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鲍大杰,男,中共党员,2007年参加公安工作,2014年进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治安大队工作至今,主要职责是负责带领行动队办理黄赌及食药环案件,共侦破刑事案件150余起,无一起案件被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在工作中多次荣立三等功,2017年被安徽省评为全省扫黄打非先进个人。
■人物特点
敢为人先,说一不二,顽强拼搏。
■人生准则
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我要用自己的拼搏和奉献,去回报党和人民的期待。
■大众点评
他是合肥市包河区公安治安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正瑜
有鲍警官在,我们在这附近生活、做生意都特别心安,他就像我们群众的守护神一样。
——辖区群众孙女士
□本报记者 郭涛 通讯员 齐美义
“他已经成为我们整个市局治安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要侦办大要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在战友眼里,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鲍大杰像一个“超人”,工作上从不言累,成效突出,屡获荣誉。他像一只嗅觉灵敏的“猎豹”,总能嗅到辖区里不法人员掀起的风浪。在分配抓捕任务时,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把最危险的留给自己,被同事们称作“现实版拼命三郎”。
3年侦破刑事案件150余起
2007年,鲍大杰从部队转业后进入公安战线,之后在包河分局刑警大队工作,通过侦办大量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2014年,他调入包河分局治安大队并担任副大队长,负责案件侦办。
包河分局地处合肥市主城区和郊区之间,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规模的急剧增长、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给区域治安带来了严峻考验。鲍大杰通过对辖区警情规律特点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3年多来,他带队成功侦破刑事案件150余起,无一起案件被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2017年5月3日,治安大队接到包河区环保局执法大队移送的线索,辖区有一大片林地死亡,面积100多亩。治安大队在办案过程中,克服现场条件差、监控缺失且人手紧张的困难,枕戈待旦开展案件研判,并通过大量走访摸排工作,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胡某、贾某,从而侦破该起合肥市区首例环境污染案件。
“他当刑警多年,嗅觉非常灵敏,经常在我们案件侦办陷入僵局时,他的一个思路就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包河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正瑜告诉记者。去年7月初,治安大队民警在对警情分析研判中,发现包河区网络赌博警情呈上升趋势,鲍大杰敏锐判断辖区可能来了个“不速之客”。经过3个多月的侦查取证,终于摸清了以曹某为首的网络赌博团伙。
当年11月15日,案件展开收网行动,其他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但该团伙操盘手杨某却狡猾地躲开了警方抓捕,直到次日凌晨2点多都下落不明。当时有些侦查员内心感觉希望不大了,开始寄希望于上网追逃。
但鲍大杰深知,杨某是连接该案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和下级代理商之间的一个重要角色,他不落网,证据就难以固定,整个案件就无法推进。鲍大杰运用自己丰富的刑侦经验,分析杨某很可能藏匿在合肥市区至肥东县城之间的大排档或足浴店内,并带着侦查员进行一家家摸排,终于在凌晨4时在一家足疗店内将杨某顺利抓获。
杨某归案后,鲍大杰继续投入审讯工作。直到16日23点多,所有相关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移送看守所,鲍大杰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永远把战友的安危看得比自己重要
治安大队主要负责涉黄涉赌以及食品药品环境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案件,这些案件主要是打团伙、抓幕后,一次收网行动通常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都有10名以上,因此制订好抓捕方案,确保各抓捕组紧密协作,显得极为重要。
2017年11月3日,在对一处涉嫌非法卖淫的窝点进行突击捣毁行动时,鲍大杰根据前期侦查到的情况,将参与行动的19名民警科学分成4个抓捕组,每组警力各司其职、分工明确。鲍大杰自己带着另2名民警,以消费人员身份,在该窝点营销经理带路下进入会所;另外两组警力秘密潜伏在逃跑通道上,还有一组警力在路边车上集结待命。行动开始后,鲍大杰带队抓捕该会所营销人员吴某,并利用吴某随身电梯磁卡打开进入会所通道。其他警力同时出动,将欲从逃跑通道逃窜的相关人员全部抓获,无一人漏网。“这次抓捕行动一次性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多人。如果不是事先周密分工,有效协作,抓捕行动不可能这么顺利。”包河分局治安大队行动队队长方海松说。
“他这个人永远把战友的安危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每次分配抓捕任务时,总是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方海松回忆起一件往事,2017年过完年后的一天晚上,专案组对一起假酒案件的犯罪团伙展开收网行动。团伙人员见到鱼贯而入的抓捕民警,乖乖束手就擒,但主要犯罪嫌疑人却跳上一辆车疯狂逃跑。“当时已经是晚上了,而且是在农村,路况、视线都很差,而嫌疑人对当地情况则很熟悉,我们开车抓捕的话非常危险。”方海松说,“当时‘鲍大’就让我们在现场处置其他嫌疑人。他自己带着一个驾驶技术熟练的民警去追那个嫌疑人,最后愣是把嫌疑人给追回来了。”
除夕夜放儿子“鸽子”去抓嫌疑人
鲍大杰的爱人是一名老师,儿子已11岁了。由于工作繁忙,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基本上每天回家时,儿子都已经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我已经离开家到单位上班了。”鲍大杰愧疚地说。
2012年除夕夜,鲍大杰的儿子刚满5岁。本来鲍大杰答应下班后给儿子买烟花带回去,年夜饭后陪儿子到家门口放烟花。结果下午3点多,治安大队布置了一个对涉嫌盗窃电缆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的任务。“当时也想回家陪孩子。但这个嫌疑人被上网追逃后就人间蒸发了,我们判断他可能会趁除夕夜偷偷潜回老家过年。这个抓捕机会不容错过。”那天晚上,鲍大杰带着4个人,在犯罪嫌疑人家楼下蹲守,晚上8点多钟终于将其成功抓获。等案件相关工作忙完,已经是大年初一的中午了。
“他爱人以前还常打我们几个人的电话,问我们‘他真的这么忙吗’?”方海松笑着对记者说,“一开始鲍大杰爱人还不信他这么忙,以为在外面跟朋友喝酒编理由不回家呢。后来她开始慢慢理解‘鲍大’,更加支持他的工作。”方海松说,“多亏了他的爱人,因为她的存在,我们其他民警家属自觉把自己和她进行对比,也变得越来越支持我们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