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国人的目光聚焦金门——福建向金门正式供水。
金门,曾是战火纷飞的军事前线,当地用炮弹弹片制作的菜刀被称为“金门一宝”,这个吹毛断发的“土特产”卖的是历史的记忆。
金门还有一“宝”——高粱酒,当年岛上贫瘠的土地只能种植抗旱的高粱,如今大陆水到金门,以后的金门特产高粱酒将带着两岸同胞情谊的醇香。
从战火纷飞弹如雨下的战争前线,到游人如织静谧祥和的旅行目的地,金门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为何这次大陆供水金门,能如此牵动人心?
正如2500多年前孔子所云,“君子见大水必观!”
我们顺着连接两岸的输水管道向小小的金门岛望去,源自大陆的洁净淡水承载着水之五德,这汇聚历史洪流的“大水”怎能不观——
水之有德,君子必观!金门全岛无巨川长流,数条小河源短量少,随着人口增加平时多已干涸。岛内民众用水多采地下水,但年久日常地下水水位下降,部分深水井出现海水倒灌盐化现象,无法饮用。有媒体探访金门发现,民众家中的自来水根本不能喝,喝的水要去取水点用桶拎……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来自晋江龙湖的清水,解决了金门缺水这个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金门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充足的水源,金门一家酒店在通水当天打出贺词——水为财,有水就有财。厦金通水,让金门财源滚滚来!奔流过海的清泉惠及金门民生,带来发展机遇,此中之德,君子必观。
金门一酒店在屏幕打出贺词(台海网)
水之有志,君子必观!1995年,金门大旱,民众隔岸求助,立即引起大陆的高度重视,提议自福建省引水至金门,引水工程从23年前就已经拉开序幕。一直以来,大陆都在积极推动向金门供水,随着两岸关系风云变化,引水工程虽几经沉浮,但最终完成所有前期论证协商工作,于2015年在大陆一侧率先开工。
23年百折不挠,两代人用青春共同接力,才有了这11.68公里的陆地输水管道、16公里的海底管道的引水工程。奔流过海的清泉跨越世纪,带着“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的坚定信念,此中之志,君子必观。
向金门供水工程输水管道出海口晋江围头湾(新华社)
水之有正,君子必观!水到金门,当地“以办喜事的心情广邀乡亲”参加通水典礼,而就是这个“大喜事”却遭遇台湾当局“逢中必反”,要求延期举行。波折挡不住金门乡亲对通水的喜悦之情,越是打压,民意越是体现得明显,原本预计200人参加的典礼,最后来了近3500人。民众接受采访时说,“要我说心里话,我们金门就想‘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在金门一侧的通水典礼上,国民党“立委”杨镇浯把话挑明:任何政治都不能凌驾于民生之上!台湾无党籍金门县长陈福海要让金门成为两岸和平政策的先行示范区。于此相对应的是,“福建省政府”秘书长翁明志在上台致辞时为蔡英文当局辩护,却遭遇民众嘘声一片。奔流过海的清泉乘民意而来,让民众看清蔡当局背离民生的政治投机,此中之正,君子必观。
陈福海在典礼致辞(台湾《中时电子报》)
水之有智,君子必观!供水金门,媒体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打断骨头连着筋,没有隔夜的恨,更不可能有世代的仇。既然是一家人,那么事情就通过“一家人”的思路去解决,无论是向金门供水,还是新近出台不久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都是为了增进亲情和共同的福祉。
水流不息,通畅的不止是一股甘泉,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心的沟通、心灵的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两岸双方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并把好事办好。
当台当局用狭隘与自大把民生的路越走越窄,而祖国大陆却用开放与包容将发展的天地开辟得越来越大,此中之智,君子必观。
近3500名乡亲自发来到现场观看典礼(台湾《中时电子报》)
水之有道,君子必观!中华大地,水自西来万折必东,浩渺无尽,浩浩汤汤如大势天道,无人可违。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更加光明的前景,大陆为同胞谋福祉的能力更强、条件更多,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两岸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复兴道路上,台湾同胞不应该缺席,也一定不会缺席。
一泓清水奔流过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底线划定,共同发展的信念没有变,跨入新时代,祖国和平统一的大势愈加清晰,此中之道,君子必观!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君子见大水必观,而那些对历史洪流视而不见甚至百般阻挠者,势必如污垢被激流冲刷,不泛起一点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