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重托 不辱使命
——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员额法官诞生记
300多个响亮的声音,汇成铿锵的誓言,300多只高举的拳头,代表坚定的信念。
今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员额法官宣誓仪式隆重举行。这场宣誓活动,意味着中国最高审判机关法官入额工作顺利完成,为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今年5月,经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启动首批员额法官选任工作,正式拉开了司法责任制等综合改革的大幕。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指出,员额制是实现法官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基础制度,是实行司法责任制的前提,目的是把最优秀的司法人才吸引到办案一线,以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这就必须保证入额法官政治素养、专业素质、办案能力、职业操守过硬。

在司法责任制、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法院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四项综合改革试点中,法官员额制改革涉及每一位干警的切身利益,是一场动自己“奶酪”的硬仗,因此被视为是本轮司法体制改革中“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路上勇者胜!”
在首批员额法官选任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从严控制员额比例,从严设置法官岗位,从严执行入额标准程序,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平衡照顾。最终,员额比例控制在编制数额的30%以内,员额法官岗位均配置到一线办案部门,综合部门不设员额岗位。对入额人选要求应为审判员或具有8年以上法律工作经历的助理审判员,突出实绩导向和办案能力。

动员部署、民主测评、考试考核、专业评审、深入考察、公示任职……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员额法官诞生了。
这是一支正规化队伍:除审判委员会委员、巡回法庭主审法官外,刑事岗位151人,民事岗位99人,行政赔偿岗位19人。
这是一支专业化队伍:博士研究生119人,硕士研究生205人,大学学历43人。
这是一支职业化队伍:平均年龄47岁,平均法律工作经历22年。
中国最高审判机关司法责任制综合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首批员额法官选任工作的成功,预示着更多更精彩的司改“好戏”将竞相“亮相”。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本轮司法改革的“东风”,人民法院向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破浪前进”,一定能交出优异成绩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策划:赵刚
文案:王俏
视频制作:高赞
图片拍摄:程国维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