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失男孩被荷兰夫妻领养11年后回国寻亲 安徽省公安厅用七天“重牵”亲情

图为庐腊权与母亲、弟弟相拥而泣 张振雷摄
法制网记者范天娇
吴家兰哽咽地唤了一声“儿子”,抬起双手想要抱一抱庐腊权,但激动得腿脚一时不听使唤,迈不出步子。庐腊权见状,快步走到母亲跟前,一把搂住母亲,将站在一旁的弟弟也拉入怀里,久久不松手。
由于语言不通,比儿子矮半个头的吴家兰,靠在儿子胸前,将千言万语化为眼泪哗哗的流,很快将儿子的衣服浸湿了一片。本来见到母亲很喜悦的庐腊权,也百感交集了起来,笑着笑着就哭了。
11年后的今天,在安徽省公安厅的一楼大厅里,13岁的庐腊权飞越中欧大陆,与家人团聚了。遗憾的是,他的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
2006年1月31日,是吴家兰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当时,从老家云南到合肥打工的吴家兰,租住在合肥市南七附近,正忙着在家里做饭,突然发现1岁多的大儿子不见了。夫妻俩报了警,发了疯似的找孩子,却怎么也找不到。
然而,夫妻俩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庐腊权出现在合肥常青街道,后被送往福利院,再之后被来自荷兰的玛丽夫妇收养。
因为自责,吴家兰的丈夫郁郁寡欢,一直守在合肥,就想着能有天能听到儿子的消息。为了生活,吴家兰将小儿子托付给奶奶照顾,独自来到深圳打工。而在中欧大陆的另一端,玛丽夫妇从未隐瞒孩子的身世,得知庐腊权很想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后,便决定全家一起帮他寻亲。
今年7月20日,玛丽一家来到安徽省公安厅求助,寻找庐腊权亲人的下落。当天,省厅打拐办就对庐腊权进行了DNA检测,并录入打拐DNA数据库。次日下午,实验室就传来了好消息,庐腊权的DNA单亲比中云南籍男子王家金,但户口资料显示,王家金在2年前已死亡。其户口同户信息中没有妻子的任何信息。
“没有孩子母亲的信息,就无法找到其本人采集生物检材进行DNA鉴定,无法实现三联体比对认定。”省厅打拐办负责人唐庆美说,她与同事们没有放弃,经深度研判发现,王家金在合肥报警称自己儿子走失的情况,与庐腊权所在福利院提供的信息大致吻合,由此基本可以判定庐腊权就是王家金11年前走失的孩子。
但报警记录以及王家金当年的房东,都没有孩子母亲的信息,查找工作陷入僵局。安徽省公安厅打拐办遂与王家金家乡的云南警方联系,对王家金所有同户信息进行查询,发现其一个儿子为投靠亲戚,户口迁至的湖南平江县。发现了这个细节后,通过湖南省公安厅打拐办的协调找到了当地派出所,终于联系上了孩子的母亲。
7月23日,唐庆美和同事来到了吴家兰打工地深圳,采集了她的DNA样本,后采集了吴家兰另一儿子的DNA样本,结果显示比对成功,确定了吴家兰就是庐腊权的亲身母亲。今天上午,在安徽省公安厅的帮助下,吴家兰一家终于团聚。
“你恨我吗?”吴家兰搓着儿子的手,有些局促不安的问出了心里的担忧。一旁的翻译人员用英语重复了一边。
“no。”庐腊权摇了摇头,微笑地看向母亲。
法制网合肥7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