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大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张通:倒下前,他还在忙着手中的工作

2018-03-26 21:18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陈雪
字号  分享至:

  倒下前,他还在忙着手中的工作

  追记大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侦查三大队副大队长张通

  3月12日17时许,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侦查三大队副大队长张通突发疾病晕倒在办公室里,经抢救无效光荣殉职,年仅48岁。

  “张通从警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是同事们公认的‘老黄牛’。倒在岗位上前,他还在忙着手中的工作。”大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陈永峰说。

  兢兢业业

  连续加班加点工作突发疾病

  3月11日18时至20时,张通和同事参加夜巡。巡逻结束后,他回到单位加班整理材料,一夜没回家。

  “3月11日晚,我和张通结束巡逻,回到单位时已经接近21时。他说还需要写一个工作材料,就留下来继续加班。”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宋洋洋回忆说,“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单位时,他已经开始工作了。”

  张通突发疾病倒在岗位上时,宋洋洋就在现场。宋洋洋说:“张通拿着文件回到办公室,我见他脸色不好,刚要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就一头栽倒在办公桌前。”宋洋洋和同事在等待救护车时,对张通采取了多项急救措施,但都没有奏效。

  没人知道那一夜他工作了多久。在张通的办公桌上,满满的一杯茶,因为长时间的浸泡,茶叶已经泛黄,一本工作日志定格在3月9日,工整的字迹勾勒出下周的工作计划。然而,张通再也没有机会去完成这些计划了。床头的衣架上,张通的警服整齐地挂在那里,警帽上的警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只有家人知道,张通经常出现心脏不适。3月份以来,张通的工作更加繁重,连夜奋战更是常有的事,但他毫无怨言,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我收拾他的衣服时,在他的兜里还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满了工作提示。”妻子张爱萍说。

  创新方法

  实现吸毒人员“时时管精准管”

  从警以来,张通曾经在不同的岗位工作过。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他始终如一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和务实严谨的作风。

  张通刚参加公安工作时,“电脑”“网络”都是新兴事物。他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不断加强自身文字综合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很快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调到禁毒支队工作以来,张通积极探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新模式,不断加强吸毒人员管控。他结合微信的视频通话、背景设置、位置共享等功能,推出“微信+”动态跟踪帮教工作法。截至目前,大庆市三级“微信+”管控体系已全部建立,管控戒毒康复人员1137名,占在控人数的96.74%。

  “‘微信+’工作法已在全局推行,简单易行的‘小方法’在工作中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大作用。从过去‘管不了管不好’到现在‘时时管精准管’,对吸毒人员管控率由25%提高到96.74%,位居全省第一。”大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魏洪庆说。

  目前,大庆市公安局通过创新使用“微信+”工作法,实现了确定人员真实身份、人员所处位置、固定法律证据、发布“禁毒信息”宣传教育等多项功能,真正达到节约成本、简单便捷、实时高效、杜绝造假、证据留存的目的。

  英勇善战

  从警以来破获各类刑案130余起

  2017年7月,张通参与侦办刘某贩毒案。犯罪嫌疑人刘某为辽宁铁岭人,通过网络与大庆市吸毒人员联系贩卖毒品。经过网上聊天,吸毒人员要求刘某亲自将毒品送到大庆。刘某坐火车到大庆后,把毒品藏在一个装零食的食品袋中,让一名出租车司机给吸毒人员送去,自己随即购买返程的火车票,准备逃回辽宁。抓获吸毒人员、缴获毒品后,民警们都以为“上线”抓捕无望,案子只能就此了结。

  “当时张通一直拿着吸毒人员的手机,半天没有说话。”民警刘晓春凑近一看,发现张通假扮吸毒人员一直在与刘某聊天,并想办法将已到黑龙江省安达市的刘某劝下车。

  张通向领导汇报后,立即和刘晓春驱车赶往安达市火车站实施抓捕。到达安达火车站后,刘某多次更换见面地点。在与犯罪嫌疑人多次周旋后,张通最终“引诱”刘某上车。张通、刘晓春师徒通过配合,成功将刘某抓捕。

  从警29年来,张通参加各类抓捕行动210余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2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15千克,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得嘉奖3次,被授予“铁人式公安民警”荣誉称号……这是张通留给从警生涯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