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熊孩子”打赏主播,家长能把钱要回来吗?

2018-08-25 16:02  来源:正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熊孩子”巨额打赏主播的新闻屡见不鲜,现金不翼而飞的家长得知真相后,第一反应就是找直播平台要求返还赏金,但赏出去的飞机、游艇还要得回来吗?今天,正义君邀请了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柳岚,听听她怎么说吧↓↓

  打赏主播的行为性质是什么?

  虚拟的打赏物品其实具有实际的财产价值,打赏也是对财产的一种处分。

  “熊孩子”在直播中打赏主播,其实是对主播的赠与,用户与主播之间建立了赠与合同关系。所谓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与人,受赠与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熊孩子”可以自主打赏吗?

  可以,但受到一定的限制。《民法总则》规定,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仅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此外,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也就是说,“熊孩子”不仅无权擅自处分父母的钱,即便是用自己的钱打赏,也不能明显与自己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否则,其效力是待定的。

  家长如何才能要求返还打赏的钱财?

  虽然家长可以对“熊孩子”擅自进行巨额打赏的行为事后确认是否有效,但实际上,仅凭“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的行为无效”一句话,并不一定能顺利要求返还。

  因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还要提供客观、充足的证据来证实。如果家长无法举证“熊孩子”未经家长同意自行打赏,则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当然,直播平台没有尽到管理义务,如落实实名登记制、针对不同年龄用户设立合理的打赏金额限制等,也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如何避免“熊孩子”肆意打赏?

  与其事后要求返还,不如事前避免发生。家长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帐号和支付密码,更要尽到监管义务,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内容,筑牢避免“熊孩子”擅自打赏的防火墙。如果存在监管失职,也要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

  (策划:杨柳 整理、编辑:王倩)

 

最新!滴滴向温州遇害女孩道歉:平台负有不可 ...

司机曾谎称“女孩没有上车,订单取消了”

广东一"村霸"获刑12年 碾压死一只鸡索赔180万元

广东省陆丰市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涉嫌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妨害公务、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听“牧羊女”给你讲一个故事

从牧羊女到服务牧民的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