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电视画面,听着声音也觉得家里热闹” 警嫂代玲玲对《法制日报》记者笑着说道。
大年三十,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煮热茶,电视节目也衬托出节日的喜庆,这是北方家庭准备年夜饭时常见的景象,在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胜利派出所所长夏清华家中也不例外。
“老夏今年难得不值班,兴许一会儿就能回来。”没过多久,门外楼梯传来一阵轻快脚步声,不出意料,陪伴夏清华回家的还有一部“24小时不断电”的对讲机。只见他进门没洗手,就先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不好意思地对儿子说:“小点声,爸爸在听对讲机里说的啥”。
“对爸爸来说,对讲机里的情况,一句听不清也不行,我们早就习惯啦!”刚上初中的儿子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不少。
作为从警近二十年的老公安,夏清华走起路来年轻小伙子都跟不上,却常常是过年过节回家最晚的人。他说:“我已习惯在岗位上过年,领导的关心、战友的坚守,家人的支持,给了我砥砺前行的动力。我愿以自己的‘敬业福’换取群众的‘平安福’。”
正如夏清华所说,“感恩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都能与同事们一起度过”。虽是一句玩笑话,却深藏着人民警察对岗位的热爱和对一方平安强烈的责任感。
而对讲机片刻不离身的习惯,让夏清华往往成为赶赴警情最快的人。年夜饭没来得及上桌,对讲机又“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
“最新情况通报:发现某逃犯曾驾驶车辆,地址为……”夏清华抓起对讲机,回答:“收到!马上赶往现场!”奔到家门口,才转过身来抱歉地笑笑。代玲玲挥挥手说:“家里没事儿,你注意安全。”
“人在家中坐,心系在工作,老夏虽然话不多,但他在外干了啥,想着啥,‘汇报’里都写的明明白白,我和家里人都放心!”望着夏清华匆忙出门的背影,代玲玲回忆起前不久民警家属座谈联谊会上的场景。
那天,和她一样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重任,习惯了爱人在加班、出勤的常态的警嫂们,收到了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政工室的一份特殊礼物—-《向党和人民汇报我的每一天》。
“记录自身工作情况,列出明日工作安排,反省一言一行,总结心得感悟”。 记者翻阅照片发现,这是一项分局开展的活动,一张张的16开纸上,每名党员民警用最质朴的话语,手写记录下工作日常,在方寸之间,寄托了不忘初心的政治情怀和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据了解,“向党和人民汇报-我的每一天”活动伊始,正值党的十九大安保关键时期,东营区分局党委对这一“镜面化”的留痕管理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提高了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每天的汇报都进行了公开展示,民警随时可以查看中层以上干部的工作状态。活动开展至今,全局上下形成汇报15000余篇。
“‘向党和人民汇报-我的每一天’活动的开展,在拧紧党员民警的思想螺丝的同时,也打造了“警风与家风”共建的桥梁纽带。”东营市东营区公安分局局长王智海对记者说,活动有效激发了来自民警家庭的内生思想动力,有助于民警家属更进一步了解民警工作实情,当好家庭的“廉内助、贤内助、勤内助”,与单位一同共筑“防腐墙”,做好公安事业的坚强后盾,共建和谐警营,共创廉洁家庭。
(董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