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精彩连载中:《大国利剑》 第一章第六节 魔鬼式集训即将开始

2018-08-16 08:37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初冬的廊坊,艳阳高照,晃得人眼睛发昏,然而却阻挡不住冬日的寒流,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开阔的廊坊动车站边,围满了晒太阳的老人、儿童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闲聊,有的在骑滑板车,一派安静祥和的气氛。 “嘿,快看那里,好多武警叔叔!”一位正在花样百出地玩着滑板车的胖小子,眼睛很尖,远远地瞅见了一支整齐的队伍从车站里走出来:一色威严的武警训练服,一色高帮皮靴,一色黑色的拉杆箱,一色帅气却又带着成熟威严的面孔。没有说话的声音,只有皮靴踏在车站广场上整齐又有力的咔嚓声,听起来让人感到内心里一阵阵敬仰和震撼。徐晓伟走在队伍的前列,廊坊清冷的空气让他身子感到有些凉快,内心里的热血沸腾似乎暂时可以压制下去了。在车站广场下面早已经停好了四辆大巴车和一辆东风大卡车,那是武警学院派出来迎接的车队。徐晓伟走到迎接队伍的前面,一位武警上校站在迎接队伍的前列,看到徐晓伟走过来,连忙立正敬礼喊道:“参谋长您好!我是武警学院维和培训中心的教员樊宏斌,担任本次维和集训队的队长,欢迎防暴队的队员们过来培训!” 徐晓伟给樊宏斌回了个礼,说道:“辛苦你们了!期望咱们这支队伍在你们的培训下,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维和警察!”

  维和培训楼在偌大的武警学院里偏安一隅,环境幽静庄严。秋末冬初,满院子的树木洒落了一地金黄,车子开过,留下了一片沙沙的声音。学院维和培训中心胡建国主任与教员们站在培训大楼的门口,等待着第四支防暴队的队员过来。带着一副眼镜的胡建国,穿着一身制服,浑身上下散发着学者的气息。这是徐晓伟第一次的印象。从车里走出来,徐晓伟与维和培训中心的领导、教员们一一见面握手,互相介绍情况,安顿下来后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廊坊一到晚上太阳下山后,气温骤降,让来自温暖如春的浙江边防官兵们极不适应。 “参谋长啊,你们南方人在这里可要注意喽!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狗,现在还只是个开始,等到后期培训的时候,你们是有得难受喽!”晚饭的时候,胡建国与徐晓伟打趣道。徐晓伟微笑着回答:“胡部长,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关于浙江的俗语,说的是浙江为什么老板多,那是因为咱们浙江人啊,能吃苦。改革开放那会,全国满大街的货郎,多半都是浙江人,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掘下了第一桶金,成就了今天富强富裕的浙江。所以呢,咱们这支浙江出来的维和警队,早就做好了准备,哪怕天上下的是刀子,说不上也得出来比比谁更硬!胡部长,你可千万不要怕我们受不了,私活绝活我是希望你们要毫无保留地拿出来教好我们啊,可别藏着!” “哈哈哈!”胡建国爽朗地笑着说:“维和一家亲,咱们这里的教员都是从维和战场上经历过风雨的,那可都是高手、精英、专家,在咱们这里,只有倾囊相传,绝不藏私!” 简单用过晚饭后,徐晓伟、胡建国分别把自己队伍的骨干召集在一起,互相见面认识。晚上十点,熄灯号响起来之后,双方商定得差不多,徐晓伟把胡建国等领导、教员送到门口。胡建国说:“参谋长,你就送到这里吧,晚上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很放心!浙江来的都是精英,你们不缺吃苦精神,更有创新劲头,我对这次培训充满了希望。希望咱们精诚团结,合作互助,共同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徐晓伟凝重地点点头。

  送走维和培训中心的领导和教员后,徐晓伟并没有马上就寝。尽管在经过杭州到廊坊七八个小时的旅程后,他的身心已经很疲惫,但是想到刚刚进驻廊坊,还有很多事情没有解决落实好,他决定还是召集队领导开个简单的碰头会。 “第一次到这里来,感觉怎么样?”在培训楼不大的会议室里,徐晓伟笑着问大家。 “感觉压力很大啊!”作为队里年纪最大的“老兵”,王侣仁首先发了言。 “此话怎样?”徐晓伟问。王侣仁说道:“我的担心来自于英语队员。刚才吃饭的时候与学院的老师了解了一下,他们有几个曾经在利比里亚任务区工作过,跟我们反映,非洲的口音很难听懂。咱们的队员以前学习的都是比较标准的英语,咱们说话,非洲人容易听懂,但是非洲人说话,咱们不容易听懂。如果沟通出了问题,势必会给勤务上带来麻烦!而从现在培训中心安排的课程来看,非常紧张,除了正常的体能、防暴处突技能培训外,留给英语队员上课、自学的时间非常少,这就是我担心的地方。” “我担心的问题和王侣仁同志差不多。”说话的是负责队伍训练、管理的徐彪:“战斗队员也一样。我看了一下,培训的科目有十几项,而我们的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多月,意味着每个科目从教员上课到结束,只有几天的时间,很多科目都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吸收消化,熟练掌握。所以我也在担心这个时间的问题。” 徐晓伟皱着眉头看了一会放在面前的培训计划表,确实如王侣仁和徐彪所说,培训的科目太多而时间太短了。但是,才进驻第一天,难道就要被这个困难所吓倒吗?沉思了一会,徐晓伟说道:“同志们,咱们军队的口号是什么?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首先大家要有信心,相信我们的队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握好这些知识。前三支防暴队同样也是这样的课程,难道他们的队员比我们多长了几个脑袋还是三头六臂?别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办到,还要出色的办好!” 这时,黄侃发言了:“参谋长说得对,每支防暴队都是一样的训练科目,但是,为什么别人都能训练得好?我看关键在于方法!这些课程,看似杂乱无章,种类繁多,其实内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是来到培训中心的第一天,大家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我建议各条线根据自己的职责进一步理清思路,明天要开培训动员大会,会后,咱们再碰个头,集思广益,想必一定能找到科学的组训方法的。” 黄侃说的各条线,其实在组建维和筹备专班的时候基本已经形成雏形了。根据徐晓伟的提议,队领导由6名人员组成,徐晓伟本人统抓整个队伍,黄侃、王侣仁负责抓好英语队员的组训,徐彪负责部队管理和军事、警务技能训练,詹兴虎负责后勤装备物资统筹以及专业技能人员的组训,明俊负责政治、党建、思想、宣传等工作。徐晓伟非常赞同黄侃的观点,他觉得这个时候需要给战友们一点提气的鼓励,于是说道:“同志们,说个题外话啊。给你们讲个典故,以前,曾经有三个草根阶层出来创业,一个卖草鞋的,一个杀猪的,一个卖枣的,这样的创业者是典型的穷矮矬,在当时的朝代里,没有任何的风险投资家会把宝压在他们身上。但是,靠着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最后形成排名前三的大集团。你们知道这几个人是谁吗?” 沉默的气氛被徐晓伟轻松的幽默比喻带动起来,大家笑了起来,詹兴虎说道:“谁不知道呢,三国刘关张啊!” “是啊,”徐晓伟感慨道:“白手起家,一无所有,当时谁会跟着他们打仗?但是最终他们争得了三分天下。所以咱们这支队伍,起码条件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叫我认为啊,咱们不要把眼光放在当前的困难上,这点事不算什么。格局要高点,咱们要把真正设想的困难定位在任务区上,怎么在维和战场夺取胜利才是我们应有的格局,而不是现在才刚开始就被所谓一点困难吓倒!我再给大家讲个段子吧,两位女孩在聊天,一位女孩在玩着一部苹果手机,另外一位女孩目不转睛羡慕地看着这个手机。拿着手机的女孩感慨道,我身边的钢琴价值七万元,可是你的眼里却只有七千元的手机;女孩的母亲听到后也感慨道,你住着七百万的别墅,眼里却只有七万元的钢琴;女孩的父亲也感慨对女孩的母亲说道,你的丈夫身价数十亿,你的眼里却只有七百万的别墅。现在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咱们都是未来维和战场的蓝盔勇士,那是站在国际舞台上的顶尖人物,你们眼里却只有训练时的这点困难?维和之路开始了,同志们呐,要注意格局!” 大家被徐晓伟的段子逗得开怀大笑,细细回味这话,却似有无穷哲理,一时之间心胸豁然开朗。

  开训仪式在维和培训中心的大礼堂举行,维和队员们在行进的途中,看到了排列在大礼堂门口的维和执勤用车。这是武警学院里独特的标志,从排列整齐的维和车辆开始,专属于维和培训中心。平时只在为数不多的电视、电影上看过威武的维和勇士装甲车、猛士越野车、运兵车等特种车辆,却没有机会实地看过摸过,队员们都非常好奇,同时也被维和装备用车高大威猛的样子震撼住了。所有的维和装备车辆一律喷成白色,车身上醒目地喷上“UN”两个大字,猛士越野车比较像美国的悍马,有着高高的底座,粗犷的外表;勇士装甲车则更加巨大,光是轮胎就比一个正常壮年男子一半的身高还高,前面加装了类似于推土机一样的前档,听说是为了在执勤中遇到障碍物时,能迅速冲破障碍,手指敲在车身上,发出沉闷的声音,可见防弹措施想必是极好的;还有工程车、救护车、吊车、油料运输车、运水车……一台台的车辆寂静无声地横卧在大礼堂的门前,仿佛史前的巨兽,正等待着维和勇士骑在身上出征。虽然队伍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充满了对即将来临魔鬼式集训的期待。

  开训仪式结束后,来不及歇一口气,徐晓伟就召集几名队领导开“诸葛亮”会。“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徐晓伟历来奉行的工作信条,他始终觉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每个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走一条正确的道路,需要听取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才能确保不偏不倚地朝着正确方向走下去。尤其是这次维和任务,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前方都是一片未知的领域,没有谁敢说自己的经验丰富,这就更加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进行决策。所以,每当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徐晓伟都习惯召开“诸葛亮”会,不分场合、不限内容、不论尊卑,只要有建设性的意见,他都会吸取。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了维和结束。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依靠着全体队员的智慧,第四支防暴队才能在艰苦卓越的环境下,紧密团结在防暴队党总支周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险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今天的话题继续围绕昨天大家提出的困难,相信经过一晚的思考,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了吧?”徐晓伟开门见山。 “我先说说看吧!”黄侃用手扶了扶眼镜,斯条慢理地起了个头。黄侃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型领导,说话不温不火,始终保持着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由于长相清秀、年轻有为,在队员中有非常独特的个人魅力,被队员亲切成为“儒帅”。“当前的困难是由于我们初步组建,还没有形成一套稳定的班子,各个队伍也没有建立起来所造成的。我个人觉得,应该在稳定的队部领导框架下,先完善好各类党团和行政组织,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有人管的局面,这样能够确保抓大放小,统管有力。这是我与明俊同志昨晚商量的一个草案,大家可以先看看,参谋长审阅通过后咱们表决一下。” 王侣仁接着黄侃的话说下去:“我同意黄侃同志的意见。我也结合分管的工作谈谈自己的意见。英语集训非常重要,语言,应该说是沟通的桥梁,维和的必备技能。昨天晚上结束这里的会议之后,我回到房间,结合以前自学英语的经验,以及翻看了维和培训中心教材,初步梳理了三条措施。第一,建议在英语集训队内部一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包括日常生活训练,从现在起就要进入任务区的状态,这样能最大限度克服听力的障碍。第二,督促英语队员抓紧拟制战术训练和日常交流基本用语,下发至各分队,普通战斗队员结合警务训练,一律使用英语对话,这样普通队员可以把技能与语言一同训练,科学合理利用了时间,把专门学习英语的时间节约下来去练警务技能。第三,进行错时训练,我仔细研究过学院安排的课程,都是白天的课,晚上全部是安排自习,消化白天所学的内容。所以我建议英语队员白天正常进行语言学习,晚饭后进行警务技能训练,时间约两个小时。其他队员就寝后,单独开辟一个会议室作为英语队员晚自习的场所,开放至晚上十二点止。” 王侣仁的发言得到了徐彪的充分认同,尤其是错时训练法,给了徐彪很大启示。他在笔记本上边记边发表意见:“王侣仁同志的意见我非常认可,同时也解决了困扰我的训练难题。我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错时训练法不仅适用于英语队员,也适用于战斗队员和后勤队员,晚上的时间很充裕,我们一定要合理地利用起来。同时,还有很多零碎的小时间,只要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好,训练的效果一定会出来。打个比方说,早上的早操时间,完全可以在热身后直接进入训练科目的复习。咱们的队员都是经过公安部考核验收过的,体能绝对不是问题,重点应该放在技能的熟悉上。还有就是小班化,不要搞大呼隆的训练,因为对于警务技能,有的队员可能掌握得快一点,有的队员掌握的慢一点,我们以小队为单位,由各小队自行组织,这样训练会更有针对性,利于固强补弱。每周举行一次体能测试,通过测试记录队员的身体状况;每周组织会操,测试队员掌握技能的熟悉程度;每周组织分析讲评,及时调整下周的训练方向。” 詹兴虎则从另外的角度阐述对后勤队员的训练:“我觉得后勤队员的训练要区别于战斗队员。当然,首先他们是一名战斗队员,然后再是一名后勤队员。我的抓训练思路是,在公共科目学习时,后勤队员全程参与,确保基本的战斗能力。专业课的时候,或者是到后期巩固提高阶段,我们就要按照岗位的分工进行专业的训练了。比如说驾驶员,不会像战斗队员一样每天都把精力放在警务技能上,在这里大家也看到了,特种车辆非常多,我要确保他们熟悉每辆车的性能。又比如说修理工,前方的情况想必大家都知道,维和任务区道路交通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对于车辆损耗很大,容易出现故障,而物资又奇缺,基本要靠我们的队员自行修理,所以技术必须是属于专家级的。这部分队员依靠我们自身的培训力量恐怕难以承担训练任务,所以在后期的巩固提高阶段,我建议联系维和装备车辆的厂家,我们派员过去跟班学习,务必要做到对每种车辆的性能了如指掌,能够熟练处理每个故障。还比如说水电工和营建,也是要做到技能过硬的。利比里亚天气很热啊,同志们,要是空调出了故障,咱们就得像那风中的咸鱼干一样,接受高温的折磨了。” 明俊是最后发言的,他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政宣组的人员必须按照队里普通队员的标准接受训练,确保通过联合国甄选。”明俊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他分管的政宣组,全部都是总队党建、宣传的顶尖高手,文字、拍摄水平都是国家级水平,这些技能是十多年的岁月积累,绝对不是在培训中心短短几个月就能速成的。所以明俊的目标很明确,只要能熟练掌握警务技能,能在维和战地立足就可以了。当前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各级党团组织的成立、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对内建章立制上。大家的踊跃发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徐晓伟都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他非常满意这次会议的质量,昨天晚上遇到的困难在大家的共同思考和努力下,已经初步得到了解决。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大家意见综合到一起,制定一个完整的科学组训方案,按照既定目标,有序地推进就好了。然而生活就像阿甘说的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开始正式训练的第一天,队员们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挫折。

 

【影像】92岁老人捐出特别军事法庭绝版照片! ...

在今年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夕,曾经参加过沈阳审判的法官杨显之的夫人,捐出了两张自己珍藏已久的老照片。

山东科技大学原校长任廷琦受贿781万 获刑12年

工程老板为表感谢将百万现金放入“海鲜盒”。这是山东监委移送司法机关第一案。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咱们天津警察小哥儿的歌儿,《他》真心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