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法治界选秀让你"大饱眼福"!多个全国首创 大奖花落谁家?

2018-08-08 11:28  来源:“粤法治”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原标题:多个全国首创 一场法治界选秀盛宴

  “大家好,我是香港职业大律师,今天向大家推荐一个掌上调解平台……”,“我是天河法院院长,我们案件分流机制有三大特点……”,“依法治企,合规经营,已经融入了我们40多万国企员工的血脉……”

  院长拉票、香港大律师助阵、90后分享体验、国企员工助威,平时严谨精干的法治工作者,此刻为何同聚一堂这般热闹,原来一场别具匠心的广州法治秀正在上演。

  足不出户,掌上商事调解

  “南沙法院的掌上调解APP,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地完成调解,请多多支持!”

  平时出口成章,咨询费每小时近万元的香港大律师张鹏,此时此刻的一分钟却让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由于地域不同,他特地调整自己的表达习惯和逻辑,台下反复练了不下一百遍,并在太太的精神鼓舞下,完成了这次漂亮的演说。

  他所支持的APP,就是全国首个商事多元调解平台移动应用客户端,这是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自主开发的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商事多元调解平台APP”。该APP以商事纠纷调解为主要功能,开创远程多方视频在线商事调解新模式,整合粤港澳三地特邀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资源,提供移动终端远程商事多元调解服务。对于商事领域纷争,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手机APP,自主选择调解员进行远程、实时、不限地域的“面对面”调解,由此产生的调解文书经司法确认产生法律效力,高效、便捷、安全、权威。自贸区内大量的跨地域纠纷,都因此得到高效快捷解决,受到涉外、涉港澳台企业的普遍赞誉。

  2017年11月,彪马欧洲公司与广州某贸易公司、广州某物流公司发生商标权纠纷。来自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特邀调解员郭鹏教授运用APP对该纠纷主持调解。调解员、双方代理律师分别位于广东、上海和广西,该纠纷最终调解成功。

  “用APP主持调解的过程语音清晰、画质流畅,效果不错。”郭鹏分享了他使用APP的体验,“对于我们特邀调解员来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响了我们参与调解数量,‘商事多元调解平台APP’不但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也降低了当事人的成本,是个司法为民的好举措。”

  “前几天提出调解申请,今天就可以在手机APP上调解了,确实挺快”,彪马欧洲公司委托代理人任律师在运用该APP调解后,对调解的便捷度点赞。“我方提起诉讼后,为尽快化解纠纷,运用南沙自贸区法院的商事多元调解APP进行调解,全程流畅,法院开发的软件,信息安全性好,而且所有记录都有留存,令人放心。”

  案多人少?来围观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

  “简案快办,难案精办,更高效公平为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一贯低调的天河法院院长张坚雄,在台上铿锵的演说获得专家和观众的强烈支持。张院长上午还在四川扶贫,下午就赶回来亲自为案事例拉票,他坚信这是为全市乃至全国法院站台。

  案多人少是现时期制约人民法院发展的一大难题。2017年以来,天河法院推行民事、刑事、执行全覆盖的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采取科学分流、集约程序、多案连审、当庭宣判、简化文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组建高效专业的审判团队(24个加强配备、专业高效的审判团队),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广州样本”,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周颖瑜是天河法院的一级法官,1994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中山大学法律硕士(在职)毕业,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0年。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推行后,她最大的感悟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法官手头没有疑难复杂案件,通过组建1+2+2的审判团队,采取门诊式开庭、要素式裁判、当庭宣判等一系列举措,集中精力清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简单民商事案件,达到简案快办、难案精办的效果,现在的办案数量是原来的4倍多。”2017年周颖瑜全年结案1401件,是天河法院结案数量最多的速裁法官。

  天河法院通过繁简分流机制一年处理案件2万多件,一个速裁团队年均结案1200多件,是一般审判团队的3倍,分流率达五成,整体工作质效提升了50%,真正实现“简案快办、难案精办”,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一键仲裁,广州首推网络仲裁

  “仲裁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将网络纠纷化解于千里之外……”广州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喜诗意的朗诵,配以优雅的伴舞,描绘出网络仲裁美好的现状与前景。

  2017年,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创新推出仲裁云平台2.0,在全国首先推出《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对接规则》。

  仲裁本身就具有快捷、灵活、不受地域限制和裁决可强制执行等特征,“互联网+仲裁”更是将仲裁的上述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通过与交易平台对接,数据可从交易平台调出并直接推送到仲裁云平台上,还原交易过程的原貌,便于公平处理案件。从立案、受理到举证、开庭、裁决、送达等全部仲裁程序都在网上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纠纷。

  律师调查令,破解调查取证难

  “刚刚律师推介的同时配有手语,更是深深触动了我,充分彰显了报送单位为弱势群体着想的精神,如果我是想投资的聋哑人,广州一定是首选!”广州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副理事长毕亚林在专家点评环节激动地评价道。而他高度认可的律师调查令,正是打通调查取证难的任督二脉的尚方宝剑。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而取证难一直以来都是律师和法院的痛点。而今有了律师调查令,让有理者有据,让诚信者前行, 让公平提速,让正义不再迟到。

  广州是全国首个采取“三方模式”建立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城市,即市司法局主办人大代表建议、统筹协调推进调查令工作,市中院出台实施办法,市律协出台规范指引,建立起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三方紧密配合、保障与规范并重、服务与监管同步的调查令工作制度。

  广州律师刘龙此前有一桩头痛的案子:他代理当事人的21万元债务,在立案的过程中被告去世,导致案件无法继续进行,当事人打算以夫妻共有财产来起诉被告妻子,却苦于被告妻子不配合,没有办法拿到被告的婚姻证明而发愁。在律师调查令出台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刘龙律师调查令取证后,轻松完成了诉讼。

  广州律师调查令因其保障健全、规范完善、制度周延、工作细致等鲜明特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全面落实和大力推广,以多项首创举措和良好的运行成效迅速形成显著的标杆示范效应。截至目前,广州市、区两级法院共发出律师调查令3356份,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的签发率超过99%。

  广州法治秀,匠心呈现每一分钟

  “广州法治秀”是广州市委政法委开展的一场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事)例“选秀”活动。刚刚发生的各单位精彩的拉票一幕,正是“秀”的过程中十八个单位激烈角逐的场景,参选单位在现场通过一分钟案事例视频展示,和一分钟现场演绎为自己“拉票”。

  那么,大家最关注的奖项,最终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