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相约西子湖丨行走在拉卜楞(上)

2017-07-15 20:24  来源:“监狱记忆”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一)

  夏初,乘车前往甘南州夏河拉卜楞寺。

  过土门关就到夏河,这里的天气如同一个恋爱中的小姑娘,说哭就哭,说笑便笑。刚刚天空还阳光四射,白云在青山间宛如温和的羊群,一片一片连成羊毛垛,瞬时,山里一阵倾盆大雨,白茫茫的雨雾笼罩在蜿蜒曲折的山峦上。而仅仅不到10分钟,阳光又从云层里露出脸,像个调皮的孩子,把万道光芒洒向大地。

  拉卜楞寺,是一处要用双脚丈量,才能寻到它的神圣和神秘的地方。大夏河仿佛也生有缠绕土地的双腿,潺潺奔腾蜿蜒而来,在拉卜楞寺身边奔腾流淌,仿佛一条守护河。

  顺着大夏河,便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拉卜楞寺坐落在夏河县城的西北。下了车,步行走在去拉卜楞寺的街道上,似乎进入了图画中的色彩世界,我被眼前这个神奇城域中的房子吸引了。街道两边的房子,好像是为装饰而建,然而它的实用价值又不比其它任何房子差。房屋多呈大屋顶式飞檐建筑,多用白色、蓝色、红色、绿色勾勒墙壁外围边框,呈各种几何图样。又在墙壁中间绘制色彩鲜艳的“吉祥八宝”,有海螺、宝瓶、经轮、宝伞、吉祥结、金鱼、莲花、胜利幢等饰物。

  在夏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颜色呈现的美感包围。即使躺在房间的床铺上休息,仰面看到的白色屋顶也有用鲜亮颜色绘制的图样,而这些颜色让人看一眼,便能即刻让心情平静下来。整个县城中,墙壁上的美丽颜色,让走过这里的人们沉浸在安详之中。而这些颜色搭配产生的视觉效果,给人的印象,却又似乎不是偶然。

  在藏传佛教文化中,聪慧的藏族人将印度佛教改造成适合内地藏族人习惯的宗教,在藏族人“大圆满”的最高功法中便是“以意念领光”,用白、红、蓝、绿等光的颜色净心、调身。他们用光感来修炼佛法,这或许是这些房子上勾勒图画所用颜色最早的来源。佛教中哲学和美学的深奥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难点,而这些颜色似一曲曲轻轻吟唱的美妙音符,伴随着人们朝圣在拉卜楞寺的路上。

  (二)

  走在夏河色彩斑斓的街道,除了墙壁上美丽图画的颜色,更多的是街面上流动的深红。这些深红色从拉卜楞寺的方向涌来,又向拉卜楞寺的方向而去。很多身穿喇嘛教服的僧侣走在路上悠闲的身影,似乎身在尘世却又与尘世无关紧要。他们来去最终要奔赴的地方,便是夏河桥那头的“拉卜楞”。

  “拉卜楞”在藏语中是“僧侣们的宫殿”。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中,拉卜楞寺是西北地区最高的佛教学府,朝圣者终年不断,寺内的僧侣有时多达4000多人。而小小的夏河县城,也似乎是僧侣们学习佛法和研究经律最好的去处,这里保留了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有闻思学院、医药学院、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时轮学院,而这些学院除了研究佛教,还同时研究音乐和医药。

  佛学教人仁善,音乐让人快乐,医学解除人们身体的病痛,难怪在去拉卜楞寺的路上,有那么多从四面八方磕长头的信徒,他们积日、积月、积年经历千山万水的跋涉,在信念的支持中用身体去丈量朝圣的路程。藏族人修来世,他们用今生的苦难换取来世的安然。尽管在朝圣的路上经历了身体和思想双重的磨难,却要让拉卜楞成为人生最终的目的地和归属。藏区的很多牧民,将一年辛苦耕种和放牧得来的经济收入,大部分供奉给寺院的佛和僧侣。听说,藏区每8户人家供奉一个僧侣,而这些被人们尊敬信仰的僧侣,他们研究佛学、音乐、医学,天文、历算、书法、藏文,给藏区人精神、心灵和身体带来多重慰藉,这似乎是僧侣们在藏区受到尊敬的原因之一,也形成一种没有约定俗成的和谐。

  跟着街上穿着深红色喇嘛服的僧侣,随着匍匐在地上三步磕一个长头的信徒,朝拉卜楞寺走去。拉卜楞寺在凤山的脚下,凤山是一座横卧的山岭,它宛如展翅欲飞的金凤,隔了大夏河与对岸的龙山相望,龙山松林葱郁好似一条青龙。拉卜楞寺依山傍水,处在“龙环凤抱”之地,似在“金盆养鱼”之中,占尽舆地形胜之利,正是修行悟谛的理想场所。

  夕阳下,远处,僧侣们的宫殿错落有序地整齐排列。粉刷洁白的墙壁,将僧侣们门楼巍峨的住宅一间一间连在一起;红墙金顶的佛殿凌空耸立,金光四射。褚红色白玛草墙点缀的高大宫殿,是活佛们的府邸和供奉活佛舍利的地方。

  朝圣的人们,向顺时针朝左手的一条石头路走去,这条路上木制的长廊没有尽头。长廊上一个矮一个,全是一米多高的转经桶。这些转经桶下面绘制了“吉祥八宝”的图案,上面用金字在木质的红底上书写了藏语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而经桶里面,是一部部可以脱轮回之苦的“六字大明咒”经卷,转经桶每转动一次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在这里,只要有人走过,转经桶便发出轰隆隆的转动声,它在反复念诵成百倍千倍的六字真言。虔诚的藏族人嘴里的诵经随着转经桶的声音,由底到高连绵起伏。他们手握转经桶的手柄,仿佛触到了佛的衣角,他们朝圣脚步的执著使曲廊下的石径小路光滑而洁净。在他们虔诚的感召下,我也走向这条圣洁的小径,似乎是一个有信念的佛的弟子,一边诵经,一边牵动转经桶。这一刻,内心平静而安宁,似乎在用心与心中的佛默默交流,一切善良、美好的愿望升腾而起。

  作者简介:

  汪彤,女,甘肃省天水监狱民警,二级警督。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北京青年报》《深圳日报》《芳草》《飞天》《华夏散文》《散文世界》《甘肃日报》等报刊杂志。2011年12月出版散文集《心若琴弦》,2012年5月散文《拉卜楞行记》获甘肃省第四届黄河文学奖三等奖,2014年5月散文《四旧书屋的老李》获得冰心散文优秀奖。2015年散文集《心若琴弦》获得第五届黄河文学奖,2016年单篇散文《邓园往事》获得第六届黄河文学奖。2015年散文《将军的女儿》入选《2014年中国散文排行榜》。2015年10月获得第五届“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奖三等奖。2016年7月获得第三届徐霞客游记征文三等奖。2016年7月获得纪念柳青诞辰100周年征文三等奖。

致敬!烈日下的坚守

你有你的坚守,那便是责任与忠诚!

湖南"吸毒市长"龚卫国获刑7年 被处罚金30万元

湖南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14日下午对临湘市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龚卫国犯滥用职权罪、受贿罪一案一审宣判。

揭露海外购房多个陷阱:这几个大坑必须要知道

不过,海外置业真的像多数广告中宣传的那样轻松简单、安全可靠吗?北京晨报记者通过调查走访,揭露海外置业的多个陷阱, ...

检察官的初心

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