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暂且不谈“监狱警察苦不苦”。
监狱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特殊的工作模式,也让工作与生活的矛盾成了每一位监狱警察回避不了的话题。在家庭中的缺位、在成长中的缺失,一直是监狱警察心中抹不掉的痛。
那么,作为监狱警察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Scene.1 #我的妈妈记性差#
“宋菀晴,明天上台演出不要紧张哦!” “宋菀晴,明天运动会要加油哦!” “宋菀晴,今天上学有没有乖呀?” “宋菀晴,在幼儿园要好好吃饭哦!” ……
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丁山监狱的一名女民警。
她每天和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宋菀晴,你要这样,你应该那样!”
真唠叨,班上同学告诉我,她这恐怕是“更年期”提前了!要不然她怎么每天都说自己忙忙忙呢!哼!
上次,她好不容易陪我去舞蹈课。
看我在那压腿、下腰痛得哇哇大哭,你说作为家长,不让老师动作轻点就算了,她竟然直接把头转过去,看都不看我一眼!
整天跟我说“妈妈爱你!妈妈最爱你!”,这是真的吗?
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我最讨厌一个叫“临时”的人!每次他一有事情,就把妈妈叫走了。我说,妈妈,你每次都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临时”有事,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做呢!
唉!妈妈,你自己说过的话,都记不住了吗?
Scene.2 #我的老爸爱吹牛#
少先队入队仪式,我的爸爸又没来。
那天晚上,我以为他会向我道歉,谁知道他只顾着让我给他敬一个少先队礼,还一个劲地在那傻笑。爸爸,你的脸皮也太厚了,不来就算了,竟然还笑话我。
“丫头,下次爸爸带你去上海科技馆!咱们玩一整天!” “迪士尼你想不想去啊?等你暑假,咱们就出发!” “期末考试考得好,想去哪里玩随你挑!” ……
我想,老爸,你吹牛的本事一定特别好!
果然,上海科技馆最后是学校统一组织去的,迪士尼的门票到暑假结束也不知道长什么样。
马上国庆长假了,老爸,你是不是又有新的“计划”?不过你还是别说出来了,你又不是第一年国庆假期上班了。
爸爸,我发现你最喜欢说两句话:一句“马上到”,一句“下次吧”。
其实,我真的好希望,有一天你能够不吹牛,把这两句话的对象颠倒一下。
Scene.3 #没想到我爸对我如此放心#
我叫朱玉明,和爸爸的名字很像,比他多了一个“明”字。
我认真分析过了,别看这一字之差,我和爸爸因此有着很大的差别,我甚至可以笑称他为“朱玉暗”。
不信,你看。
我每天除了去学校,一放学就回家。该吃饭吃饭,该学习学习,有空陪妈妈聊聊天、逛逛街,多么有规律,多么懂得生活。
再看“朱玉暗”同志,除了每天吃早饭的时候露个脸,基本上人就消失了。据妈妈说,他基本上是整天待在办公室,而在这个家里,却真是——我在“明”,他在“暗”。
当然,我们也有交流。
“最近学习怎么样?” “要不要给你报个补习班?” “千万不要早恋啊!” ……
“玉暗老铁”,我都已经十六、七岁了,你能不能换几句台词呢?看来,您老人家嘴上对我不放心,心里其实是十分信任啊!
要不然,你怎么会如此“放养”我呢!
Scene.4 #我被我爸“传染”了#
小时候,爸爸不怎么在家,家里几乎都是妈妈在操心。可他只要回来,就会不停地“挑刺”。
“东西摆放不整齐啊!” “你们看,这样放置有安全隐患啊!” “来,我给调整了一下,是不是更科学了?”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久没见,我爸一到家就指定要找我“谈话”,一谈就是几十分钟。这一度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我妈说,这叫“职业病”,就是平时在单位做得多了,习惯了,回家也就改不掉了。
今年,在我爸妈的持续“谈话”后,我竟然也选择报考了监狱单位。
当我带着心中的不甘,完成新民警岗前培训后,我似乎突然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那些当年完全无法理解的唠叨和执念,在这一刻却显得如此的伟大。
唉,老爸,看来你这“职业病”,我是注定要被“传染”了!
The End
在孩子们的心底,监狱警察爸妈们始终是他们最爱的那个人。
其实,再多的埋怨和想法,不过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爸妈的陪伴下长大。
我们相信,那个“没原则”、“爱唠叨”的爸妈,总会被孩子们所理解;我们也相信,陪伴也许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策划、素材:丁山监狱 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