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与小女孩“警警”微信视频 “叔叔好……”稚嫩的声音、甜甜的问候,让南岸迎龙派出所民警王力力和同事们无比开心激动。10月31日,贵州一岁零两个月的女孩“警警”和迎龙派出所民警通了微信视频,用她充满童稚的声音向警察叔叔问好。这个曾经被多家医院宣判活不了又被父亲遗弃的女婴,在民警的帮助下顽强地活了下来。看着孩子能够正常走路说话,回忆起救助往事的王力力欣慰又心酸。烈日下传来啼哭声 2016年8月15日下午,烈日曝晒,热浪炽烫,人们都躲在室内吹空调,山村的道路上少有人走动。下午4点过,村民王某在离迎龙高速路口约300米处行走,突然听到几声婴儿的啼哭声。王某吓了一跳,立即四处张望,最后他在附近一个垃圾站旁发现了一个婴儿。
去年夏天孩子的照片
这个被放在垃圾站旁草丛里的婴儿被一张鹅黄色的小绒毯包裹着,脖子边系着粉红色的毛巾。婴儿紧闭着双眼,哇哇地哭着。王某用随身携带的雨伞给孩子遮阳,接着一路小跑来到不远处的一户农家乐请求帮助。农家乐的严老板和厨师小王连忙跟随王某来到婴儿旁边,并将婴儿抱回家里,又沾了一点蜂糖水摸在婴儿的嘴边,婴儿抿了两下嘴,停止了哭泣。
婴儿腹裂肠子外露
王某和严老板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迎龙派出所接到电话后,王力力很快来到了农家乐。查看了婴儿情况和随身携带的衣物,除了包裹婴儿的一个毯子和一条毛巾外,还有120元钱,没有其他身份信息和父母留言。“看起来应该是刚出生没几天,肚子有一些红红的肉状物,也不知道是什么。”
民警和医护人员合力救援
很快附近医院的急救车来赶到现场,医务人员迅速开展救护工作。当医护人员打开婴儿的包裹时,发现女婴腹裂,部分肠子暴露在肚皮上方,属于缺陷婴儿。医护人员希望转院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在民警和东南医院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婴儿被立即转送到重庆市某医院。
辗转找到婴儿父母
婴儿送走后,王力力立即着手查找婴儿父母。向王某和严老板详细询问了婴儿的发现、保护等细节,以事发地为中心,走访了周边村庄和群众,想从群众的言谈举止中查获蛛丝马迹。派出所还组织人力赶赴附近的东南医院、南岸区第三人民医院、迎龙镇卫生院、峡口镇卫生院,查找近日有无出生类似婴儿,均未有结果。正在一筹莫展时,送婴儿去重庆市某医院的民警传来好消息,原来该婴儿当天上午曾经在该院就诊过,并提供了婴儿母亲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还好医生对孩子有印象,不然很难帮孩子找父母。”当王力力打通婴儿母亲的电话时,电话那头传来一位男士的声音,声音中带着哭腔。听到来是迎龙派出所民警时,对方似乎明白了一切。“当时他正在回贵州的高速路上。”王力力回忆,男士声音嘶哑,说无能为力,丢下孩子也是迫不得已,并急切地问婴儿现在在哪里。当告诉他婴儿被送到重庆市某医院后,他说马上赶回来接。第二天时早上,婴儿的父亲杨某急匆匆来到了南岸区迎龙派出所来接自己的孩子,并讲述了丢弃婴儿的前因后果,原来杨某和妻子是贵州省人,8月14日下午,妻子提前一个月早产生下一女婴,医生抱出婴儿后,说孩子先天性腹腔缺损,肠外露,让他赶快转院。婴儿先后转院到贵州当地的大医院,得出的结果均是技术不够,费用极高,做了手术也不敢保证孩子能活多久。杨某和亲戚决定将孩子送到重庆来医治,希望有奇迹发生。结果,重庆医院的诊断结果和贵州各医院相差无几。医院的诊断让杨某一家人彻底绝望了,在医院门口痛哭一场后便决定往回贵州赶。在途经迎龙收费站附近时,杨某发现婴儿裸露的肠子流了一些黄色的液体,呼吸也十分微弱,判断婴儿快不行了,杨某遂决定将孩子丢弃到附近的村路边。
劝孩子父亲去上海治疗
8月16日下午,杨某在接受了派出所的调查询问,因婴儿需要救治,在出具了相关手续后,他接走了婴儿。杨某承诺,他会安全把婴儿带回家。妻子产后大出血一直昏迷没醒,哪怕孩子有缺陷也要让妻子醒来后看一眼。
“工作五年多,其实碰到这样的事不多,加上自己也有个两岁多的孩子,还是想帮帮。”看着孩子回到父亲的怀抱,王力力被触动,他不停安慰婴儿父亲,同时四处问朋友,也让朋友帮忙打听,终于有朋友给了个建议“去上海看看吧”。
民警王力力和同事查看“警警”的照片王力力把这个建议转告婴儿父亲,之后不久,杨某真的带着孩子去了上海一家医院治疗。
“今天在上海,医生说有希望。”
“孩子的肠逐渐往回缩。”
……
王力力和同事们给孩子取名“警警”,除了打电话询问,断断续续两个月里,他也在孩子父亲的朋友圈里关注着“警警”的情况。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当初小小的婴儿已经可以说话和走路,除了不能吃含糖多的食物其他和一般孩子没有大的区别。视频里,孩子妈妈抱着“警警”一字一字的教着孩子“叔叔好”,给民警看孩子在地上慢慢走路的样子。看着乖巧可爱的孩子,王力力很欣慰,“劝说的话没有白费,帮助也没有白费。” (记者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