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月8日15:00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第二场记者会。图为农业部原副部长陈晓华。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陈杰 摄
中国长安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彭绮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月8日下午三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第二场记者会。
农业部原副部长陈晓华谈及乡村振兴时提出,要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去创新创业。“实际上这几年已经有大约700万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从事新产业和新业态,搞得风生水起,给农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这种趋势应该积极扶持和引导。”
陈晓华表示,从一些地方的经验来看,关键是围绕人,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主体和新农民。一靠留,要大力培养乡土人才,特别是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的实用人才,通过他们来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搞好村庄建设;另外一方面,优化村庄布局。对于有条件的村,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创造条件。对于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村庄要加以保护,对于没有生存条件的村庄恐怕就要易地搬迁。
陈晓华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如果一个村没有了人气、没有了人才,这个村的发展肯定搞不好。现阶段农村的劳动力确实在持续减少,一些村也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它是城镇化的一种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人走空了,没有了人气,仅靠留守的老弱妇孺,这个村肯定是搞不好的。所以对这个情况应当重视,不能消极地来对待,否则乡村振兴也好,产业兴旺也好,就要落空。
“通过这些举措,就能把人留住,把人引下来,就能把产业振兴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陈晓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