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就要踏上离监探亲的归途
依然辗转
依然难眠
我无数次地问着自己
我该拿什么来面对你?
我又能拿什么来面对你?
我魂牵梦绕的亲人!
是一个吻
还是一个拥抱
是一声“你受苦了”
还是只牵着你的手,深深凝望
我不会让泪水涌出眼眶
因为,我知道你日复一日的期待
我不该让泪水滑过脸庞
因为,我懂得你年复一年的守望
也许,你真正想要的
只是我放下的执念
和重新点亮的希望
却不是岁月渲染的沧桑
…….
王某写于2017年12月28日
离监探亲的前一天
1月2日,在四川成都温江某高校内,离监探亲的王某在当地司法局工作人员和家属的陪同下,走上讲台,为老师和同学们现身说法。
今天是他离监探亲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当他经历了炼狱的洗礼、心理的蜕变,浴火的重生之后,才有了站在这里的勇气。
七年前,他本是传道授业、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却因贪欲走上犯罪道路。曾经那令人羡慕的工作、家庭,都从锒铛入狱的那时云端跌落。面对一纸十年刑期的判决,愧疚、悔恨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
王某说: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一天。我拿着执行通知书,即将送往崇州监狱服刑。当囚车开出看守所大门时,我看到娇小柔弱的妻子站在路边,呆呆地看着囚车远去,她在寒风中颤抖,泪流满面,那么无助,那么凄凉,而我只能在沉重镣铐的束缚下,让眼泪在脸上无声地流淌,随着囚车离她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我不知该如何去面对漫长的刑期,愧疚、悔恨,甚至是绝望,挥之不去!我是怀着恐惧走进监狱的大门,开始这段未知的生活。
刚入监时对改造的迷茫和对漫长刑期的恐惧,特别是对家人的愧疚让王某的情绪极其低落,食欲不振、夜夜失眠,体重直线下降。曾经口若悬河的他变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连写一封家书都绞尽脑汁、搜索枯肠。这样的状态,让他几乎陷入了绝望。
在最初的改造中,他沉默寡言、内向孤僻、精神恍惚。监狱民警多次找他谈心:只有放下、才能重新拾起,你是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你被你的贪欲所害,你应该把服刑化作人生的修行,找回迷失的自己……民警的一席话使他醍醐灌顶,他深知自己不能再沉沦下去。
在改造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每年通过3门以上的成人自考考试科目。近一年来,自学完成了国家注册税务师的全部课程。他还积极参与创作罪犯题材的诗歌、小品、情景剧等,并在监狱内外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获得省监狱管理局通报表扬,并被省监狱管理局出版的《忏悔录》一书收录。
诸多踏实改造、积极进取的现实表现,王某获得了崇州监狱离监探亲的行政奖励。
王某为女儿梳头
当他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家时,家还是原来的摆设,只是多了一些伤感,他轻轻为两鬓斑白的父母拂去了满面的泪水,同掩面而泣、坚强的妻子深情地拥抱在一起,懂事的女儿久久抱住七年未陪伴她的父亲嚎啕大哭。他看见女儿成绩优异,还获得了很多的奖状、奖杯时,他禁不住哽咽难言。既有欣慰更多是自责,他自责家人为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身陷高墙的他,看到太多因为一次贪婪、一次冲动、一次好奇就以身试法、身陷囹圄的人,在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的同时,也让亲人和自己一起付出惨痛的代价。
王某重回曾经的讲台,用自己的经历来警示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这对他自己来说是人生的一份重要回忆,也是一场莫大的洗礼,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
在现身说法的最后,他这样说:我所住的监舍,透过窗户就能看见远方的景色,就那么触手可及的距离,中间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当我们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已不再年轻。对每一名罪犯来说,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接受惩罚。我能放下所有的担心与愧疚来面对大家,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放下自己那些可能存在的不切实际的冲动、欲望、好奇和想象,敬畏法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