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卧底医生 生死缉毒》  第三章 厦门的下午茶

2018-05-27 16:01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第三章 厦门的下午茶

  手指间突如其来的痛,一下子把印春荣从回忆里拉了回来。刚才想得太入神,以至于没有发现烟已经燃尽,直到烟头烫到了手指才发觉。

  烟头的烫伤,早已经布满了他的指间。这些伤痕不是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很多时候是印春荣有意把自己烫伤的。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特别是与毒贩相处的时候,更是一刻也不能大意。有时候,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用尽一切可以尝试的方法,掐大腿、吃辣椒、吃酸瓜,实在困得不行,他就点燃一根烟,夹在手指之间。一根烟烧完的时间大概是3分钟,当烟烧到手指时,自己也就烫醒了。

  印春荣拿起桌上的玻璃茶杯,那是一杯冲泡得恰到好处的普洱茶,汤色清亮透明,泛着橙黄的光泽。

  普洱茶历史悠久,也让普洱市闻名四海,这个边境线长达460公里的边境城市,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具有“一市连三国”的特殊地理区位,是云南边境情况最复杂、斗争最尖锐、任务最繁重的地区。

  2014年8月,印春荣升任云南省普洱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维护边防辖区总面积5757.3平方公里的安全稳定成为他肩头沉甸甸的责任。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重压下,一杯热茶,无疑是疲惫的身心的最好慰藉。

  印春荣喝过的茶不胜枚举,但记忆最深的,还是多年前千里之外的一次下午茶。

  那次茶喝得索然无味,但足够惊心动魄。

  那是2002年5月6日的下午,厦门一家五星级酒店三楼的茶室里如平常一样生意清淡,可容纳五十几人的茶座里,只坐了五个客人。

  音箱里传出的萨克斯乐曲舒缓悠扬,而在座的三个人看起来却一点都不放松。其中一个彪形大汉,要么面无表情地盯着斜对面的小个子,要么就警觉地扫一眼四周。

  座位上的小个子,就是时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保山支队副参谋长的印春荣。不过,在这个茶室里,他的角色变成了被称作“三哥”的贩毒集团马仔,与他面对面坐着的是绰号为“黄毛”的台湾籍毒贩。

  一个星期前,印春荣和他的战友在云南省保山市截获了一辆运毒车,一名毒贩被保山公安边防支队抓获。

  经突击审查,印春荣很快了解到了马仔的幕后老板正在福建等着接货。万事开头难,审查工作至关重要,必须尽快说服马仔,如果他跟上线失去联系两天以上,就永远不会有人再联系他了,因为这说明他出事了。

  幕后老板绰号“黄毛”,在台湾曾有五年的特种兵经历,枪不离身,而且身边常年跟着一名身手不错的保镖,多年来从未失手。

  随着对案子的跟进,印春荣发现“黄毛”和广东的一名毒贩有联系。为了彻底打掉这个特大贩毒团伙,印春荣向上级汇报请示,很快成立了专案组,兵分两路,一组到广东,一组由自己带队,乔装成送货人前往厦门与“黄毛”见面。

  到了厦门以后,印春荣打电话联系上了“黄毛”,约在上岛咖啡店谈判。

  可是在上岛咖啡店,印春荣并没有见到马仔口中的“黄毛”,来谈的是一个身高1.70米左右的男子。

  印春荣知道这是毒贩在试探自己,这种试探,他已经历过无数次了。他一边不慌不忙地操着带云南口音的普通话与来人交谈,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陌生的咖啡店里,印春荣凭直觉判断出还有两个可疑人,一个坐在不远处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一个站在门口四处张望。

  印春荣心想,这“黄毛”果然老到,不但自己不露面,还安插那么多眼线盯住自己。

  来见面的人对云南边境的情况十分熟悉,不停地问一些有关云南边境的问题。面对这些逼问,印春荣步步为营,不慌不忙地介绍着云南边境的情况、自己的“业务”范围和组织“货源”的能力。

  正在双方聊得火热的时候,对方接了一个电话。接完电话之后,和印春荣寒暄了几句,就借故离开了。

  印春荣起身相送,发现对方瞟过来的眼神充满敌意。

  印春荣暗叫不好,难不成已经暴露了?他仔细捋了一遍接头的所有细节,并未发现有什么破绽。如果真的暴露了,估计是外围出了问题,可能有同事不小心被盯梢的人发现了。

  一想到已经暴露,可能失去了打掉这个贩毒集团的机会,印春荣就特别沮丧。

  令印春荣欣喜的是,广东方面很快传来消息,广东的毒贩并没有逃跑,案子跟进得很顺利,已经和对方谈妥了交货的时间。

  印春荣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并不是警方暴露了,而是“黄毛”太谨慎,故意考验自己。

  初次交手,印春荣明显感觉到这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难啃的一块骨头,“黄毛”的反侦查能力很强,不容易对付。

  一天后,“黄毛”主动打来电话,要求印春荣前去交货。

  根据“黄毛”的要求,交易地点选择在厦门一家五星级宾馆的二楼茶室。接到“黄毛”的信息以后,印春荣迅速对宾馆的地形进行勘察。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茶室,四周非常空旷。站在茶室里,可以清楚地看清一楼大厅的情况,负责抓捕行动的人员根本无法隐蔽,也找不到任何掩护。

  “黄毛”心思缜密,让印春荣不敢轻敌。为了不打草惊蛇,印春荣决定撤掉外围保护,只身一人前往茶室与毒贩交涉,再另想办法引“黄毛”到预先设下的包围圈内进行抓捕。

  专案组都觉得这样有些冒险,但眼下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赤手空拳的印春荣去单刀赴会。

  印春荣夹着手包,脸上挂着笑,一个人走了。那踯躅前行的背影孤单而坚定。

  这一次,印春荣终于见到了“黄毛”本人和他的贴身保镖。

  印春荣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对手。

  “黄毛”身高1.75米左右,体格偏瘦,却显得很干练,金黄色的头发下有一张轮廓分明的面孔,很难想象这个外表俊朗的男子,不仅是身手敏捷、技艺不凡的退役特种兵,还是心狠手辣,睡觉时枪不离身的大毒枭。

  保镖身高1.90米左右,体重应该在120千克以上,有一身发达的肌肉,面无表情地站在“黄毛”身边。

  印春荣明白,如果自己稍有疏忽,马上就会被对方识破,而硬碰硬的话,自己绝对是以卵击石。

  印春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进入到“三哥”的角色中。

  他必须专注地表演,演得越像就越安全。

  没聊两句,“黄毛”称自己没烟了,印春荣顺手从兜里掏出一盒“555”牌香烟,扔给对方一支,自己慢慢地点上一支。掏烟、点烟、吸烟、吐烟,印春荣这套并不起眼的小动作,都在“黄毛”冷冰冰的注视下完成。

  这样被死死地盯着足有一分钟,印春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把烟吸进肺里,慢慢地吐出来,平静而缓慢。终于,“黄毛”也点上了烟,长长地吸了一口,刚才几乎凝滞的空气重新流动起来。

  印春荣明白,刚才“黄毛”是在考验他。看“黄毛”现在的神情,应该是过关了。

  经过长达半小时的试探,“黄毛”基本相信了印春荣,将80万元打到了指定的账户上,并将40万元现金摆在了印春荣的面前,要求马上交易。

  按照专案组预案,这是行动的最佳时机。

  但是,印春荣却接到了专案组的消息,广东方面的抓捕时机还不成熟,交易还没有达成,贸然抓捕“黄毛”,可能会使广东方面行动失败。

  这就意味着,印春荣需要和“黄毛”继续拖延时间。

  在专案组的预定方案中,广东为主战场,厦门为第二战场。第二战场要以主战场为主,力争做到广东抓,厦门同时抓,或者广东抓了以后,厦门才能收网。

  多年的卧底经验让印春荣明白,与毒贩交谈的时间越长,对自身就越不利,言多必失。特别是面对“黄毛”这种老到的毒贩,稍有疏忽,就会招来致命威胁。

  虽然心里焦急万分,但除了拖延下去,印春荣别无他法。

  印春荣一边点钱,一边漫不经心地与“黄毛”闲聊。头两个小时,双方还算相谈甚欢,一起规划以后的“合作”;两个小时过后,“黄毛”立即拿货的要求一直没得到满足,开始变得焦躁起来。

  为了稳住他,印春荣拨通了外围战友的手机,说道:“大哥,老板这边急着想拿货,你赶紧查一下钱到账没有。”

  电话那头说道:“拿货没有问题,但是他们的钱还没到账,告诉他,钱一到账马上就发货!”印春荣明白,战友是在通知他,广东方面还没有实施抓捕,自己必须得想办法稳住“黄毛”。

  没拿到货的“黄毛”越来越烦躁,开始对印春荣骂骂咧咧,几次提出“改日再谈”。

  面对“黄毛”的抱怨与责骂,印春荣一边赔笑,一边设法稳定他的情绪。

  对于印春荣来说,接下来的一小时,简直比一个世纪还长。

  印春荣调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生活常识,滔滔不绝,继续扮演着马仔“三哥”。不能冷场,但也不能太过热烈,一切谈话的内容都得临场发挥,而且要恰到好处。

  艰难支撑了四个小时后,印春荣终于等到了外围战友的电话。

  “大哥让我们去拿货。”印春荣微笑着对“黄毛”说道。

  此时早已等得不耐烦的“黄毛”和他的保镖顾不得多想,起身便跟着印春荣去取货。

  令“黄毛”没想到的是,他做事那么谨慎,却还是着了印春荣的道。在取货地点,等待他的不是毒品,而是专案组早已设下的包围圈,埋伏在四周的官兵“呼啦”一下冲了出来。

  发觉上当的“黄毛”狗急跳墙,正欲拔枪反抗,印春荣一个箭步上前将他掀翻在地,牢牢按住,与战友们一起将“黄毛”和保镖生擒。

  此案共缴获海洛因53千克,毒资300多万元,摧毁了一个以台湾人为首,长期活动于广东、云南等地的贩毒集团。

  直到进了班房,从未失过手的“黄毛”也没弄明白,这个黑黑的小个子怎么可能是警方的卧底?

  “黄毛”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使现在看起来,身着便装的印春荣和常人眼中高大威猛的警察形象也相去甚远:1.64米的小个子,身体微微发福,黝黑的皮肤,利落的寸头,表情严肃,眼神犀利,这种形象难免让人对他敬而远之。

还有最后1天!各位大神可以出山啦!唱响属于你...

最后一天,激情唱响,你还不来?

"教科书式耍赖"肇事案将开庭 受害者家属未签谅...

赵勇称,黄淑芬仍然拖欠76万余元赔偿款没有支付,自己从未跟其签署交通事故谅解书。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双警家庭"警花的心声:一个人跑婚车装修、筹备...

亲爱的,前方的路还很长,愿我们能一直相濡以沫,不负警徽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