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兄弟好样的!”7月4日12时,目睹了在长沙生活的新疆人自发与当地本土居民一同在35℃高温天气中的抗洪一幕,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记者袁宇君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7月4日,湖南省长沙市,新疆志愿者们正搬运铁丝网,准备加固筑成的堤坝。
参与抗洪至今达72个小时了,在被劝休息一下再来时,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说:“水位不降,我们不走。”
日前,湖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情发生后,湖南当地民众纷纷加入守卫湘江大提的抗洪队伍中。7月1日,新疆驻湘工作组组织在长沙生活的新疆人成立救灾志愿团。而此后很快,越来越多的新疆人自发加入,这支抗洪志愿团壮大到了100多人。
26岁的麦麦提阿卜杜拉·艾合麦提尼亚孜来自和田地区墨玉县,他是在7月1日当天下午第一批加入救灾志愿团的,这一守就到了4日下午。
“三天前的湘江,水位很高,水流湍急,到了江边所有人几乎是顾不得多想跟着队伍就去搬沙袋了。”麦麦提阿卜杜拉说。

鞋子很快被雨水打湿,麦麦提阿卜杜拉就打着赤脚运送沙袋。三天下来,他已经记不清到底搬了多少沙袋了。“有人说,让我休息会,我总想着,再坚持坚持就干完了,慢慢地竟不觉得困了。”麦麦提阿卜杜拉说,“我在长沙生活了11年了,对这里的感情不亚于新疆。”
险情不减,更多在当地的新疆人赶到现场,和田、喀什、伊犁、乌鲁木齐。
“大家都来了,我不能落后。”43岁的艾合买提·买买提麦关了店门,叫了5个老乡赶到了抗洪现场。
直到7月4日,先后有100余位新疆志愿者来到湘江大堤抗洪一线,与湖南群众一起装沙袋、运石子、夯木桩,修筑抗洪堤坝,很多人不眠不休连续奋战至今已有72个小时。
“我们劝大家轮流休息一下,有很多娃娃说‘我们年轻,扛得住’。”工作组党委办公室主任朱守水说,志愿者们有维吾尔族、锡伯族、汉族等,有餐馆老板、烤肉师傅、还有其他务工人员,“还有很多人,送来了自家的羊肉、水果、水等物资分发给在场的所有抗洪人员。”

“这两天天气非常热,我看到他们顶着烈日很费力地工作,真的非常感动,此刻我们不分彼此,就是一家人。”袁宇君说,他发出的这条朋友圈获得了30多个赞。
“我在现场看到好多长沙本地人对着在抗洪中的新疆人竖起了大拇指。”长沙市民族宗教事物局副局长彭晓军说,政府部门和老百姓对新疆志愿团评价都很高。
截至4日20时,仍有部分新疆志愿者留守在一线:“我们会坚守下去,直到洪水彻底退去。”
现场:
带着抓饭和馕赶到河坝 “不知不觉干了60个小时了”
7月4日16时,电话另一端传来“呼呼”的风声。“这里风大,我在去另一个河坝的路上,去看看我能干点啥。”买买提· 吐尔逊大声说。连续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坚守了60个小时后,才休息了几个小时,不顾家人的劝阻,买买提又出了家门。
来自和田地区墨玉县的买买提·吐尔逊,今年45岁。经过14年的打拼,他在长沙开了一家新疆美食餐厅,生意很不错。“ 汛情发生以来,一直都揪着心,也一直到处打听我能为防洪抢险做些什么。”买买提·吐尔逊说,7月1日,他听说有不少志愿者参与到了防汛抢险救灾一线中。
7月1日16时,考虑到一线可能缺乏食物,买买提·吐尔逊准备了800份抓饭、1000个馕,开车赶到了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中路万达广场附近的河坝。这时,现场也有不少新疆志愿者在忙着填沙袋,买买提也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
填沙袋、捆绑、传递、搬运……和众多志愿者一样,买买提饿了吃口馕接着干,不知不觉一直忙到了7月4日凌晨2点。“有人说水位下降了,让我们回家休息,我才发现已经干了60个小时。”买买提说,在长沙14年间,他和家人都得到了长沙人的帮助,他才能在长沙立足,还有了自己的事业,“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我们就是半个湖南人,不能不搭把手”
43岁的艾合买提·买买提麦家住和田地区墨玉县,在长沙做生意已有15年的光景。在艾合买提的努力下,一家五口人全搬到了长沙,三个孩子也在当地的学校上了学。
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艾合买提也会讲几句长沙话。“15年了,我就是半个湖南人。我家乡有困难,我就得上。”艾合买提说,7月1日19时,他得知有志愿者去一线救灾后,就赶紧叫了5个老乡,也赶到了湘江开福区新河段,和志愿者们一起填充沙袋。
而此时,得到消息的不少新疆志愿者也赶到了现场。“大概有60多人。”7月3日上午,艾合买提和老乡们又在水中维护沙包筑起的子堤,随后又转战下一个河段接力传递沙包。
“家乡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7月4日凌晨4点,接到让志愿者回家休息的通知后,艾合买提才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湿透了。
“我电话24小时开着,有需要招呼一声,我们就全来了。”临回家前,艾合买提再三嘱咐着长沙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彭晓军。
“水位不降,我们不走!”
7月4日,记者电话联系到麦麦提阿卜杜拉·艾合麦提尼亚孜,操着一口长沙口音的他还在抗洪救灾的前线忙碌。
26岁的麦麦提·阿卜杜拉来自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居玛巴扎村,16岁时从和田来到长沙,目前在长沙市开了一家饭馆“西域巴依美食”。
“我在长沙生活了11年,对这里的感情不亚于故乡。长沙发洪水,我作为一份子,也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所以二话不说就来了。”麦麦提阿卜杜拉在抗洪一线坚守了整整3天。
“我刚来到湘江大堤时,河水的水位很高,水也比较急,我和50多个兄弟们一起搬沙袋,运石子,筑堤坝。” 麦麦提阿卜杜拉说,快到吃饭时间,他就去饭馆把饭做好送过来,然后再来装沙袋。
三天三夜,麦麦提·阿卜杜拉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打了多少沙袋,来来回回送过来了多少饭菜。鞋子被雨水浸湿,就打着赤脚运送沙袋,衣服也被泥浆糊住,他用不太流利汉语说,“水位不降,我们就不回去!”
来源:新疆晨报
记者:索子鸷 索蓉芝;图:新疆驻湘工作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