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做好“加减” 让驾车更加安全便利

2017-08-17 11:11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当前,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汽车增速、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到3.7亿人。与快速发展的道路交通环境相比,道路交通管理的供给侧结构并非完全适应,安全管理与服务效率之间的关系调整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领域的基本矛盾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特别是交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创新,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制约道路交通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相继推出了车检、驾考、互联网综合服务、跨省异地缴纳罚款、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动车号牌管理等一系列公安交管改革新政。

  公安交管改革大刀阔斧、“壳子”“里子”一起改,体现出制度创新的鲜明特点,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政策密集出台: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迅猛增长,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逐步暴露出网点少、排队长、不规范、不便民等“检车难”问题,有的检验机构检测工作不透明、不规范,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车检改革不仅是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的愿望。2014年5月,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围绕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推出18项车检改革新政。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可以牵动改革的“牛鼻子”。从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验、推行省内异地检车等服务措施,到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脱钩、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管、强化违规违法问题责任追究,车检改革成功打响了公安交管改革的“第一枪”。

  开弓没有回头箭。车检改革推出后,公安交管部门全面开启改革模式,一系列交管新政密集出台。

  2015年7月,公安部启动建设全国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驾考预约、办牌办证在平台上就能办理,机动车年检、驾驶证审验、交通违法记分在平台上随时查询……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10大类130余项在线服务,构建起“互联网+交通管理”新机制,可有效解决群众办事不方便、成本高、负担大等问题;

  2016年4月1日,驾考改革正式启动。小汽车自学直考、自主报考约考、异地考试办证、放宽残疾人学车考证……一系列改革举措精准落地,重大试点稳妥有序推进;

  今年6月,公安部部署启动机动车号牌管理改革,推广应用全国统一选号系统和号牌生产管理系统,保证选号公平公正、阳光透明;推出网上选号、“20-50选1”、置换车辆可保留原车号牌等服务新举措,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许多驾驶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攒了个假期拖家带口到郊外游玩,结果发生了轻微擦碰交通事故,紧接着报警、报保险、事故认定,等待时间非常漫长,心里觉得“堵得慌”。

  2015年11月,公安部联合保监会在10个省、区、市和3个地市试点推广公路和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改革,防范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撤除不及时引发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同时保障当事人公正快速地处理纠纷,解决公路和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处理和理赔周期较长、程序复杂的问题。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12月,公安部、保监会又部署将这一改革向全国全面推广,并逐步形成网上与网下相结合、自主协商与在线认定相结合的快处快赔服务体系,极大方便了广大驾驶人快速、高效处理事故和办理理赔。

  与此同时,公安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工作,当事人因交通违法被公安交管部门现场处以罚款处罚的,可以自愿选择代理银行在其他省份的营业网点缴款。

  公安交管改革在不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其中,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基层探索;既统筹推进,又重点突破;既在服务中推进管理,又在管理中完善服务。

  简政放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解难题

  改革没有禁区,改革就是要“动奶酪”,即便伤筋动骨,也是为了脱胎换骨。面对群众关于车检、驾考工作中“政企不分”的抱怨,公安机关不回避、不拖延、不推诿,主动去除部门利益,拿自己开刀,明确要求与机动车检验机构、驾校等经济实体脱钩,禁止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及其子女、配偶参与,坚决斩断利益链、打破潜规则,解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与591家检验机构、201家驾校脱钩,1217名民警及近亲属退出检验机构、驾校经营活动。

  驾考改革中,网上自主报考、自学直考的“两自”举措,改变了过去培训、约考完全由驾校包办的做法,实现了学员自主选择报考约考,不仅解决了过去群众排队长、约考难的问题,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废除了考试名额分配制,有效堵塞了报考约考中存在的监管漏洞,促进考试更加规范廉洁、公平公正。

  改革要算大账、算总账,就必须破字当头,有破有立。破的是只顾当下的藩篱,动的是眼前利益,立的是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观。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全面推进车辆检验机构社会化、市场化,坚持放宽搞活,引入市场竞争,打破驾校、考场等垄断格局,倒逼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优胜劣汰、公平竞争行业秩序的形成。

  同时,出台新的培训考试大纲,将提升驾驶人安全文明素质作为核心目标,从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着手,强化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着力提高驾驶人安全驾驶技能、增强安全文明素养。

  当然,简政放权不是简单地一放了之,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市场“守夜人”,既不能干市场的活儿,也不能弱化甚至丢了政府的责。

  驾考改革中,公安机关建立了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倒查的全过程监管机制,随机安排考试、实行考务公开等制度全部得到落实执行;启用了驾考考试监管系统,加强考试监督检查,严查违规考试问题,考试制度更加严密,考试过程、考试结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车检改革中,公安机关建立了信息化远程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已查处违规检验机构816家,撤销89家严重违规检验机构,车检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

  一切难题,只有在改革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公安机关特别是交管部门从简政放权的高度和视野,诠释着现代治理的基本逻辑,蕴含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明晰思路。

  一切为了人民:“加减”之间释放改革红利

  6月23日下午,武汉市公安局交管局武昌区交通大队办事大厅空荡荡没几个人。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当年大厅里人声鼎沸,群众下午来往往拿不到号。如今如此安静,简直是天壤之别。”

  5年前,武汉机动车迅猛增长,缴罚款难、行车难等问题成为车主、驾驶人的心头之痛。让政务多走网路,才能让群众少跑腿,武汉交警由此“触网”。5年来,车管驾管业务、智慧出行服务、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等,一项项业务被搬到网上、来到掌上;“互联网+”信号灯、车控网、交管数据大脑……“互联网+”的深度运用,给武汉交管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惠的是千千万万交通参与者。

  科技改变生活,智能带来便捷。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应用,为智能化交通管理平台建设和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启用互联网平台和“交管12123”手机APP,除语音服务类外的9大类124项服务功能已全部实现,累计注册用户1.1亿,提供各类服务3.63亿次,“交管12123”手机APP下载安装量超过1亿次。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承载改革意义的价值基点。公安交管改革在做好简政放权“减法”的同时,着眼便民利民的“加法”,持续推出一系列服务新举措,实现了业务就近办、异地办、网上办,破除了地域、时空、部门梗阻,有效适应了交通大增长、人员大流动的新形势、新需求。

  车检改革实施以来,各地加快检验机构布点建设,全国新增汽车检验机构2649家、检测线7782条,有效解决了检车难、排队长问题;8166万新车上牌免予检验,1.21亿私家车享受6年免检政策,1445万车主已在省内异地检车,群众检车更加便利,直接减少经济成本200亿元。

  驾考改革各项便民举措全面落地。自主报考有力推进,全国340个城市开通互联网自主报考约考服务,已有1.9亿人网上约考,实现考试资源公平分配;自学直考试点稳妥有序,天津等16个试点地区受理1.7万人报名,7887人已考领了驾驶证;437.2万人异地补换领和审验驾驶证,4.5万名上肢残疾人考领驾驶证,900多万60至70周岁老龄驾驶人不再进行每年一次体检;全国新增社会考场709个,县级考点290个,考试积压排队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与阿联酋、比利时、法国签署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

  公路和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全面推行。目前,各试点地区共建立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2071个,覆盖355个地市、1359个县市、8669个乡镇以及1475条国省道公路,处理交通事故500多万起,事故处理时间缩短80%,办理保险理赔时间缩短50%以上,事故定责、定损、理赔可在30分钟内完成。据初步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有4万余起轻微交通事故通过快处快赔解决,累计为当事人节省时间约40万小时,减少车辆排队等候时间约2万小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全面实施。目前,已办理跨省异地缴款业务431.4万笔,既提高了交通违法处理执行率,也减少了驾驶人往返异地的成本和负担。

  纵观十八大以来公安交管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减”之间既意味着制度的完善与提升,更意味着人民群众从中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这些,让人感受到坚定执着的改革力量,品味到普惠民生的改革情怀。(记者 蒋菱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