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2日,全国来访接待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通报近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中国长安网记者 王蓉 摄
中国长安网记者 王蓉
“2016年,全国来访总量比2013年下降25.3%。”8月21日至22日,全国来访接待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通报近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据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舒晓琴介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召开全国来访接待工作会议”。
这五年,全国来访接待工作聚焦改革,全面发力、狠抓落实,办了不少事,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就来看看全国信访系统这五年都干了哪些事?
“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做”的信访工作怎么做的
国家信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恩玺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来访接待工作情况。据了解,各地把来访接待工作作为重要举措来抓,主要领导也要参与接访下访,包案督访。例如,天津、河北等地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负责同志带头接访下访,推动信访问题就地解决。山西、吉林等地建立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机制,推动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环保部、国家卫计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研究信访突出问题、部署接访和化解工作,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群众依法就地访,部门依法及时办”,依法逐级走访如何开展
2014年,国家信访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能,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使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及时就地解决。
国家信访局还研究制定了《来访接待业务工作规程》。上海、山东等地建立涉法涉诉走访分流机制,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问题。安徽、海南等地则着力纠正工作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江苏推行“群众依法逐级走访权益保障卡”等措施,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吉林、河南等地深入基层明察暗访、督导检查。北京、广西等地开展“和事佬说和”等工作,使矛盾在基层、在初始得到化解。上海、湖北等地依托信访大数据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建立起来了联合接待机制,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
来访接待窗口也要讲究“颜值”,新时期旧貌换新颜
各地各部门还从“队伍形象”上狠下功夫,全面展示新时期来访接待窗口新形象。河北、内蒙古等地通过建设高标准接待大厅、推行“双屏接访”、实行“视频接访”等措施。湖南、陕西等地通过举办讲座、案例分析、上门指导、跟班学习、业务竞赛等方式,提升业务能力。国家信访局对接待大厅实施了升级改造,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等活动,制定接谈员“三严禁”“四规范”“五不准”,全力打造一流窗口形象。
信访工作是涉及民意的晴雨表。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访接待工作有着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引导群众最有效的独特优势。只有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纾解群众心结、真心维护群众权益,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才能处理好每一件来访事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断增强获得感。
舒晓琴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来访接待工作将着力强化改革执行力,巩固拓展来访接待工作成果,提高来访接待工作水平,提升来访接待工作软实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来访接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