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被称为三大傣乡之一,进入10月,河道内水流充沛,傣族人民群众历来有下河捉鱼摸虾的传统。10月30日22时4分,正在边境维稳消防临时执勤点值班的耿马县公安消防中队副中队长田正军接到报警,称3名群众被困在南木算大桥往临沧方向100米左右的桥墩下,随时有可能被水冲走。接警后,田正军立即率领11名战友携带救援器材装备,迅速赶赴现场。经勘查发现,1名群众被河水冲走失踪,2名群众被困位置位于三个废弃桥墩下方的漩涡中,水流湍急,情况危急!
田正军命令勘查组在南木算大桥设立安全哨,救援组下河实施救援,其余人员在岸边协助救援。田正军带领瞿红林、专职消防员李发楠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快速游至桥墩附近实施救援,成功将2名群众营救至岸边。救援人员即将返回时,因河道上游下雨泄洪导致水位突涨、水流湍急加剧,在协助瞿红林、李发楠先行撤离后,田正军被河水中的渔网、电线绊住卷入湍急的漩涡中,年轻的生命被定格在27岁。
入伍9年来,田正军扎根边疆、爱岗敬业,勤勉踏实、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带领的耿马中队在2014年、2015年分别被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记集体三等功1次。他于2014年被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记嘉奖1次,2016年被临沧市消防支队记三等功1次,2017年3月在临沧市消防支队举行的冬春实战化比武中获得个人第三名,被支队表彰为“先进个人”。
“这场救援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10月31日,笔者在孟定消防执勤点见到了刚从医院治疗返回的李发楠,在10月30日的救援中他肺部呛水、脚踝受伤。回忆起当晚救援情况,李发楠说,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水位上涨得厉害,水流湍急,不断有旋涡在桥墩附近形成,水浪越来越大,每次大浪来袭,中队长都要叫他们的名字,命令他们抓紧防护。“死也要抓住!”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李发楠的脑海中。
3年前,李发楠加入耿马县消防中队后就一直在田正军带领下训练生活。他说,田队长人太好了,是真汉子,承诺过的事一定会做到。每次出警凯旋,田正军都会笑得像孩子一样,会让厨房给大家做好吃的,经常会掏钱给大家加餐买零食和水果。“队长对我们太好了,只要是家里有困难的,队长都会尽力帮助。”说着说着,李发楠掩面哭泣。
23岁的瞿红林也是当天参与救援的战士。他说,那场救援是入伍这些年来,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直到现在,他只要一闭上眼,脑子里就像被迫安装了一部放映机,一遍一遍回放救援画面,耳边不断回响起田队长鼓励的话语——“不要着急,坚持住,抓牢了”。瞿红林回忆说,下水不到10分钟,头盔就被洪水冲走了,在2个多小时的救援过程中,是田队长从未停止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
用血汗和忠诚书写青春
从8月21日到10月30日,近70天不休息,田正军日夜坚守岗位。消防工作对田正军而言,是他的信仰,一种救民于水火的职业信仰。
在不久前,以田正军为原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洞穴救援》被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评审委员会列为2017年度微电影表彰提名。当身边的领导和战友以“男神”称呼他时,田正军总是羞红着脸说:“没那么厉害、没那么帅,我可不是英雄。”戏内,别人演绎着他;戏外,他用血汗和忠诚撰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剧本,塑造着不可替代的自己。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田正军主动向组织递交了参与鲁甸地震救援的申请,赴灾区参与救援。在抗震救灾中,他冲锋在前,每天徒步近30余公里穿梭在重灾区,搭建帐篷、疏散被困群众,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为前线战友解决后顾之忧。
舍小家顾大家,把青春年华奉献给第二故乡
年仅27岁的田正军风华正茂,是父母和妻子的精神支柱,但他毅然背上行囊,远走他乡来到耿马,用热爱家乡的热情,深沉守护着第二故乡。田正军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坚守边远艰苦地区。结婚近两年来,夫妻二人一直两地分居,作为独子更谈不上在父母身边尽孝。
“何谓七夕?一惜父母,二惜妻儿,三惜兄弟姐妹,四惜同学朋友,五惜帮助过你的人,六惜不离不弃的贵人友人,七惜缘分!人生短暂,勿忘珍惜。感谢一直有你。只要你开心,我便快乐,因为我的心里只有你,你是我生命的另一半,以后我们还有很多日子要一起过……”这是今年七夕,田正军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段话。从中可见,他对妻子的爱意满满。
“你每次都说等有空再说,什么时候才有空啊?什么时候你才回来啊?”这个问题对于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的田正军妻子来讲,更多的时候是自问自答,明知道没有答案却每次打电话都要再问一次。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问答中,分隔两地的一对爱人,她对他,从不解到理解、从埋怨到支持,用朴实无华谱写着美丽的爱情童话,被支队官兵传为美谈。
“田正军不仅自身过硬,还带出了可以信赖的队伍。”这是支队领导在耿马中队表彰大会上说的话。在临沧工作的4年时间,田正军带领耿马消防中队参与处置警情294起,抢救被困人员18名,抢救财产价值400余万元。这一次次战斗、一组组数字,反映出他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通讯员 章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