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廖婷婷报道)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进新疆库尔勒市教育矫治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戒毒所),与戒毒人员面对面。他们是各地送来的吸毒者,他们的身上都背负着不同的伤痛,他们缓缓开口,讲述着自己从吸毒到强戒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们心灵深处的忏悔。
折翼的天使
16岁的小吐(化名),是目前戒毒所里接管的年龄最小的吸毒者。
正值花季的小吐,长相俊俏,身材高大,但是对学习失去兴趣的他早早便辍学在家,每日无所事事,还结交了不少社会青年。在一次和“朋友”玩的时候他接触到了毒品并很快沉溺其中。可怕的毒品给他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他经常感觉头疼欲裂、意识模糊。
“我有时候也想停下来,但是怎么也控制不了自己,我的父母一直都蒙在鼓里,直到有一天被他们突然发现,当着我的面他们哭着要带我去戒毒所。他们伤心欲绝的眼神让我至今难忘,我要好好戒毒,成功后我要继续读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吐用年轻的声音颤抖着说,表现出无限的悔恨。
进入戒毒所后,管教民警对小吐格外关心,并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和戒毒方案,不到一个月就为这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小吐慢慢变得精神了、阳光了,懂得主动问好,主动帮助别人,也主动找管教民警聊天,可以说身心正一步步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在吸毒正朝年轻化方向发展,像小吐这样的青少年是我们管教的重点人群,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发育和成长阶段,毒品给他们带来的危害会更大。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像小吐这样接触时间不长更容易恢复。”管教民警说。
成功后的失意
今年53岁的阿平(化名),是个生意人,而且生意做得很成功。曾经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他,还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成功的男人。
2016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和“朋友”聚会时,“朋友”拿出了毒品让他吸,最初他拒绝和抵制,但在朋友三番五次的唆使下,好奇心重的他抱着尝一口的心态,结果……
阿平说,一年来,他买毒品花了很多钱,可以说自己的血汗钱都没了,而且自从沾染上了毒品,他再也无心照顾生意,而且经常不回家,慢慢的变得性格古怪,性情孤僻。为满足毒瘾,他不得不每天用各种谎言来对待自己的亲人。除了心理和性格发生了变化,他的身体也遭受到很大的损害,遍身都是针孔,消化道、呼吸道均受到了严重损害,全身的骨头也时不时隐隐作痛。
阿平说,他在一次吸毒中被抓并送进了戒毒所。如今在高墙内,提起自己的妻子女儿和父母时,这个昔日的成功男子早已泪流满面,情绪几乎失控,他说:“在戒毒所,我每天都在自我检讨和悔悟,我愧对家人,他们是我内心最亏欠的人,如今我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我发自内心的想给女儿说一句‘女儿,爸爸对不起你’,你一定要健康成长。”
管教民警介绍,阿平开始并不认为自己违法了,也不认为毒品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害,面对管教民警他总是表现得很固执,不配合也不接受治疗。但是管教民警对他一直没有放弃,始终耐心地开导他,慢慢的在治疗和锻炼中,他的身体和心理开始向健康发展,他也认识到了毒品给他和家人带来的巨大危害,没有毒品他该是多么幸福。
反复迷途终知返
工作没了,妻子离了,积蓄光了,在一次次迷恋中他越陷越深,在一次次的迷途中他越走越远……近50岁的梨城男子阿伟(化名)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但这些均因他染上毒品,并且在毒品的世界中越陷越深,最后都化为乌有。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回想起这二十多年的各种遭遇和经历,阿伟说:“永远不要尝试‘吸一口’,一吸悔恨终身,一日吸毒,终身戒毒。”
阿伟只上过五年学,常年以跑运输为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也是通过“朋友”而接触到了毒品。从1991年以来,他已有近20多年的吸毒史。自从吸毒后,他常年利用运输之便到各地寻找毒品,几乎将经济所得全部用在了购买毒品上。从开始的吸食到后期的注射,他用尽了一切办法,很多次甚至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染上毒瘾后,阿伟的正常生活完全被改变,每天躺在床上不想做事。毒瘾发作时,即便是母亲重病、孩子需要照看,他都会置之不理出去吸毒。妻子为了他甚至去贩毒而入了狱,出狱后,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生理毒瘾容易戒除,可是心理毒瘾却很难摆脱。”阿伟说,为了戒毒父母陪着他去过戒毒所,但是戒毒之后没多久,面对汹涌来犯的毒瘾,他无法把持心性还是很快复吸了。母亲因他不思悔改而忧郁成疾,一说起他总是哭,但当时的阿伟根本无法自控。
“进入戒毒所以来,他一直在努力的戒毒,并努力的改造自己,经过戒毒所科学的生理脱毒、身心恢复、巩固适应等全方位戒毒治疗和训练,他的变化很大。”管教民警说。
三个案例,讲述了三个吸毒者走上迷途的过程,而毒害身心和家庭的危害更是让人心痛,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有的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所以禁毒戒毒任重而道远,全社会需要团结起来,共同抵制毒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