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前,杭城的锦绣繁华通过马可波罗的笔,以“世界上最美丽的华贵之天城”初登世界舞台,700年后G20峰会的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让全世界看到杭州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向创新活力之城大变身。
习主席说“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这里互联网龙头企业高度集聚,不断刷新科技技能,信息经济高度发展,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超50%,互联网和杭州已然融为一体。白娘子曾在断桥边千年等一回,而如今,杭州未等千年,就迎来了它的“良缘”。
杭州生活的小伙伴们也切身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我们的生活向线上转变,涉网纠纷越来越多,增长率超过300%。2015年8月正式上线“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由四家法院为试点,分别审理三类涉网纠纷及其上诉案件,尝试“网上纠纷网上化解”,成效初显,不到两年收案2万多件,当事人用“键盘”投票,蜂拥而至。也吸引了省内外其他法院的加入,网上法庭队伍不断壮大。
但随着试点的深入发现,网络的无边界和信息的快速传递对现有法律规定和审判方式提出更多挑战,现有的网上法庭已不能适应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发展,杭州互联网法院应运而生。
杭州互联网法院前期依托浙江省唯一的跨行政区划法院——杭州铁路运输法院开展试点,自2017年5月1日起,集中管辖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网络购物产品责任纠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在互联网上签订、履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小额借款合同纠纷、网络著作权纠纷五类案件,首月已收件超千件。
杭州互联网法院运用“网上诉讼平台”,提供“网购”般便利的诉讼服务。当事人使用手机号码注册账号后,根据指示一键式引入当事人信息、网上交易过程及表单数据证据,根据系统自动计算的诉讼费网上缴纳费用,短短5分钟内完成起诉立案。
被告接到系统自动发送的诉讼信息后,登陆系统即可进行答辩。举证及质证环节可实时在线进行,系统会自动提示证据交换动态。庭审以在线视频方式进行,当事人足不出户参与庭审,植入的语音识别系统会自动生成笔录,当事人在核对电子笔录后点击确认即可。
入驻平台的特约调解员,可根据后台数据相关资料,对案件进行多种方式的调解。网上诉讼平台还将对接相关征信平台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点对点”网上查控,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就这样,当事人“零在途时间”、“零差旅费用支出”,全流程在线,各环节连续留痕,轻轻松松解决了官司。
网络空间无远弗届,杭州互联网法院会继续向“网”发展,“未来将受理涉网人格权纠纷、域名纠纷和涉网行政纠纷等案件”。要揽下这些瓷器活,当然有拿得出手的金刚钻。
作为互联网审判的“先行者”,杭州互联网法院将用互联网方式审理互联网案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完善涉网案件的审判规则,弥补法律制度空白提供实践借鉴。
不仅如此,杭州互联网法院还将建立互联网案件大数据分析共享机制。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互联网企业及电商、金融园区预警法律风险,防范化解与电子商务伴生的各类跨境金融、跨境贸易、国际物流、仓储等新类型纠纷,降低电商参与者维权成本,为互联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支撑。
同时,人机结合将调解流程标准化、调解内容结构化,指导电商平台发生纠纷“内部消化”,融合调解、公证、仲裁等纠纷化解服务平台,形成各方协同治理的互联网“生态圈”。
同时,杭州互联网法院还将统一裁判尺度,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等“智能办案助手”,so easy实现快审快结、类案同判、一键归档!通过用互联网方式审理互联网案件的数据积累,涉网司法裁判结构化、标准化的明天值得期待。
杭州互联网法院将汇集各方之力,共筑未来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