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系列述评之五:深化警务合作机制篇
在合作中增效:和衷共济走向共享共赢
2017年6月5日至25日,10名中国警员分成4组,分别在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4座城市与意大利警员联合巡逻,协助意警方处理与旅意中国游客、华人、华侨安全有关的问题;两个月前,北京八达岭长城上,中国与意大利警员联合巡逻的身影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2016年,杭州警方建成的全国领先的合成作战中心,基于大数据运用进行实时监控、研判、指挥、联动,通过多警种合作、全手段应用、全局性服务,在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中大显身手。
这是一个全球化、互联化的世界;这是一个信息化、动态化的时代。
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2个10年,合作合成、聚合融合,已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色彩。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只有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才能抢占先机。
在融合中谋求发展,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强调,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要坚持整合资源、合成作战,突出重点、因国施策,完善对外合作战略布局,开拓创新,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不断提升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要提升动态环境下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推动警务合作向部门合作、社会合作和国际合作延伸,着力形成打击防范犯罪的整体合力。”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多次强调。
以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护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维护中国公民和机构海外安全利益,为构建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积极顺应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潮流,以合成作战体系建设推动警务机制变革,加速聚合形成公安机关的新质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勇立时代潮头,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警务合作的征程中,步履铿锵,硕果累累。
求共赢——
以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服务大国外交战略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外交理念清晰而坚定,“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对标看齐,与国家战略同步;同频共振,与大国外交同行。
近年来,中美网络安全执法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新亮点。
2015年12月,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达成的重要共识,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代表中国与美方达成了《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指导原则》。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第二次、第三次联合对话相继在北京、华盛顿举行,双方就推进打击网络犯罪、网络安全合作、完善热线联络机制、网络反恐合作、情报信息共享等达成广泛共识。
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次会晤。双方明确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四个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中美执法安全合作已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对话机制、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务实合作水平——执法安全合作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在合作中共赢,在合作中前进。
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深刻变化,区域安全威胁挑战愈发复杂。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成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题中应有之义。
“安全促发展”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一场场对话、一个个机制让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的轮廓愈加清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积极推进双多边执法合作过程中,我国公安机关高度开放、深度融入全球执法合作体系的形象愈发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