊蓝藻水华问题就难以攻克。
资料图:大理洱海。中新社记者 李进红 摄
张波强调,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巩固提升工业城市的治污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突破农业的面源污染防治。 再有,必须要在湖泊流域生态功能需要的基础上,明确和落实空间管控要求,这一点要坚决。每一个湖泊,每一个河流,都应该有生态缓冲带,生产生活活动不能直接跑到水边上来,岸边上来,包括种植也不能直接跑到岸边上来,一定要给湖泊和河流留出一定的生态缓冲带。河湖水面上的生产活动,养殖也好,捕鱼也好,要改变,不能以破坏生态的代价来进行生产,这就是转型发展。
另外张波表示,从整个流域上讲,污水垃圾要做综合整治,不能一场大雨把河流两边的垃圾都推到水里来,这方面的综合整治难度也还是蛮大的,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难点也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