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山西省临汾、吉县的党政部门收到来自陕西省延安市及延长县党政部门的感谢信,感谢营救遇险群众的山西干部群众以及广大公安民警。
10月7日17时35分许,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黄河壶口瀑布上游河段,一艘载有延长县9名群众的船只突然失去动力,被滚滚黄河水冲到了延长县雷赤镇南河沟社区河段。这一河段毗邻吉县文城乡仁义村,船已搁浅在黄河河道中部多时,因船民无法自救,请求山西公安机关给予紧急救援。
警情就是命令!很快,在吉县公安局值班领导的带领下,在岗的治安警、巡警、消防、交警、特警等警种力量及各种救援设备迅速向事发地集结。
一场长达21小时的绝地大营救随即展开!
黄河水滔滔,雨夜救援受阻
国庆中秋假期,闻名遐迩的壶口瀑布吸引着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由于应急预案完备,接到报警后,吉县公安局立即发出应急救援指令,执勤结束刚要返回的消防民警费永荣,立即调转车头奔赴现场;在景区趁轮休间隙吃晚饭的交警李鹏,扔下碗筷立即奔向一线;文城派出所在岗民警,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搜寻搁浅船只……
9名群众的安危,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吉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紧急赶来了,临汾市有关领导也下达了指示……
夜幕降临,雨不停地下着,水雾越来越大,黄河两岸的能见度仅有三四米。吉县公安局局长曹国刚坐镇指挥,先期到达的60余名当地警力,迅速投入紧急救援的方案研判中。
看似平缓的滔滔河水下,其实沟壑纵横、暗流涌动,水文状况十分复杂。
消防民警费永荣腰系绳索,奋勇泅渡,努力向被困船只靠近,可是刚进入河中50余米,水已没及腰部无法站立,前方指挥部立即派人将其拽回。此后,多名消防官兵又连续两次尝试驾驶冲锋艇,逆流强冲以靠近被困群众,但水流湍急,为防止造成新的不必要伤害,只能折返。
与此同时,就在山西警方紧张有序地救援过程中,黄河对岸的陕西延长、宜川两县警方也都闻警而来,两地公安机关领导带着警力、设备,跨过黄河大桥紧急驰援。
两省救援力量的会合,使救援力量壮大,并且迅速成立了新的现场联合指挥部。新成立的两省公安救援指挥部一方面紧张会商一切可能的施救方案和措施,一方面安抚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陕西警方提出的无人机投递绳索和直升机救援方案,由于天黑风大,阴雨连绵,不具备飞行条件而暂时搁置。此时已临近午夜,气温骤降,经前方联合指挥部认真研究,决定所有救援人员等待天亮,继续行动……
几度变更救援方案,9名群众成功获救
10月8日凌晨5时许,天微亮,前方联合救援指挥部又立即行动起来。
延长警方开始尝试无人机投递绳索,不料绳索浸水变沉,反而把无人机拖拽下来。两次起飞,均未成功。
在此危急时刻,黄河上游又传来了“万家寨水库泄洪”的消息,这给救援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巨大压力。据测算,水库泄洪河水预计到达事发地时间为10月9日凌晨2时。这意味着救援时间又大大缩短,施救进程必须加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被困了一晚上的船上群众,不停地发来信息:“实在坚持不住了,快救救我们!”
刻不容缓!10月8日上午,两省三地各救援力量又不断尝试着进行人工橡皮筏、冲锋舟、泅渡投递绳索等多种施救办法,先后12次尝试接近被搁浅船只……眼看多方施救无望,此时由吉县公安机关紧急协调的另一支当地社会救援力量赶到了。
素有“摩托飞跃黄河第一人”之称的当地青年朱朝辉,自幼在黄河边长大,十分熟悉和了解这一河段的黄河水性。他带着人手和冲锋舟赶到后,马上提出了从上游顺流而下接近被困群众的救援新方案。经前方联合救援指挥部反复论证,认为这一方案可以尝试。
当日水情日报显示:此段黄河水流量为每秒700立方米,水流很急。
14时10分,朱朝辉带着一名助手,借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势,勇敢地驾驶冲锋舟从上游顺势而下,成功靠近搁浅船只。至14时30分许,分三次将9名群众成功救出!
“既然我参与营救,就一定要全力以赴。”事后,朱朝辉告诉记者:“这是我参与的第三次警务联动救援,刚开始我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因为黄河水流太急,乱石太多。救援过程中,冲锋舟螺旋桨被石头打坏,动力严重不足,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把人救上来了,付出就是值得的!”
至此,历时21个小时的黄河生死大营救获得了成功。
400米宽的黄河,两岸顿时一片掌声,这是在向那些彻夜未眠、英勇无畏、奋力施救的200余位警民送上的深深赞许。
作者:本报记者 胡建华 李吉莲 通讯员 陈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