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揭秘北京互联网法院首任院长张雯,在想什么问题?

2018-09-10 09:49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张昆
字号  分享至:

  原标题:在推动完善综合治网格局中有所作为访北京互联网法院首任院长张雯

  作为北京互联网法院的首任院长,从获得任命那天,张雯就在想两个问题:

  互联网法院与传统法院到底有什么区别?

  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有什么特点?

  今天,张雯接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时说:“经过不断学习和反复思考,我认为,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定要在推动完善综合治网格局,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上有所作为,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张雯说,互联网法院是司法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中央交办的改革任务,同时也是审判方式的一种重大创新。北京作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集中了全国最多的互联网及科技创新企业,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因此对涉互联网纠纷解决的法律需求最为旺盛,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因行业管理引发的涉互联网行政争议。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地域特点,北京互联网法院突破专注于办理传统涉互联网民事案件的已有模式,打造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统一集中审理的北京模式,必然使得受案类型更加多元,治理规则更加多样,在推动全方位、多向度综合治网上更有机会做出更大作为。

  张雯说,之所以要把互联网案件从普通案件中剥离出来,建设互联网专门法院,就是因为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已经走到世界的前面。作为司法机关,必须要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有所研究、有所规范,要在这个行业的规则制定中增强我们的话语权。

  张雯告诉记者,为了这个目标,北京互联网法院通过集中全市互联网审判资源、案件资源、人才资源等,平台搭建引入最新信息技术,实现覆盖全面、对接各方、保障有力,在数据导流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安全保障上,都将拥有绝对优势。基于这些优势,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建设始终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按照“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基本思路,全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平台中立、数据共享、创新升级、安全可控”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在技术和司法的双轮驱动下,加快建成“四个中心、两个园地”,即互联网司法技术应用中心、互联网司法国际交流中心、互联网法律学术研究中心、互联网党建创新示范中心、审判人才培养园地、法律人才实践园地。

  “到这里后的每一天都有全新的感受,每一天都有全新的认识,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张雯希望,未来的互联网法院对外是开放型法院,可以让社会公众走进来体验信息技术给司法实践带来的变化;对内拥有学习型、研究型的队伍,将互联网法院的法官们培养成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和规则制定的国际舞台上,有中国法官侃侃而谈的身影。

  法制网北京9月9日讯 法制网记者 黄洁

“法治三老”之一李步云,为法学界解放思想开 ...

操着一口湖南乡音,思路清晰地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他与中国法治建设的点点滴滴。

广州首宗拒执罪自诉案宣判:被告人被判6个月

经审理,天河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被告人许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公证是很多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我愿做他们 ...

一天之计在于晨,手头准备工作搞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待群众是我对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