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起床了,今天要去看爸爸哦。”
早上8点,家住复盛镇祥韵家园的涂小红走到自家客厅边上的一张小床床边,她掀开蓝色的被褥,将被窝里早已睡醒的文文(化名)慢慢地扶起来。20多平米的家里,安放在角落一米高的蓝色氧气瓶非常醒目。
“我的幺儿,今天我们要跟爸爸一起拍全家福,开不开心。”
文文没有讲话,脸上的表情也很平静,只是想用脸去靠近涂小红的脸,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涂小红看了看窗外,喃喃自语到:“今天好大的雾哟,肯定很冷,要给娃儿多穿点。”她跪在床边,拿起旁边的毛衣准备给文文穿上,当穿至衣袖时,文文轻微地将手递给涂小红。
花了十分钟,涂小红给文文穿好了外套和裤子,接着涂小红拿出口水巾围在文文脖子上,并准备好吸痰用的器具。涂小红先后熟练地将吸痰管插进文文喉咙和鼻腔,右手不停旋转,文文喉咙里的咕噜声愈发明显,尽管因为刺激文文眼中泛泪,但文文没有丝毫抵抗。因为一天吸痰20至30次,文文已然习惯。
吸痰结束后,涂小红用小碗盛了一碗早已准备好的热气腾腾的汤泡饭,汤是她昨天用排骨和薏仁熬制的,涂小红用勺子一勺一勺将米饭送到文文口中。
“文文,古叔叔来看你了,好好吃饭,等下我们坐车车。”上午9点左右,复盛镇派出所副所长古金华来到文文家中,准备接她们母女俩到渝都监狱。等文文吃完饭后,古金华将文文从床上小心翼翼抱起,同时给文文戴上了帽子,然后把她报上警车。
12月19日,或许对于涂小红、文文以及文文父亲——正在渝都监狱服刑的邓某来说,意义特殊。
前往途中,文文依偎着涂小红坐在驾驶座后排,古金华时不时问涂小红:“文文需不需要氧气,晕车不?”
“今天文文的状态应该是最好的一天,一路上她没有咳嗽,嘴皮都是红润的,我能感受的到她内心是开心的。”涂小红回应道。
上午十点左右,古金华开车将涂小红母女送达渝都监狱。古金华用轮椅推着文文走过了监狱大门。
穿过新生广场,走进广场正对面的大楼,再拐进右侧走廊尽头的房间,穿着狱服的邓某在等着文文和涂小红。邓某见到有人来了,快步迎身上前,他从涂小红手中接过文文,双眼盈满了泪水,涂小红也难以掩饰不平的心绪,用手捂住口鼻啜泣。
文文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文文,2008年12月30日出生,出生后她就患有闭塞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心脏衰竭,身体一直不好,后来又影响了头部和神经系统,成了脑瘫患儿,目前还诱发了癫痫。
“我能感受得到她在跟病魔作斗争,但她从来没有哭闹。文文去年9月以前还能自己走路,现在已经不得行了,而且这个月全身抽搐得厉害。”涂小红有时希望自己能替孩子分担病痛,但她不能。
虽然涂小红与邓某离了婚,孩子抚养权也是判给的邓某,但涂小红说不能丢下文文,于是她辞去了工作,悉心照顾女儿,靠着低保维持生活。
随着文文九岁生日临近,而她的病情又每况愈下,涂小红希望能带着孩子到监狱和邓某拍一个全家福,作为文文的生日礼物。
古金华在得知涂小红的心愿后,想争取圆文文的梦,于是立即向上级汇报。最终渝都监狱开启了“绿色通道”,邀请涂小红以及文文来监狱进行亲情帮教。
“我已经服刑4年了,去年见到我女儿时,她还能自己走路。以前还能断断续续地听到她喊出爸爸两个字,现在也不能喊了,我很想听她再喊一次。”邓某亲吻着文文的脸颊,悲伤溢于言表。上一次父女相见,是在今年8月份。
2014年6月,刚从北京天河监狱转入重庆市渝都监狱时,邓某情绪并不是很好,对服刑改造时常有抵触,反叛意识强烈。而在通过渝都监狱2015年2月和6月分别对邓某开展亲情帮教和走访家属后,邓某才从最开始的抵抗逐渐转变成了现在的积极,主动要求参加习艺劳动。
“前年快春节的时候,看见家家户户都在灌香肠、做腊肉,而文文家里什么都没有,问涂小红是什么情况,她浅浅的笑道,我们不喜欢吃,然而眼睛却湿润了……”古金华在活动上讲话时数度哽咽,他在认识了这个没有结果仍然坚持的母亲、坚持服药不哭不闹的小女孩后,暗自下定决心帮助他们。
文文每隔几个月就需要从渝北一家医药公司更换一次氧气瓶,租车费加上氧气瓶费用需要100多元,古今华得知后主动承担起免费为文文更换氧气瓶的责任,逢年过节,古金华会带上月饼、粽子等节日慰问品去文文家拜访。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随着生日蛋糕上9只蜡烛被点燃,全场民警一边鼓掌一边为文文唱起了生日歌。随后渝都监狱二监区和江北公安分局分别给文文送上了慰问金,拍下了全家福。
“我要替文文感谢各位叔叔阿姨,感谢各位领导,一直以来对我们这个家庭的帮助,今天能让我们一家三口团聚,给文文过生,圆文文的一个梦。我特别要感谢古所长,如果没有遇到古所长,我们的文文绝对不会这么幸运。”涂小红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
“我让家人受苦受累,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我很后悔,今后我一定会相信政府,相信民警,认真改造,重新做人。”邓某抱着文文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文文,这是我作为母亲的一个责任,古所长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一直在带给我们这个家庭温暖。”涂小红一直充满着希望,正如她的微信签名一样,“不怕人生旅途多坎坷,只要坚强勇敢的踏过去。”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见习记者 赵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