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我可能做不到对国家有益,但我能做到对一个路口有益。”

2017-06-27 08:35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行走的红绿灯”杨鹏:

  “我可能做不到对国家有益,但我能做到对一个路口有益。”

  中国长安网记者 黄海英 文字统筹 杨雪

  曾经,他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队员。

  现在,他是一个交通协警。

  曾经,他数次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元首的检阅。

  现在,他终日往返于一个十字路口,搀扶过马路的老人孩子。

  曾经,他标准的军姿是一个国家的尊严。

  现在,他指挥交通的动作仍然无可挑剔。

  那个曾经,有6年。现在,又6年。

  他叫——杨鹏。

  杨鹏

  陕西省西安市交警新城大队解放路中队辅警

  我是在一个小视频里知道杨鹏的,那个视频的名字叫《马路男神》,他还有个名字,叫“西安最帅交警”。老实说,我不太有兴趣,“最帅”“男神”一类的称号已经烂大街,不能再骗着人点击视频。但我还是点开了这个视频,因为已经有超过1000万人浏览过,我不敢错过。

  视频里,一个高个子的警察,来来回回在马路上穿梭:一手牵一个孩子,挺着笔直的腰板走过白色的斑马线,妈妈们跟在他们身后;或者微微躬起背,探下身子用一手托住老人的小臂,另一只手扶着上臂,慢慢穿过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

  谈不上“最帅”,但他指挥交通的动作却实在有魔力,干净、利落、规范到无可挑剔。带着手套的手笔直,双臂上因为紧绷有线条分明的肌肉。

  有人说他是“行走的红绿灯”,50米的路口,他一天能走近两万米;附近的幼儿园,有孩子等不到他牵手,就不肯过马路;老大妈专程带着饺子来看他,不由分说塞进他嘴里,他说,是奶奶包的饺子味道……

  看完视频,我愣了两分钟,开始找他的电话。

  从三军仪仗队到站马路

  那是下午三点左右,杨鹏刚刚执勤下岗。

  在陕西西安新城广场十字路口,挨着陕西省人民政府东门——3条机动车道,1条非机动车道,路口不是正南正北,有个弯度,就像“千”字最顶端的交叉点。

  每天早高峰7点到9点,晚高峰5点到7点,1米85的杨鹏都会衣装笔挺的出现在这里。同时,也总会有人在路边看他执勤。

  他指挥交通的动作太过标准,看过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你可能记不住那些手势的具体含义,但一定不会忘记他。

  杨鹏告诉我,这样的动作是源于他过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服役的经历。

  从2002年至2007年,他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礼宾任务600多次:见过布什、普京等各国元首,也参加过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机场接待外宾等任务,还在人民大会堂表演过。

  曾经,他站在天安门广场中央,是一个代表国家、军队形象的战士。而今,他只是一个在方圆50米路口往来奔波的交通辅警。

  让他欣慰的是,附近有一座电报大楼,整点的时候大楼上的座钟都会放《东方红》。“军营里的人都知道听到这首歌的感觉。”说完,杨鹏轻声哼起《东方红》的曲调,声音里充满对军营的眷恋。

  不仅如此,他还把来自三军仪仗队的硬朗与利落,带到了这个远离首都的小小十字路口。

  “挺颈、挺胸、收腹、收臀,下颌微含,双眼有神……”军姿的动作要领杨鹏永远不会忘记,不管坐在上班的公交上,还是站在指挥交通的十字路口,甚至一路小跑去搀扶过马路的老人,他的上身永远保持着刀背般的笔直,没有见过一丝放松,没有见过一点懈怠。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他。曾经,甚至有网友在杨鹏的微博下留言:“你这个交警太假了,做作,搞一些形式主义,我敢保证你肯定坚持不了半年。”他没有分辩,因为此时他已经坚持了六年。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问了杨鹏一个问题:“从仪仗队到站马路,你的心里会有落差吗?”

  “有,肯定会有……”他坦率地承认,在心里对比过这两个角色,但不知该怎么描述。

  后来,在更深入的对话里他告诉我,自己把这个十字路口当作人生新的舞台——“我在那指挥就是一种享受。我用力吹哨,规范动作,就是我的表演。”

  那时我似乎替他找到了答案——六年时间,他用从未改变过的坚持逐渐填平了心里的落差,经过那小小十字路口的每一个人都在检阅他,同他当年在礼宾任务中600多次的检阅一样。

  “行走的红绿灯”:每天两万步

  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认真。没有规定要求他们,动作要必须向三军仪仗队一样美观、帅气。而且枯燥的动作重复次数多了,一般交警也不会很在意把每个动作做到完美。

  他本可以在路口站着,只做做规范的手势动作,但他并没有这样。

  在这个十字路口,在执勤的6个小时里,他每天走20000多步。按照仪仗队标准的一步80厘米计算,他每天在上班时至少要走近20公里。他戏称自己为“行走的红绿灯”。

  也许是因为,杨鹏每天都有要等的人。

  他数了数,每天固定要等的就有10位老人和7、8个小朋友。

  在前面提到的视频中,一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小女孩站在路口,噘着嘴,拽住妈妈不愿过马路。妈妈看起来有些“气恼”:“我怎么叫他过来?”

  就在此时,绿灯亮了。带着白色大檐帽,在警服外面套着反光背心的杨鹏小跑着过来。小女孩立马松开妈妈,让戴白手套的叔叔牵着自己的小手,一起穿过马路。

  杨鹏逗她:“你今天的裙子真好看。”小女孩开心的笑了。到达另一边后,向杨鹏挥挥手告别,和妈妈一起融入了人潮之中。

  不仅仅是这样。他平均每天大概要扶30多个老人过马路,要是附近的大厦里有讲座的时候会更多。

  扶老人过马路需要更加小心翼翼。一般而言,老人过马路,需要等两次红灯,从一侧走到马路中间的绿化带,再等绿灯后通过。两个红灯,一个30秒,一个40秒。

  遇到中途变灯的时候,他会站在老人右面,用右手示意司机汽车等等,直到把老人搀扶过去。

  糖尿病后期的李阿姨视力严重下降,眼睛只能看到一条缝,而且家人也不在身边照顾。每天固定时间,李阿姨都会在马路的一边,“小杨、小杨”的喊着。杨鹏听到后,立刻跑过去。

  他对这位阿姨说:“我就是您的儿子,您就放心的把手交给我吧。您大概几点回来,把我叫一声,我再扶您过去。”

  不了解他的人说,这个交警脚下装了小马达。有司机闯红灯了,杨鹏哒哒哒跑过去劝说司机不要闯红灯;有老人需要过马路,杨鹏小跑过去,攥紧老人的手,慢慢搀扶着走过去;幼儿园的小朋友放学了,在马路边上喊:“杨鹏叔叔”,杨鹏就跑过去,一把抱起小朋友……

  然而,每天牵着那么多孩子过马路,自己4岁的孩子他却一次也没有送过她上幼儿园。

  在整个执勤过程中,杨鹏很少站在一个位置不动,很多老百姓路过杨鹏时都会问一句,“累不累啊?走那么多路,注意休息啊。”经常有人给他送水喝。

  下班的路上,杨鹏边走边脱下黄色的反光背心,在20000多步的距离里,他的警服已经被汗水浸透。“每天下班的时候都像刚洗过一遍澡。

  “你个瓜皮!”

  “瓜皮”在陕西话里是傻瓜、一根筋的意思。电话里的杨鹏声音带着笑说,“一开始我经常被违章的人这样骂。”

  平时站岗执勤中,只要看到有人违反交规则,哪怕是汽车只压一点点线,杨鹏都会走过去指出司机的错误;看到行人闯红灯,也会上前进行劝说。“过于认真”让很多人不待见他:“我不用你管,我的命我负责,你个瓜皮。”

  有一个老太太杨鹏印象非常深。她每天骑车带着孙子经常闯红灯,杨鹏每次都拦下说,“阿姨,咱不能闯红灯。”

  “那娃迟到了,你怎么担得起吗?”

  “我负责不起,那咱也不能闯红灯啊。”

  “你管啥啊,你个瓜皮!”

  杨鹏说,这样的对话在他们之间已经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再也没有见过那个骑车带孙子的阿姨闯过红灯。

  “至于吗?”“你也太认真了吧!”“多管闲事儿”这是一个交通警经常会听到的话,我问杨鹏,听到这些你难过吗,你希望他们理解你吗?

  我以为会听到肯定的回答,没想到却听到他说,“我理解他们。”

  在一次执勤中,一个开红色宝马的车直接冲着杨鹏过来,挡都挡不住。杨鹏把司机引导到路边,却发现女司机握着方向盘不住的抽泣。女司机对他说,刚刚和老公办理了离婚手续……杨鹏为她递过去纸巾和矿泉水:你这状态不行啊,这样吧,你把双闪打开,我在后面放一个反光锥筒,你先休息一会,状态好了再走。

  过了一会,女司机下车,走向杨鹏,向他道了声谢谢,说“我缓过劲儿了”。

  “谁还没有状态不好的时候,谁在路口没走过神,咱们要提醒,更要理解。”说到这,杨鹏笑了,“我就是脸皮厚点,看到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就过去劝说,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再不行就三遍,只要他还闯红灯,我就会一直跟他说,直到他不再闯红灯为止。”

  “悟空,回头是岸。”

  “我拦着你,是因为咱们有缘分。”

  “我在这等了一千年,就是为了等你。”

  ……

  在杨鹏的十字路口,他纠正违章虽然毫不通融,但诙谐打趣他是从不吝啬的。当然,分还是照扣,罚款还是照交,违规相片照拍。

  渐渐的,老百姓也都“摸透”这个“傻”交警的原则:我可以很风趣,我也可以被骂,但你违反交规我不能装看不见——很傻,却很温馨,像个喋喋不休的家人。

  问老奶奶的身体情况,问小朋友的学习情况……渐渐的杨鹏就不仅仅是一名交警的角色。老人把每天跑来搀着自己过马路的他当作自己的儿子,附近上学的幼儿园小朋友以被他牵手为荣,经常因为没机会和他合影而哭着不愿意回家。

  “我只是个普通人,我可能做不到对国家有益,但我能做到对一个路口有益。”

  中国长安网6月27日电