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山东淄川,晴空万里。这里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故乡,享誉海内外的《聊斋志异》就出自这片热土。来自全国各地的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学员代表们来到蒲松龄故居,以虔敬的姿态瞻仰一代文豪的风采。在故居院内一口古井旁,山东省公安文联副秘书长朱国富看着井边斑驳的青苔说,我们是来寻找“灵气”的,一向声如洪钟的他轻声细语,好像怕扰了先人的美梦。不是故弄玄虚,所有参加活动的作家代表脚步都变得愈加轻盈。
虽然早已熟读《聊斋志异》,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还是在故居小书店里买了一套书,专门请工作人员盖上了纪念章,以此表达对这位文豪的崇敬。他说,好的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选择在这里开展活动,就是希望公安作家能够深入基层一线,从火热的警营生活中掌握、积累更多的素材,滋养、催生更加优秀的公安题材小说作品。
采访战友,记下点滴感人故事
一路上,鲁院公安作家班学员代表们谈论最多的是公安小说创作遭遇的尴尬,比如多数作品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情节轻人物等不足,再比如仍缺乏立足于文学高峰的精品力作。他们渴望通过这次活动寻找一些创作的原动力,他们更希望能在一个陌生的警队中找到创作的素材。
张店是淄博市公安局的驻地。应淄博市公安局的邀请,公安作家代表们参观了指挥中心、警察博物馆等,令大家交口称赞的是政治生活馆。这个面积560余平方米的场馆是党员日常政治生活的活动区域,其中设置有党史记忆、党员楷模、党章党规、党性体检、党内生活、党员阅读等6个展区,因“党”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为D,这里又被称为6D展示。淄博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警营文化建设,为了让更多群众理解支持公安工作,他们把人们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歌曲《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改编为《最炫防骗风》和《防火小苹果》,收效十分明显。
参观结束后,公安作家代表们分别采访了淄博市公安系统的先进民警代表。淄川分局般阳路派出所所长张栋第一个接受了采访。面对眼前陌生的战友,这位山东大汉“吭哧”了半天,憋出满头大汗,到末了,他说所有工作都是兄弟们一起干出来的,我们只是把该干的活儿干好了。天津作家王志云评价说,这可能是所有先进典型的共性,干工作是把好手,谈成绩就蔫儿了。
张国庆、蒋海云、董瑞光、库玉祥等公安作家也碰到了类似情况,他们采访了刑侦、经侦、治安等各个警种的民警,无论作家们如何启发,民警们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天津公安作家李晓重说,这些战友光讲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令人敬佩,越是这样低调,自己就越想去挖掘他们背后感人的细节,用作品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新疆作家张弛和常德丛采访的分别是一位中队长和派出所民警,当知道跟自己远隔千里的同行也是长年累月加班时,张弛说,边疆维稳一线的特警也好,沿海省份的社区片警也罢,他们都把青春献给了这身警服,他们无愧于忠诚二字。
采访过程虽曲折,但作家收获颇多。采访过后,他们跟此前素未谋面的战友成了朋友。作家们纷纷表示,记下战友的点滴暖心故事,才能对得起公安作家这一身份。
信心与恒心同在
在此次活动举办前,全国公安文联在持续推进公安文学发展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在诗歌、散文创作的扶持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此次,为了给公安小说的发展把脉问诊,强力推动公安小说创作,全国公安文联联系鲁迅文学院,选取部分小说创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在淄博集结,召开小说创作研讨会,希望以这种方式引导公安小说作家树立更高远的目标,树立向全国一流小说家看齐的雄心和信心,进而打造富有公安文化底蕴和公安职业特色的文学地标,鼓励公安作家开创属于自己的文学领地。
活动已圆满收官,相关策划业已启动。今年下半年,全国公安文联将组织“公安重大题材创作”、“精品长篇小说创作”等工程以及“文化扶贫”、“继承抗联精神,寻找最美森警”等主题活动,联系国家级报刊,重点围绕近几年涌现的先进典型,创作和推出一批有分量的优秀作品,弘扬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助推文化强警战略的实施。期待在接下来开展的系列活动中,能有更多反映警察职业品质和家国情怀的精品力作问世。
(初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