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今日上午,公安部第二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刘忠义、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西山派出所民警黄文祝、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李浏华、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大队长朱建民,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朱振龙获全国“公安楷模”;生前系四川省布拖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贾巴伍各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
刑侦专家——刘忠义
刘忠义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
刘忠义介绍日常工作时说,平时在公安部里按职责分工处理日常工作。国内发生危害大、影响大的案件,根据领导指派和工作需要,赴各地指挥、指导、协调案件的侦办工作。
在谈到“破案进入僵持阶段时的心情”时,刘忠义表示,“压力当然大,侦查破案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工作要细之又细,同时我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有全国警队的后援,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只要你爱这个国家,对人民有感情,破案就会有动力,就会和同事们一起奋力攻坚克难,达到预期目的。”
刘忠义认为,作为一名刑警就应当担当。冲锋号一响就要立即冲上去,一起案件影响的往往不只是一个或几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必须尽快侦破。无论案件多难、多复杂,都勇于承担,绝不推诿。
爱民模范——黄文祝
黄文祝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西山派出所民警
活动现场,主持人提问,“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您成为了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
黄文祝说,“社会民警的工作非常平凡、非常琐碎。有同事问我有什么工作窍门,我觉得就是一句话——情到深处事不难。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只要对群众动真感情,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群众也会真心地支持你、拥护你。能得到群众的喜爱,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一位少数民族市民来到活动现场,他说,“和黄警官认识十多年了,他为大家做的好事,比戈壁滩上的红柳还要多。我的孩子们都是在龚村长大的,他帮助我的孩子上了北京的小学。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几次找到市场为我们争取了摊位,还帮我们联系了住处。我最感动的是,不管什么时候去警务站,他都在那儿,永远是那么热情。他对我们是真好,龚村警务站就是我们在北京的家。对于黄警官这样的好民警,我们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他、尊敬他、感谢他。”
缉毒利剑——李浏华
李浏华 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
李浏华的战友李文刚在现场介绍说,九年来,他们共查获毒品案件4500起,其中武装贩毒案件12起,缴获枪支16支,但是没有一位战友因此而流血牺牲,这才是最值得他们骄傲和自豪的。
当李浏华被问到“支撑他和他的战友坚持下来的信念是什么”时,李浏华说,他们只有坚守在这里,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境外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流入中国内地,就是这样的信念在一直支持着他们。
李浏华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缉毒队员,最重要的特质是要坚韧、勇敢、敬业,最关键的是要敏锐,要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洞察和捕捉到毒贩透露出的每一丝信息,快速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
在女查缉队员杨倩倩眼中, 李浏华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指挥员和战友。杨倩倩说,“在生活中,他将我们的警营文化搞得有声有色,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带领我们一起出操,打篮球,跳舞,种花栽树,让我们在这个艰苦的环境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排爆专家——朱建民
朱建民 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大队长
朱建民现场给大家介绍,排爆服是排爆人员的防护服装,包括头盔、面罩、活领上衣、裤子、护脖板、护胸板等。排爆服由凯夫拉纤维组成,重量大约在35公斤,能够防护爆炸后产生的超压、碎片、冲击波,一定程度上对排爆人员进行保护。
在被问到“每次穿好防爆服,走向爆炸物时,在想什么”时,朱建民说,公安排爆工作特别需要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因为这项工作中深藏着太多的未知。他说,现场不可能给他们任何改错纠错的机会,他们的工作不能赌,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所以我每次进现场前,都要叮嘱自己,要以工作绝对的安全,确保百姓生命财产的绝对安全”。
朱建民介绍,良好的心态是优秀排爆人员必备的素质。因为受过最严格的专业训练,必须具有胜于常人的坚强心态。他们进场工作时,不能有心理压力,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平心静气地进现场,全神贯注地进现场。
朱建民的爱人王艳秋今天也来到现场。王艳秋介绍,朱建民做排爆工作一直瞒了她10年。王艳秋说,“以前许多个晚上,被紧急叫走,我都问他,他只说‘单位有急事’,却从不肯说实情。偶然一次,我才从他战友那里知道他干排爆。我清楚他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危险,虽然很担心,但我知道他干的是事业,是为国家、为百姓干的事业,他想干的事儿,我都支持他。”
积案克星——朱振龙
朱振龙 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2013年以来,朱振龙直接参与破获案件达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其个人抓获命案逃犯占到鸡西市全市命案抓逃总数的44%。
当被问到“是怎样一种信念支撑他风雨兼程、锲而不舍”时,朱振龙说,“每当我翻读这些卷宗,那些受害人的痛苦遭遇特别是受害人的家人、那些孤儿寡母在承受无尽的痛苦,都让我感同身受。将这些逍遥法外的恶果制造者抓获,不仅仅是我们警察的职责,更为了抚慰受害家属的心灵,告慰不幸的逝者,捍卫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朱振龙表示,一名刑警需要具有的品质是,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谋定后动。
特别致敬:缉毒英雄贾巴伍各妻子:女儿想爸爸就会看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
贾巴伍各(生前系四川省布拖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
贾巴伍各的妻子杨翕娴
2017年6月14日上午9时许,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机关搜捕“6·10”爆炸案犯罪嫌疑人阿约干子的行动中,警方遭遇藏匿高山岩洞的犯罪嫌疑人开枪伏击,贾巴伍各负伤后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4岁。
杨翕娴讲述贾巴伍各生前经历时说,他从3岁就开始割草、放牛羊、做农活,在12岁时走出大山,踏上求学之路,这一路上充满了坎坷。由于贾巴伍各读书晚,只能直接从四年级开始读,即使这样跳跃式的求学,他还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泸州警校。杨翕娴说,“我们就是在学生时代相识、相知、相爱的”。
杨翕娴介绍,2008年,贾巴伍各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禁毒工作尤为复杂的国家级贫困县布拖县的基层乡镇派出所开始了他的警察生涯。这一干就是十年。杨翕娴说,“对我来说,我与他虽然同样是80后,他从童年时代就与我们大部分人不同,他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山里娃的生活,没想到连他成人后这短短的时间也会与我们如此相差甚远,不是徒步十小时去深山老林捣毁毒品种植地,就是调节老百姓矛盾,再不就是夜里出警解决暴力事件,带回家的总是脚上的血泡,手上的骨伤……看的我一次次的心痛如绞。”
贾巴伍各牺牲的时候,他的女儿刚上幼儿园,小儿子还未满两岁。杨翕娴说,“姐弟俩只知道爸爸去抓坏人了,现在爸爸的形象已经永远定格在‘黑猫警长’上了,女儿为了爸爸是个人民警察而骄傲自豪。儿子也晓得爸爸是警察,看到警察或警车都会喊爸爸,前段时间儿子生病,晚上说梦话都在喊爸爸,说爸爸抱爸爸快回来了。女儿因为去参加了爸爸的追悼会,可能也晓得爸爸不会再回来了。她有一次问我我想爸爸了怎么办,我告诉她,看见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没,那就是爸爸的眼睛,他在天上看着你们姐弟健康快乐的成长。”
今天,是贾巴伍各离开我们的第117天。杨翕娴想对丈夫说,“你来于自然回归于自然,你和犯罪分子进行搏斗而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好我们的父母和孩子,希望天堂没有毒贩,愿你在天之灵保佑天下的人民,天下的公安,天下公安的家属都平平安安。现在天气也变凉了,你最怕冷了,要记得添加衣物。”
这,是一直无限忠诚的队伍;这,是一支正气浩然的队伍;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队伍!他们锋利如刀、坚稳如盾,挥洒热血,满怀赤城,将一方祥宁,视为光荣与梦想;他们践行法治、捍卫正义、剑胆琴心、铁骨柔肠,用双手传递大爱,用身躯搏击暗流,守护者人间灿烂的风景。他们是时代英雄,他们是公安楷模。
新平台,致敬公安楷模;新视角,点赞时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