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这里是“高原上的一滴眼泪”,蒙古语称之为“山脊梁上的湖”,它就是雪山、草原和蔚蓝湖水构成的绝美画卷——赛里木湖。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
优美的风景,吸引无数的中外游客来此游玩。在赛里木湖景区,每年慕名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达100多万人次。今年44岁的于鲁山,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公安局赛里木湖景区分局北门公安检查站站长。
1997年加入公安队伍,一直从事刑侦工作,2013年调入赛里木湖景区分局,2016年,北门公安检查站成立,他成为检查站的首任站长。
一天要换三四次衣服
“您好,例行检查,请出示有效证件。”于鲁山招手示意进站车辆停车,上前检查车辆、证件。
“由于海拔高,检查站又处于风口位置,每年10月站上的温度就达零下,风力经常在10级以上。”于鲁山回忆说,景区5月至9月是旅游旺季,为了确保每辆出入景区的车辆都能安全快速通过,检查站实行24小时工作模式,站里人手少,一个人一天要轮3次岗,一天下来就要站上十几个小时,体力消耗让人筋疲力尽,加上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一天执勤下来要换三四次衣服。
于鲁山说,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站里的小伙子们干劲儿、精神头都很足,自己也就感觉不到苦了。
每一个环节都要做细做实
“于站长每天晨会说得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做细做实。”站里的民警说。
8月5日傍晚,游客郜先生一家来赛里木湖自驾游,车辆通行时,于鲁山发现车辆左后轮胎瘪了,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帮助郜先生更换备用轮胎。因为风大寒冷,于鲁山又把郜先生年迈的父母请到室内休息,并让同事详细介绍景区周围路况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于鲁山负责的检查站,民警除了每天在站里执勤,还要负责对检查站周边游客及牧民开展治安防范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截至目前,检查站共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万余人。
群众满意是最好的锦旗
“对于景区民警来说,假日就是我们的‘战场’。”于鲁山说。
8月1日,来自浙江杭州的何先生带着妻子自驾游来到景区,一路游玩到达景区北门时发现燃油指示灯告警,车外天色已经黑了,还下着大雨,何先生焦急之下求助检查站。于鲁山得知情况后,安排何先生和他的妻子到休息室喝水取暖,并联系距离检查站最近的加油站工作人员送来了10升汽油。
旅游的人越多,需要帮助的人就越多,遇有高原反应的,我们是护理员;遇伤者病者,我们是医务员;遇有车胎爆裂、电瓶故障的,我们是修理员……我们是警察,是赛里木湖的守护者。这是于鲁山对这些年自己工作做的一个总结。
虽然检查站的工作单调又枯燥,但于鲁山和他的战友们却有着别样的生活。他经常带着战友们到草地上捡拾垃圾,与战友一起开荒种土豆、养鸡、养警犬,用独特的方法克服偏僻孤独、断水停电、无网、无电视等实际困难。
面对美丽的赛里木湖,望着远处的高山,作为儿子、丈夫、爸爸,作为人民警察,于鲁山明白再苦再累也要有人坚守,只为守护赛里木湖的一片安宁。
(记者 马建华 通讯员 李令婷 曹雪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