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服刑父亲等待为儿“续命”,福建监狱民警和坚强母亲称“决不放弃”

2017-12-29 20:20  来源:福建监狱局、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28日,一则《白血病儿期待服刑父亲骨髓救命 司法部特批“千里调犯”》的新闻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目前,身患白血病,年仅5岁的男孩龙龙,和龙龙的母亲黄琴,正在福建省福州协和医院血液科小儿病房接受化疗。

  命运多舛的一家子

  “不知道为什么,苦难一直伴随着我这一家人。”32岁的黄琴,看起来将近50岁,她一边俯下身体给5岁的儿子龙龙举着雾化瓶,一边轻声低喃。面对记者的来访,她的眼圈发红,眼眶里有泪水不断打转。

  自今年1月,年仅5岁的儿子查出急性白血病后,这位年轻的母亲曾经几度精神崩溃。龙龙的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采样,母亲和姐姐接连配型失败。黄琴形容自己“听到消息时已经腿软,当时几乎流干了眼泪,站都站不起来。”几经辗转,儿子与在监狱服刑的父亲配型成功,这成了她和儿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幼小的龙龙静静蜷在病床一边,脸色蜡黄。化疗阶段,他一天要打34支吊针,低烧、呕吐、水肿和全身疼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生病让他变得寡言少语,在他少有的清醒时刻,他会默默看着手机里和爸爸的合影发呆。

  民警:陈宽是个误入歧途的浪子

  孩子的父亲陈宽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福建省福州监狱狱政科科长张学武说:“2016年,陈宽因轻信朋友谗言误入歧途,犯诈骗罪被判刑8年3个月,在河南第一监狱服刑。服刑期间,家里没有劳动力,远在福建南安的妻子黄琴只能带着儿女打零工艰难度日,饱受白眼。

  陈宽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几年前,陈宽的父母都因癌症去世,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大女儿出生时患有先天眼疾,不治疗可能会有失明的风险,陈宽和黄琴举家借债,才保住了女儿的眼睛。

  “嫁给他的时候就知道他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是不管日子有多难,我只想找一个人来保护我。”黄琴与陈宽自由恋爱相识相爱,两人感情一直很深。丈夫的入狱“来得太突然”,但妻子坚信,他只是因为“穷怕了”,一时糊涂,才轻信朋友谗言误入歧途,坚信丈夫本质并不坏,是可以改造好的。

  病友:黄琴是个坚强的母亲

  黄琴所期待的来自丈夫的“保护”,却因为家庭不断变故,在苦难中不断“缺席”。自陈宽入狱,这个家庭连遭重创。

  2016年9月,黄琴生下了一名男婴,但因羊水过少,孩子抢救4天后不幸夭折。丧子之痛,让黄琴悲伤又充满遗憾——“都是因为他不在家里,如果有人在家照顾我,这个孩子根本不会没。”坐月子没人照顾的黄琴每每谈起这事,总是一脸的忧伤。

  家中债台高筑,二儿子龙龙又因病入院,为照顾儿子,黄琴无力再打零工,家中的最后一点经济收入也断了,几乎是有了上顿没下顿,榨菜、稀饭、方便面对付着果腹是经常的事。

  住进福建省福州协和医院血液科后,每日的治疗费用需近2000元,东挪西借一直欠着医院的帐,还好福州监狱的民警前期捐助了一些善款,但还是入不敷出。龙龙的后期化疗和移植大约需要花费60万元,对于已经欠下几十万外债的这个穷苦家庭来说,无异于是个天文数字。

  同室的病友得知黄琴的情况后,经常会分一些吃的给她们母子,说黄琴虽然艰难困苦,但性格开朗,快言快语,是个坚强的母亲。

  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有不少人劝黄琴“别治了,带孩子回家吧。”但黄琴说,“我已经失去一个孩子,这一次,我无论如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救回他。”

  福州监狱监狱长曾文嘉、副监狱长安建国等领导也表示,为了教育感化陈宽,司法部微信公众号、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和福州监狱已联合人民网、腾讯网、今日头条、澎湃新闻、海峡都市报、福州市晋安区慈善总会、红苹果公益、福建省互助大军公益等媒体和慈善机构向社会发起募捐活动。只要有一丝希望,监狱民警会全力以赴配合,帮助他们一家走出困境。

  如果你想帮助这个命运多舛的一家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捐献爱心。

  点击捐款>> 助力挽救孩子的生命

  (文/傅仰颖 许海峰 图/张子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