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连载中《卧底医生 生死缉毒》第七十七&七十八章

2018-08-06 08:55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张昆
字号  分享至:

  

    第七十七章 牺牲之痛

  已是凌晨三点,印春荣依旧毫无睡意。他笔直地站在窗前,宛如一尊雕像,凝视着北京的夜色,任思绪肆无忌惮地流淌。俯瞰北京,灯光熠熠,车流滚滚,夜色如此温柔,城市如此安宁。

  在二十多年的缉毒生涯中,印春荣随时随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一次又一次承受着痛失战友的巨大悲痛。但他并没有退缩,仍旧英勇顽强地奋战在缉毒第一线。

  也许一声“再见”,却是永不相见;也许走出家门,便是阴阳两隔。这是所有缉毒警察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习近平主席将沉甸甸的“八一勋章”挂到印春荣的胸前时,刹那间,热泪模糊了他的双眼,他眼前出现的是一个个牺牲的战友的身影。

  印春荣深知,这枚沉甸甸的勋章,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那些已经长眠于祖国边防线上的战友,属于千千万万在祖国的边海防一线舍生忘死、保卫祖国安全的战士,属于一代又一代为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尊严浴血奋战的先辈,他只是代表他们来领受这个勋章。

  紧握着这枚属于英雄的“八一勋章”,印春荣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虽然历经许多磨难,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但他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许多战友却已经长眠地下,为缉毒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印春荣一位战友的妻子,在丈夫牺牲之后,忍着巨大的悲痛,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祈求和平的甘露洒遍世界每一个地方;祈求因战乱而贫瘠的地方早日祥和安宁;祈求每一个警察平安健康,早日凯旋,把荣光灿烂的勋章别在亲人胸前,把寓意美好的名字写进宝宝的笑靥。”

  印春荣清楚地记得,那是2007年3月25日,他的战友们在抓捕毒贩时,遭遇武装贩毒分子的突然袭击。

  抓捕地点有个浪漫的名字:月亮石。它在中缅边境,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支那乡。

  那次战斗牺牲了三个战友,是冲在最前面的甘祖荣、徐胜前、白建刚。

  隐藏在密林深处的毒贩不仅开枪射击,还投掷了手榴弹。现场枪弹声大作,硝烟弥漫。

  排长甘祖荣当场牺牲。本来甘祖荣刚刚探亲回来,领导没安排他上一线参加行动,可倔强的甘祖荣软磨硬泡了半个多小时,硬是“挤”进了专案组。

  “亲爱的,离开你四个小时了,我又开始想你了。其实,我很想和你一起看支那乡的日出。每次我一个人看时,我都想着,如果你在该有多好。我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了,对不对?”那是出事前一天晚上,在甘祖荣遗留的手机里发现的,是他给女友发的短信。字里行间,浸透着真情挚爱。

  “亲爱的,咋不等我看日出? ”他的女友流着泪说,“本来在今年年底,他就要迎娶我了。可他工作太忙,几次推迟了婚期。”

  “作为一名边防警察,戍守在祖国的边关,我感到很快乐、很充实。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边关的日出,苍茫磅礴,使我充满了力量……”甘祖荣在生前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侦查员徐胜前腹部中弹,血流如注,就在离救护车不足100米的地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副大队长白建刚被手榴弹弹片割断了主动脉,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儿子9岁了,学习很好……”

  当时,印春荣正跟随“百姓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巡回报告团”在山东做报告,听闻噩耗,他一夜未眠。第二天走上报告台,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在报告台上说道:“我的战友牺牲了,就在昨天。白建刚是我亲自从四川接来的兵。如果我不来做报告,这场战斗的指挥员应该是我,很可能牺牲的就不是白建刚,而是我。我不是什么英雄,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话音至此,印春荣再也说不下去了,眼泪哗哗直流。

  在众多牺牲的战友中,印春荣最难过的要数他的徒弟陈锡华。那是他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他时常想,如果当时再努力一点,或许陈锡华就不会牺牲。

  2011年3月30日,印春荣调到畹町边防检查站任政委15天后,就带领情报侦查科查获毒品7000多克。据毒贩交代,毒品将卖给芒市的一个景颇族人。

  由于当时印春荣工作比较忙,就让情报科科长带着专案组,押送毒贩去芒市跟进案件,进行控制下交付。专案组在芒市顺利地抓获了那名景颇族毒贩。

  对景颇族毒贩审讯以后,专案组发现他与龙陵的一名毒贩还有联系,专案组又带着毒贩继续赶往龙陵延伸案件。

  可能是在芒市的抓捕过于顺利,在龙陵延伸案件的时候,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专案组吃了毒贩的亏,导致主犯逃跑,毒品丢失。

  这样重大的失误,让印春荣心急如焚。他不敢怠慢,带着驾驶员连夜从畹町赶到龙陵,一路上都在想该如何补救,一刻也没有休息。

  专案组负责人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印春荣顾不上责怪,带领专案组成员查看现场,寻找线索。

  在现场,印春荣并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连对方是什么人、驾驶的车辆号牌是多少都不知道。要想找出毒贩,简直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但越是困难的事情,就越能激发印春荣的战斗欲望。他一边派人封锁了所有的交通要道,一边调看所有卡口的监控录像。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印春荣终于在进入龙陵加油站的一个卡口的视频中,发现一辆可疑车辆,并根据车辆信息排查出四个可疑人员。

  从对毒贩一无所知,到锁定可疑人员,印春荣只用了短短几个小时。专案组成员提到嗓子眼的心也落了下来,心里由衷地佩服:姜还是老的辣。

  在印春荣的指挥下,毒贩藏匿在一家医院角落的车辆被成功找到,还抓获了两名可疑人员。但经过一天一夜的审讯,也没能撬开嫌疑人的嘴,嫌疑人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贩毒。

  看专案组无计可施,印春荣只得亲自挂帅,对嫌疑人展开心理攻势。几番较量之后,毒贩终于松了口。根据毒贩的交代,案件顺利延伸到了文山、昆明等地,抓获毒贩五人。案件侦办完以后,所有人都被印春荣临危不乱的指挥才能折服了。

  但对于印春荣来说,这个案子是不完整的,因为逃脱的毒贩没有抓到,还需要继续追捕。

  由于另有任务,印春荣便叫来了徒弟陈锡华。当时,陈锡华是保山边防支队侦查队教导员。印春荣将抓捕逃跑的景颇族毒贩的任务转交给了他。

  印春荣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回畹町几个月之后,噩耗就传来了。陈锡华与毒贩展开殊死搏斗,掉进了湍急的河流,他的遗体被打捞出来时,手臂和毒贩的手臂死死地缠在一起,而这个毒贩正是当时逃走的景颇族毒贩。

  听闻噩耗的印春荣抱头痛哭。那是他一手带出的徒弟,他看着陈锡华从侦查员,一步一步成长为教导员。没想到短暂的分别以后,竟然是天人永隔。

  印春荣恨自己,如果他不离开保山,或者是当时那个案子自己再努力一点,亲自将逃跑的毒贩追回,也许陈锡华就不会牺牲。

  无论印春荣如何痛心,他也无法让时光倒流。

  眼泪止不住地流,滴到了勋章之上。一枚勋章的背后凝聚着无数战友的血,亲人的眼泪。

  “儿守边关缉毒犯,为国尽忠今长眠。儿是青山顶天站,英烈忠魂世代传……”印春荣默念着这几句诗。它并不是出自哪一个诗人之手,那是他的部下杨军刚牺牲以后,杨军刚的老父亲强忍痛失爱子的悲伤,挥笔写下的《悼儿诗》。

  而杨军刚参与的这次缉毒行动,是时任普洱边防支队支队长的印春荣批准的。

  2016年3月7日上午,江城边防大队侦查队队长杨军刚带领八名官兵,分成两组在两个点查缉。十时二十分,杨军刚率一组在康平镇一带查缉时,发现三名男子神色慌张,形迹可疑。正要上前进行盘查时,三名可疑男子拔腿就跑。

  “追!”杨军刚一马当先,战友们紧随其后。眼看距离越来越近,突然从草丛中跳出一名男子,持火药枪向官兵开枪射击,冲在最前面的杨军刚胸部和腹部被击中,鲜血顿时流了出来。这名男子射击后立即逃窜,杨军刚忍着剧痛,用手捂住伤口坚持追击,一米、两米……追出十多米后,他倒在了地上。

  杨军刚身上多处受伤,战友们围上来,马上对他进行现场紧急救治。此时的杨军刚还在用微弱的声音问:“逮……住……没……有?”没想到,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噩耗传来时,爱兵如子的印春荣肝胆俱裂,伤心欲绝。杨军刚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优秀的侦查队队长。杨军刚的牺牲,令他如万箭穿心。

  看着伤心欲绝的家属,印春荣收起了自己的悲伤。他清楚不论多么悲痛,都要擦干眼泪继续战斗。抓不到毒贩,他就无法向牺牲烈士的家人和百姓交代。

  强忍着悲痛,印春荣连夜从普洱赶往江城。一路上,他的电话一直没有断过。

  “排查一切可疑线索,所有人必须沉着应对!”印春荣在电话里说道。哪怕是在当时那样危急的情况下,他的每一句话依然掷地有声。

  到江城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印春荣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进行勘查。

  现场勘查的情况并不理想,急得印春荣犹如一头困兽。战友们看着印春荣的背影,一夜之间,他仿佛已经苍老,但那股倔劲还在。

  天亮以后,印春荣不停地向当地群众询问情况,那是战友第一次看见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恳求。

  在战友眼中,印春荣一直是临危不惧、战无不胜、威风凛凛的人。可是那天战友看到的,分明只是一个强忍着泪水的老侦查员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去捕捉案发时的蛛丝马迹,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给烈士报仇,给家属以安慰。

  经过大量的排查和了解,印春荣终于锁定了一名老挝籍犯罪嫌疑人。

  可当印春荣带着专案组前往犯罪嫌疑人的住所进行抓捕时,整个房间空无一人,犯罪嫌疑人逃跑了。

  印春荣走到床前,伸手一摸,发现被窝还是热的,他断定犯罪嫌疑人一定是刚逃跑不久,便带着专案组人员拼命追赶。由于边境地区情况复杂,还是让犯罪嫌疑人逃回了老挝境内。

  跨国抓捕非常棘手,但即使追到天涯海角,印春荣也不会放过凶手。无论如何困难,不抓到凶手,他誓不罢休。

  印春荣当即启动中老联合执法机制,亲自率队到老挝,与老挝警方进行交涉。

  谈判的过程是曲折而复杂的。印春荣心急火燎地想抓捕凶手归案,但老挝警方的态度很不明朗,总是找理由搪塞。

  印春荣只得抑制着悲愤的情绪,有条不紊又非常有礼地和对方反复协商抓捕和交人事宜。

  老挝警方总是说:“你们回去吧,我们会给出交代。”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印春荣心中的愤懑就增加一分。他不停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反复复地与老挝警方交涉,但对方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自从到老挝之后,印春荣攥紧的拳头一直没有松开过。他的腰板挺得笔直,丝毫看不出来他已经四天四夜没有睡过觉了。

  第一次谈话结束后,印春荣说要到犯罪嫌疑人居住的村寨去走走。

  战友们听了都大吃一惊,坚决不同意。一来是想到这么多天以来,印春荣真的已经非常疲惫了;再有就是这个村寨枪支毒品泛滥,随时可能发生危险。

  可没有人拗得过印春荣。他说:“军刚含恨而去,老挝警方推三阻四,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还得靠我们自己。”

  最后一次与老挝警方交涉时,对方的态度突然变得非常不明朗,既不急着催我方返回,又不提抓人的事情,整个谈话一度陷入了沉寂。

  此时的印春荣已经忍无可忍。他拿起一摞厚厚的文件,狠狠地砸到桌上,说:“我要是不抓这个人,我就对不起自己的兄弟!我要是不抓这个人,我没法对军刚的家人交代!我要是不抓这个人,我没脸回去面对全支队的官兵!你们听好,抓不到这个人,我就一直在老挝待着,什么时候抓到了,我什么时候走!”

  老挝警方惊呆了,他们完全想不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会迸发出那么大的力量和决心。

  最终,在印春荣的不懈努力下,老挝警方不得不出动大量警力配合抓捕,将向杨军刚烈士开枪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回到普洱后,印春荣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了。那个晚上,他独自在没开灯的办公室里待了很久。

  后来,印春荣从办公室里走出来,面朝江城的方向,行了一个无比坚定的军礼。霎时间,两行滚烫的泪水从他眼中奔涌而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杨军刚烈士的仇总算报了,但亲爱的战友却再也回不来了,只能永远长眠于地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缉毒战线上,基本上每年都有战友牺牲。战友的牺牲令印春荣痛心不已,让他更加明白,缉毒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但他不会就此退缩,带着对牺牲战友的哀思,他的步伐更加坚定。

  第七十八章 老朋友

  印春荣擦干脸上的泪水。战友的牺牲成为他最痛苦的记忆,现在的他已经获得了军人的最高荣誉,但那些逝去的战友永远只能活在他的记忆里,他们的家属依旧承受着天人永隔的痛苦。

  已是黎明时分,北京的夜似乎看不到黎明前的黑暗,各色灯光交织,令首都焕发着无限生机。

  印春荣又点燃了一支烟,任回忆的思绪像烟雾一样飘散。

  东莞围剿行动失败后,裘天消失了,再没有了他的消息。缴获的毒品中,印有“上帝之眼”标志的毒品也是寥寥无几,再没有人知道裘天的下落。

  裘天在自己手中再次逃走,成了印春荣的心病。他发誓,不把裘天缉拿归案,决不罢休。

  再次与裘天交手,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了。那时的印春荣已经是普洱边防支队的支队长。

  那是在2015年10月,印春荣到澜沧边境检查站蹲点指导工作。在一次检查中,执勤官兵发现一个可疑人员,她说自己是到边境旅游的,身上却没有携带任何行李,在询问的时候,表现得有些紧张。当时,检查员推断她可能是人体藏毒的人员,于是报告给印春荣。

  看着那名女孩,印春荣第一感觉就是她可能有问题。但照完X光以后,结果显示她并没有藏毒。鞋子、衣服都彻底检查过,也没有发现毒品。

  就在大家都找不到问题的时候,印春荣在女孩的手机相册里发现了几张快递单的照片,快递单上写的寄送物品都是面膜。女孩买面膜不奇怪,奇怪的是一次性邮寄那么多,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

  “你是做什么的?”印春荣问道。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女孩回答道。

  “快递单上邮寄的面膜都是你的吗?”印春荣问道。

  听到邮寄单的时候,女孩变得紧张起来,吞吞吐吐地说道:“是……是的。”

  “你一个人买那么多面膜干什么呢?”印春荣问道。

  “我……我打算在网上卖。”女孩回答道。

  面对印春荣的提问,女孩的回答总是遮遮掩掩。一般人都看得出她在隐瞒事实,更何况她面对的是明察秋毫的印春荣。

  即便再老到的毒贩,印春荣都有办法撬开他的嘴,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更不在话下。

  在印春荣的劝诱下,女孩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邮寄的面膜内夹杂着毒品。

  女孩告诉印春荣,她的家境不好。在学校,同学都穿得光鲜亮丽,自己却像个丑小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女孩。她不甘心做一只丑小鸭。听人说可以网上贷款,于是她便找了一家贷款公司借款,一开始只是想买几件漂亮的衣服,后来变得越来越虚荣,衣服、化妆品、手机、电脑都跟别人比,还经常邀约同学、朋友去酒吧玩。开销越来越大,毫无经济来源的她只得不停地向贷款公司借款,从东家借来还给西家,边借边还边用,所以黑洞越挖越大。当她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时,已经欠下了几万元的贷款,天天被贷款公司催债。她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

  据女孩交代,接货人是昆明的一家美容店的老板,她经常去她们家美容,也欠了老板几千块的美容费。

  听完女孩的哭诉之后,印春荣既同情又气愤。一个大学生,家境即便不好,若能安心地完成学业,也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可虚荣心作祟,让她陷入迷途,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从女孩反映的情况来看,美容店老板显然经过一场处心积虑的算计。她先让女孩欠她的债,在女孩无力偿还的时候,便引诱女孩帮她运毒。这样的害群之马,如果不及早铲除,不知道还要祸害多少无知的年轻人。于是印春荣亲自挂帅,带着专案组到昆明办案。

  到达昆明以后,印春荣让女孩将所有包裹取好,按照约定给老板打电话,通知其来接货。

  美容店老板让女孩把货直接送到美容店,她在店里接货。

  为了不引起美容店老板的怀疑,印春荣除去了女孩的手铐,派一个侦查员化装成出租车司机,陪同女孩一起去送货。

  当侦查员和女孩到达美容店时,发现美容店店门紧闭,店门口贴着一张告示:有事外出,暂停营业。

  印春荣让女孩按计划给美容店老板打电话。

  美容店老板让女孩把货先放到门口,她一会儿便来。

  印春荣知道,这时候,美容店老板应该就在附近观察店门口的情况。下货以后,如果伪装成出租车司机的侦查员再停留,必然引起毒贩的怀疑,说不定美容店老板会不来接货了。

  印春荣只得通知侦查员,让其离开,留女孩独自等候。

  约莫过了二十分钟,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出现在美容店门口,印春荣断定她便是来接货的人。

  印春荣觉得这女人有些熟悉,仔细一看,大吃一惊——来接货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鲁迈。

  看到鲁迈,印春荣不觉有几分痛心。她原本是一个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因为毒品不得已出卖色相。想不到多年以后,她又变成了一个毒贩。

  只见鲁迈与女孩简单地交流了几句,便打开店门,与女孩一道将几箱面膜搬进美容店。

  眼见抓捕时机已经成熟,印春荣一声令下,侦查员迅速冲进美容店,将正在清点货物的鲁迈一举擒下。

  鲁迈做梦也没想到,带队抓捕她的竟然是印春荣。

  上次见到印春荣时,鲁迈以为印春荣已经变成了一名毒贩,比起做“冰妹”的她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没有距离感。但现在,她已经明白那时候的印春荣是打入毒贩内部的卧底。他还是那个刚正不阿、充满血性的边防警察。而自己,早已经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了。印春荣率人逮捕了她,她既惊讶,又羞愧,蹲在原地,不敢抬头看印春荣一眼。

  自从将鲁迈送进戒毒所强制戒毒后,印春荣便没有见过鲁迈。在得知她吸毒并做了“冰妹”后,印春荣也不再给她汇款,就此断了联系。没想到十多年以后,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眼前的鲁迈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韵,常年吸毒让她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那双原本充满灵气的眼睛变得黯淡无光,脸上也爬满了皱纹。

  从鲁迈的毒面膜里取出五六千克冰毒。普通的冰毒颗粒上一般都会印着一些字母,但令印春荣吃惊的是,这些冰毒颗粒是栗色的,应该是毒贩所称的“速度Ⅱ”。而且每片冰毒颗粒上都印有一个小小的“上帝之眼”标志,那是裘天独有的标志。

  看着这些毒品,印春荣推断,沉寂多年的裘天又浮出水面了,这次一定要将他缉拿归案。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鲁迈无法否认,只得向印春荣一五一十地交代。

  鲁迈告诉印春荣,从戒毒所出来后,她也尝试过做个好人,但最终还是敌不过毒品的诱惑,没过多久便开始复吸了。

  鲁迈说,沾上毒品,就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身体的瘾好戒,但心瘾是永远戒不掉的。从戒毒所出来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会选择复吸,根本戒不掉。

  复吸以后,为了得到毒资购买毒品,鲁迈不得不做回了“冰妹”。

  做“冰妹”靠的是年轻美貌。随着年龄增大,身材走样,已经没有资格继续做“冰妹”的鲁迈,充当起给毒贩运毒的马仔,基本上是靠人体藏毒的方式运毒,也拿不到多少钱。

  为了获得更多的毒资,鲁迈便开始了自己的贩毒生涯。她利用做“冰妹”时结识的瘾君子,不断扩充自己的客源,将运回来的冰毒就地分销。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些资本,盘下了这个美容店,做起了老板。利用美容店做掩护,继续贩卖毒品,招揽运毒的马仔。

  据鲁迈交代,她所有的毒品都是从一个叫王志的人那里买的。王志长期活动在普洱市孟连县一带,贩卖毒品。

  最后,鲁迈说,她这一生真的被毒品毁了。丈夫吸毒致死,自己也成了瘾君子,儿子效仿她吸毒,去年也因为吸毒过量死亡。她已经生无可恋,只希望判她死刑,给她来个痛快。

  面对鲁迈,印春荣也只能摇头叹息。他试过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这个可怜的女人活下去,怎料她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只能吞下今天的恶果,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他不会再同情这个女人,就让她接受法律制裁,让她自己去承担曾经犯下的错吧。

小裙子,你尽管去穿!色狼,我们来抓!

这个喊话引网友怒赞。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魏绍水受贿案一审开庭

庭审于11点6分结束,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执行随感丨蜀葵花儿盛开,却有一抹忧伤和无奈

在这如火如荼的花儿中央,一个低头缄默的女孩儿映入了我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