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10月23日电 (记者 黄海英)10月23日15:00,十九大新闻中心将在梅地亚中心二楼新闻发布厅举办第六场记者招待会,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介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大气十条今年进入收官之年,但我们也看到,有些地方包括北京这样的重点城市,可能离目标还是有差距的,请问环保部有什么后续措施?今年进入秋冬季以来雾霾天气不见减少,是不是关停力度不够?还有没有其他更有力的措施?”
“大气十条是2013年9月份制定发布的,到目前为止整整4年多一点的时间,应该说4年多的时间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也说明大气十条确定的思想和方向是对的,路径和措施是对的,执行也是非常有力的。”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说。
李干杰说,三组数据可以表明“大气十条”的成绩:一是全国338个地级城市,因为大气十条对338个地级城市考核的是PM10,2016年相比2013年PM10下降了15.5%;二是三大区PM2.5的平均浓度,2016年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33%、31.3%和31.9%,京津冀是33%,长三角是31.3%,珠三角是31.9%;三是有关优良天数和重污染天数的比例,通过四年的努力,优良天数的比例从60.5%增加到74.2%,增加了13.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从8.6%下降到3%,下降了5.6个百分点。“从这几组数可以充分显示出大气十条实施四年以来成效毫无疑问是非常显著的。”
“但与此同时,确实我们现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李干杰说,大气污染防治归纳起来最起码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总体来讲,污染还是很重的,空气质量很不理想,离老百姓的期待和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全国338个城市全年达标的只有84个,比例也就是近1/4,只有24.8%,全国PM10平均浓度是82微克每立方米,标准是70,超过标准17.1%,PM2.5去年平均是47,标准是35,超标34.3%,所以这个总体来讲还是非常严重的。
二是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污染程度更加严重,比方说华北地区,京津冀及周边,尤其是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并且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尤其是去年冬天。
三是三大结构尽管有一些改变、改善和进步,但总体上还不特别理想、明显。一是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在其中占的比例太高;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比重仍过大;三是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运输结构。
四是在企业遵纪守法方面,依法达标排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企业的守法意识不强,违法违规问题严重,超标排放的情况比较突出。
五是工作压力没有效传导到位,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上边很重视、着急,但是下边就未必那么着急,我们的一些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地见效。
“这些问题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并且在一些地方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同时,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决把今年的这场收官战收好、收圆满。”李干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