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个争分夺秒的救援现场里,在一次次呼啸而过的警车划破夜幕中,在一处处街头巷尾的执勤盘查时……闪耀着浙江公安民警护佑人民群众平安幸福的金色盾牌。他们,是新时期最具奉献精神的英雄群体。
不畏艰险 保一方平安
风里雨里,公安民警始终冲锋在最危险的一线,他们用鲜血乃至生命谱写出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环城西路和蓝天路交叉口,有人持刀行凶……”2013年9月9日凌晨4时许,接到110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睡眼惺忪的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段晓鹏一个激灵,从行军床上一跃而起,带上4名辅警直奔现场。
赶到现场,只见赤裸上身的歹徒挥舞着匕首,情况万分危急。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为了群众的安全,段晓鹏奋不顾身冲上去夺刀,不幸被刺中心脏。也许是上天眷顾,从受伤到奇迹脱险,他被宁波这座爱心城市汇聚的“正能量”满满包围……
和段晓鹏一样,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叶英在同事们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就是个天生做刑侦的料”,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去年8月,“拼命三郎”倒在了案情分析会议上。
那是一个闷热的上午,叶英在会议室召集各作战部门商讨案侦工作,中饭他吃了一碗泡面后继续开会。
同事们后来回忆,那天其实上午开会时叶英就有反常表现:手中的茶杯拿不住,握在手里的手机频频滑落。会议开到下午3点半左右,叶英的手机又一次掉了,捡手机时人摔在地上,他勉强站了起来,继续开会。没几分钟后,再一次滑倒在地,同事们立即将他送到医院。
“血压高达190,颅内出血面积4.6平方厘米,病人脑溢血,有生命危险,要立即抢救。”医生说。经过抢救,叶英终于摆脱了死神。
当G20杭州峰会召开的前一周,公安部宣传局局长特意前往医院为叶英授予个人一等功奖章。
他们用自己的坚毅与刚强,坚守着和平年代最具危险性的神圣职业。
心系群众 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提起临海市公安局大洋派出所“老尤警务站”民警尤学军,总要提到他的那辆“凤凰”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就像他的一块招牌。
这一两年“凤凰”自行车平日里更多是停靠在墙边,因为身体原因,尤学军无法长时间骑车,但偶尔他还会骑着它下社区,尤学军说:“不管多窄的路,骑车都进得去,没有距离感,大家不会把我当外人看。”
村民们遇到大事难事,特别信任这位社区民警。陈阿婆有一次因一件小事要给人赔钱,但身上仅有150元,当时她被对方拉住不放。尤学军刚好骑着“凤凰”路过,热心地为她谈妥价钱,还掏了几百元给她。经过这件事,陈阿婆只要一有事就找尤学军。
同样在服务上受到广泛点赞的还有新昌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梁晓丽。
为了方便第一时间解决办证群众的疑难问题和突发状况,作为大队长的梁晓丽坚守在窗口一线,一年52个双休日有40余个双休日在单位加班。
梁晓丽还揽下所有咨询电话接听和微信平台咨询回复的任务,并把咨询电话转接到自己手机上,当起了24小时的接线员。近两年来,她为申请人在线解答出入境办证问题4200余次,接听咨询电话1.3万余人次。
15年来,出入境管理大队共审核出境申请超过10万人次,由于她和同事认真细致的工作,使新昌的出境证件制证质量始终保持“零差错”,工作无投诉,队伍无违纪,成为全市出入境系统学习的榜样。在去年全市出入境系统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中,她的团队获得了团体第一名。
扎根基层 传递平安理念的社区“智多星”
“群众的安全就是我最大的专利。”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二级英模,被称为“防范第一人”的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海门派出所教导员阮林根,为了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与防范技能,组织开展了以平安啄木鸟、平安小雏鸟、平安路由器、平安好望角、平安广场秀为主要内容的“心防工程”活动,360度无死角地进行安全防范宣传,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民警不仅要当社区的守望者,更是百姓的贴心人。
“靠得住、信得过。老马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大家口中这个“老马”,是湖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龙溪派出所罗师庄社区民警马长林。
因“有本事”将原本混乱的罗师庄社区治理得井然有序,他的“马长林361°工作法”“马长林群众工作法”“马长林新居民服务法”成为民警的“经典教材”。
“这么多年,只要是听得到他广播的地方,大家可以放宽心、睡好觉。大家都习惯了‘老马广播’。”居民老徐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