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逢春节都和父母去逛正月古庙会,这是我一年里最高兴的事情,因为可以吃到庙会上的石子馍。
浚县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时先用面粉配上盐、油、葱花在铁鏊子上制成饼胚,然后在饼中间加入肉馅,之后把饼放在铺满石子的平底铁锅上,用木柴烧火,待饼烤至七成熟时取出。然后,将饼切开小口灌入鸡蛋液继续烤制,两三分钟后,一个金灿灿、热腾腾的石子馍就出锅了。
刚出锅的石子馍就像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美得让人不忍心下口。外焦里嫩,肉馅和鸡蛋的香味混合着,吃进嘴里嘎嘣脆,香味回味无穷。吃过后再喝一碗蛋花汤,那叫一个爽。
每次去吃石子馍,我都要站在旁边呆呆地观看制作过程,那也是一种享受。庙会上人山人海,鞭炮声,叫卖声,相互交织,石子馍的香味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长大后,我上班离家比较远,平时工作忙,回家时间少。因此,逛庙会吃石子馍对我们家来说意义不凡,里面包裹的是对团圆的渴望。
前年年底,母亲突发脑梗住院了,当时我正在警校参加培训,为了不影响我工作,家里人没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一个月后,我在医院里见到了母亲,当时母亲已经不能开口说话,父亲也苍老了很多。那一年,我和父母没能逛庙会,但病床上的母亲用手比划着让父亲从庙会上买来石子馍,她依然忘不了儿子喜欢吃石子馍。
现在,母亲的病慢慢好转,生活也在一天天变好。石子馍伴着我长大,不仅让我尝到了食物的美味,也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李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