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中国社科院:全国99.66%法院使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 中国法院初步迈入“智慧执行”阶段

2018-02-07 17:48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发布会现场图 中国长安网记者 陈雪 摄

  中国长安网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陈雪)“2017年全国3500余家法院上线使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覆盖面达到99.66%。”这是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发布会上获知的信息。《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法院执行已实现网络化、阳光化和智能化,法院执行工作初步迈入智慧执行阶段。

  蓝皮书称,法院执行网络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面应用执行办案平台,将执行权关入“数据铁笼”。二是继续优化执行查控系统,2017年全国3500余家法院上线使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覆盖面达99.66%,3746家地方性银行中,97.70%上线查询功能,85.50%上线冻结功能,54.94%上线扣划功能。三是开发终本案件管理系统,对终本案件实行自动筛查,“一旦发现财产立即在系统提示执行法院恢复执行,并对恢复情况实时监督。”四是开发人民法院执行事项委托系统,将事项委托纳入系统监管,解决委托执行中存在的怠于执行、不进行反馈、甚至原封不动退回等问题。

  蓝皮书提到,在法院执行阳光化方面,2017年,依托信息化平台,执行案件实现了执行流程节点定向推送、网络司法拍卖全民围观、信用惩戒信息社会共享和执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去年,全国法院通过司法网拍共计拍卖29.42万次,拍卖标的物20.52万余件,成交额2021.04亿元,节约佣金61.72亿元,提高了财产变现率。

  蓝皮书指出,在法院执行智能化方面,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标准》要求,将数据挖掘及智能分析决策等系统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辖区法院信息共享、联动配合和规范管理。记者注意到,2017年,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成功研发使用“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大数据分析系统”;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使用现有的OCR文字识别技术,开发E键送达平台,实现“一键生成、一键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