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共享——
大数据合成作战引领警务机制革新
信息化、跨地域、组织化、隐蔽化、智能化,违法犯罪特征不断更新;
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拐卖人口、贩毒洗钱、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形态层出不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打造现代“合成警务”新模式,变“单一警种各自为战”为“多警种合成作战”成为各地警方的理性选择。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多次要求,要切实打好整体战、合成战、信息战,做到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
向合成作战要战斗力。如今,发端于本世纪初、探索实践10年后的合成作战机制,在全国公安机关演绎得风生水起。
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大数据等信息化科技手段的不断成熟,为合成作战的枝繁叶茂发挥了催化剂作用。
“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2015年6月,公安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上,公安部党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体现出独具慧眼的战略眼光。
远程信息追溯技术、多维数据画像和智能布防查控技术、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电子热力图和数据预警疏导模型……2016年5月,在中央政法委举办的政法干部学习讲座上,公安机关运用大数据开展合成作战,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探索和成效,让通过视频收看讲座的全国政法干警耳目一新。
一幅幅生动画面、一张张清晰示图、一个个典型案例,真实形象地展示了公安工作与大数据结合之后显现出来的强大威力,令人信服、赞叹。
以大数据助推合成作战,向大数据要智慧、要警力、要战斗力。
这是一场突破数据壁垒的全新革命——
几年前不同公安警种、不同社会部门之间林立的数据壁垒,因为强化整合共享的理念,及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消弭。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基于新科技成果的合成作战信息系统在各地迅速建成并投入应用。
跨界融合、多元共治。“死数据”化身“活资源”。
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数据烟囱和信息壁垒被打破,全域信息数据依法依规使用。一场基于大数据的合成作战风暴在广大公安民警中迸发。
这是一场实现警务资源合理配置的全新革命——
合成作战的核心是最大限度整合警种资源。大数据的共享利用,突破了警种、区域界限,实现了布警精准化、派警立体化,让警务力量集中、警务运转一体化、作战资源和成果最大化成为可能。
面向全警,服务实战。数据资源整体使用、多警种合成侦查的常态工作机制成为现实。一个个基于大数据的合成作战新战法新技法,赋予当代中国警察打击犯罪崭新利器。
这是一场警务机构和警务运行机制的全新革命——
大数据不仅彻底改变了每个民警的工作和思维模式,还从根本上打破了警种部门的界限,倒逼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全面铺开。
确定合成作战流程、建设合成作战平台、设立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实现警务机构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警务机构的合成和大部制的探索在公安一线从理念变成现实。
配套建立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战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动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机制,基于大数据合成作战的现代警务机制落地生根,合成作战的外延不断延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纵深发展。
科技推陈,穿越时空,凝聚力量;
机制出新,改变历史,昭示未来。
这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引领的警务革命,是在不完全打破警种特色情况下倒逼警务合成,避免了为合成而单纯把人和机构合并,是紧紧围绕社会治安和犯罪趋势的规律,在智慧警务驱使下的一场全新革命。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基于大数据的合成作战有力促进了公安队伍战斗力的提档升级,必将引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